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运用赵孟頫《前后赤壁赋》笔意创作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前赤壁赋》运用《前后赤壁赋》笔意创作

当我们对《前后赤壁赋》(附图为作品局部)的笔法、字法特点有所把握后,便可以试着以此笔意来进行创作了。

创作相对于临习,无疑在难度上增加了一层,但只要我们有耐心,就会完成这一过渡。针对有些朋友常提出“临像写不像”的问题,笔者建议可由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1.尝试片断背临

相信经过一个阶段进入状态的临写,大家对所写内容应当有些记忆。在这个基础上可选择其中感兴趣的句子或段落尝试背临。而后将背临作品与原帖进行细致入微的比较,找出不准确的地方,再有针对性地练习。这样便于真正吃透原帖的笔法与字法,促进理解后运用。

2.创作内容由少到多

在选择创作内容时可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可先选五言、七言诗。

内容确定后别急于下笔,先在脑中逐字过滤。有自己拿不准的细节要及时查字帖,没写过的字度用写过的编旁凑。王羲之所谓“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其实就是强调下笔前的胸有成竹。由临帖过渡则创作更应重视这一环节。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前后赤壁赋》为小字行书,结合创作实际及当前的展厅效应,它不适宜用来创作少字作品,如磅礴大气的对联和其他形式的少字作品。中堂、条幅(指六尺、八尺等大幅)也不宜写,因为竖式文字过长人们读来会感觉累,在章法处理上也会显得单调。

六、创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前后赤壁赋》(附图为作品局部)作为赵孟頫中年时期“二王”一脉书风的代表作,展露出书家对“二王”技法的娴熟驾驭。我们在创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内容选择

作为“婉约派”书风的代表,赵书中一线贯穿的是那份轻松、幽婉与不激不厉。毋庸置疑,这样的笔调不适宜表现雄壮、浑穆或深奥一类的题材,而是契合于凄美、感伤或清新的诗词歌赋,如柳永、晏殊、陶渊明等人的作品。

(二)行笔速度

我们可能听过赵孟頫“日书万字”的故事,但那是建立在技法精熟层面上的。而对于初习者来说,针对其书风特点,还是应以闲适的心境,“字正腔圆”地进行创作,切不可任笔涂抹,不时则其点画起、行、收的动作便难以表现,从而丧失线条的凝练遒劲之气。

(三)笔法运用

赵字在行笔上最易失之油滑、单调。要克服这一弊病,一是要强化腕指翻转动作及其准确性;二要注意行笔力度的协调变化,以笔的提按来完成线的律动。

(四)字势把握

着眼于章法,赵字在舒缓、宁静的节奏中并不乏激越的敲打。或纵横变幻,或大小穿插,或行草夹杂,或欹正相生,或轻重相携,字势丰富多变。因此在创作中要注意字的形状、大小、轻重的变化,并间或使用草书。

(五)计白当黑

空白作为作品有机的组成部分常为人忽视。其实,事物是相对存在的,有坏才有好,有疏才有密,有黑才有白。

书法中的“白”能给人以简静、疏朗的感觉。展现此卷,无论是字距,还是行距均留白较大,给书作增加了几丝柔和、静谧之气。因此在创作中也应有知白守黑的意识。

转自中国书画报 2005年第14-19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临习《前后赤壁赋》-3
根据赵孟頫《前后赤壁赋》书法风格创作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赵孟頫临摹的“书中龙”,只见笔画不见风神,王羲之在世会说不妥
《赵孟頫前后赤壁》单字笔法解析,尺,高,小,断,岸
请问谁有赵孟頫《秋深帖》高清放大的图片?
书法没有捷径,有的只是让你直线行走不走弯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