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拾失落为前行

人类是一种群体性生物,而且是互相依赖的群体性生物。所谓的孤零零一个生活的故事大多存在于虚构的文学作品之中,虽然偶尔也有一些真实的事件见诸报端,但这些离群群之人往往会丧失某些人类的特征,或交流有困难、或饮食习惯的不协调,好在这些都是能够改变的,过一段时间后他们大多能重新融入群体的生活中来。

俗话说“人无头不行”,头脑决定个人的行动方向,群体生活也需要一个“头脑”来指挥,这就是所谓的“管理者”。在古代的时候,能够作为群体管理者的人,往往是对群体利益作出贡献的人,中原地区的尧舜禹,西方的斩妖除魔的英雄们,都是这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生活的逐渐安逸,社会的分化也逐渐扩展开来,社会工作的增多已经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完全掌握的了,这就使得管理权产生分化,出现了各个层级的管理者。当好管理者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能够带领群体走向幸福的“头”。

在当今的世界,管理者这个称呼更是俯拾皆是,但管理者最早的原则(利群)却逐渐丧失了。因为出现了公与私之间的分化,管理者更多追求的是效率和利润。在一切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对管理者的一些不当行为习以为常,但当管理者因决策失误而造成重大事故后,他们的失误才会被人注意到。正是在一系列的问题之后,人们才会想起那些,早已经洞察到这些管理会带来危害的“预言家”。而这本书的两位作者想到的是德鲁克,作为较早关注管理艺术的知名人士,德鲁克最早提出了管理是一门人文学科的理念,意识到现代社会是由各个分散化的小群体单位构成的,而这些小群体的领导者,如果要想称职一定不能把管理机械化,他认为好的管理者不能缺少诚信的品格……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通过大量的分析工作和实例说明,来验证德鲁克在管理方面的真知灼见,例如马斯洛曾经认真阅读过德鲁克的管理学书籍,德鲁克理论的诸多思想来源,以及一些成功的公司的经验与德鲁克的理论符合若节等等。

但在我看来,德鲁克的管理学未必新鲜,从中国的传统上讲,儒家的仁之向群,道家的人之利生,法家的责之依法,都是从不同的人文角度来阐释管理这一行为的有力准则,以前曾读过张舜徽先生选编的《经典名言》其中谈到如何“治世”方面的言论甚至占到内容的一半以上,但在今天到底有多少人会去研读文化经典中所蕴藏的财富呢?既然古老的管理艺术已经遗失了,我们不妨先从德鲁克的管理艺术开始,学习做一个心存责任,肩负使命,用行动赢得他人尊敬的管理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失落的管理艺术:德鲁克论现代管理与人文精神
杰克·韦尔奇荐《管理的实践》
管理者应如何践行德鲁克的八项管理技能
让管理回归至善的本质
浅析德鲁克其人及其社会思想——《功能社会》德鲁克自选集续后感
《德鲁克52周教练指南》第139天:吾道一以贯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