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爱人会写诗
userphoto

2022.07.09 上海

关注

▣文/幼痂

*

读余秀华的时候,我20岁,没有爱人。我读她的第三本诗集,《我们爱过又忘记》。读诗一定要发出声音,那些铿锵的音节撞击在喉咙的感觉特别美好,她那么渴望爱,如同20岁时候的我。

她说,“我爱上了这伤痕累累的人世和我们被掠夺的部分。”

那天我在大学图书馆外的窗口处抽烟,刚学会没多久,读到这句的时候呛出了眼泪。朋友还没来,我找了个隐蔽的台阶坐下来,发出声音。偌大的校园无人注视,自小也从未缺乏登上舞台讲话的机会,那一刻我却觉得如此羞愧。一如我也曾在“你的背影”中渴望看见长久的真实。

后来我在笔记本上抄写,那年的生日朋友组了好几次局给我祝福。收到的礼物有一本《摇摇晃晃的人间》,我在国庆假期窝在不大的房间,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会特别注重平仄和音调,幻想身边有人给我伴奏,一如我十八岁时候站在那个长长的台阶上看着众人,用一首长诗告别我的少年时代。伴奏的是我的音乐老师,她弹得曲子那么悠扬,很多年后我早就记不起任何的一个音符,但始终不会忘记我进错拍她冲我温柔地笑。

我能听见自己的声音,和那个时空短暂地对话。

那时候我才开始追溯,才知道她坦荡地写“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她所有的柔情都蕴藏着诗歌的美好中,一如我在后来的岁月中带花回家。她在采访中说依旧没和自己的残疾与相貌和解,我看着她慢慢地、坚定地又痛苦无奈地说出那句话,将戴着的耳机摘下来,朋友坐在我身边打王者。我庆幸她没有看见我含泪的双眼,因为在那时候我承受不住再多一句的“矫情”。

她写“人生辽阔,我怎么找不到你。”我笑着读,然后她便遇到了杨储策,一个会在武当山下许愿“希望余秀华幸福”的蜂农。我在微博看到热搜的时候有些发愣,我从来不相信王小波说的“爱你就像爱生命”,但那时候我的脑子里冒出那句话。余秀华的心里蕴藏着一个纯净美好的世界,这个人愿意用撇脚的诗歌朝她表白,他爱上的一定是她的灵魂,爱上她身上最可贵的部分,最后爱上她的全部。我想。

她也大方承认自己的爱,她写——一个黎明正从我的心口往上升,曾经的无数黑夜都值得付出真心。她所渴望的实现了。她穿上洁白的婚纱,手捧着大束的红色玫瑰,眼镜挂在脸上,笑得幸福又忧伤。

*

20岁的夏天我选了陶渊明的一首杂诗拍作业,那是送给我奶奶的礼物。片中扮演奶奶的演员将那首诗读了31遍,摄影在我旁边说,“有一刻我觉得好恍惚,看到她就想起李沧东《诗》那个老太太。”我们几个笑做一团,对李沧东影片的分析是前几周的作业,我不住地说,“我保证,绝对没有受到他的影响。”

我的奶奶不会写诗,甚至她都不会读写,但她将我的生活营造成了诗。我没受到李沧东的影响,反而是因为读到余秀华写,“人间有许多悲伤,我承担的不是全部,这样就很好。”我知道人生总要在每一个阶段不得已选择告别,不能长久地占有,小朋友要面对转学,大朋友也要坦然的学会说再见。余秀华明明写的是情诗,我却有了另类的体会。

我不会写诗,就用一首诗歌作为我成长的礼物送给我爱的人。奶奶自小的生活都在经历人生不得已的悲伤,和措不及防的告别。我想用这样的方式告诉她,她的人生因为有了我也并不是承担全部的悲伤。“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我如此珍惜这人间,如此珍惜每一个早晨。

我知道盛年不会重来,我们都会在年岁中衰老也许未来某一日不得已面对告别,但我也没有输给时间,我们会一起好好度过上天所安排的时光。

第一次给老师看成片时,他牺牲了半个小时的午饭时间。他在提出剪辑意见的时候说,“你选了一首好诗。”就好像他的潜台词是一句夸赞——你懂得了人生的某些道理。

人的兴趣总是变得很快,那段痴迷读诗的岁月结束了。我开始辗转忙碌在其他事情上,第二年的夏天我就进了音乐教室,在回宿舍的路上耳机里变成当下的流行音乐。在下午的课堂上打盹,在晚上的体育馆打羽毛球,在游泳馆里颤抖地扑腾,也跟朋友翻过校园北门的墙。那是与诗绝缘的日子。

22岁的夏天,和好朋友坐在操场,我们读着那个Dedi的故事,许原风变成我们交流的人。她的爱情故事错综复杂,来回反复。我在自己的公号里学着她写作的笔法,用同样大小的字号,比较接近的排版,记录我在远方思念某个记忆中清秀的少年。那年冬雪下了几场,好朋友失恋。我们俩捧着奶茶在商场中叹息,夜晚回校的时候抬头看到月亮,弯弯地一个角很是好看。突然我说,“月是我,圆的是我,缺的也是我。”

朋友在我身边笑,“你怎么突然这么有诗情。”我没告诉她实话,这是我从余秀华那里偷来的诗,就像我也在那瞬间短暂地盗窃了她的才华。

*

接下来的生活进入最黑暗的漩涡,我将自己长久地陷入封闭之中,比起生病伴随着我的是变故所造成的心理上的疼痛。很多次为了掩盖自己的脆弱要编出谎言,然后就会有另外一个谎言去圆。在我幻想中的那个远方的少年也让我用别样的方式说了再见。后来疫情来势汹汹,长久的封闭更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在家里的旧物箱子里翻到曾经的笔记本和一些不出名的小说,瞬间跌回了以前的岁月。

我又开始读诗了。练习书法的时候我写,“烟花三月下扬州。”当时是三月,疫情下的返校一拖再拖。后来翻到余秀华的“小引春风到画图”中“你用笔着力,悬不起手腕。”我跟表妹开着玩笑,“看我用笔着力的架势,像不像写诗的人决定在哪一个地方按回车键?”

我告别大学生活的最后一个月,在学校的图书馆借到了黑塞和茨威格。一边为茨威格的细腻感慨一边又因黑塞的思辨所折服。然后在某一个兴起的上午,我给室友读起余秀华的诗,用上了这些年来最努力的抑扬顿挫。她们没有打断我,任我内心的热情以自己的方式冷却。

后来我的嗓子发痒无法继续,我说真遗憾,我永远也无法成为她这样内心丰盈的女人了。我不够热烈,也没有才情。

她为李健写的情诗到今天还保存在我的手机相册中,每一次整理相册批量选择时都会绕开那张图片。如今看到她在直播间里和杨储策争吵,还是那么笨拙那么努力又那么痛苦无奈。她在网上质疑声最厉害的时候说“爱不过就是各取所需”,在面对杨储策的谩骂和耳光时,依旧写“他对我很好。”

她是那个会写“如果我不会哭,一切又会重新开始”的人。她不写太阳而常用月亮做比拟,她喜欢在漫长的夜过后期待白天,她在醉酒时忍住哭泣,她用她的才华赐给很多人一个“爱人”的世界,她告诉众人,“生而为人,到此不亏。”

人生,就是真真实实地经历。


 

 你好,谢谢你。

——幼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梦红尘(凄美的生与死)
今日七夕,这些话献给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
好想给她写首诗
从富家小姐落魄成女佣,一生坎坷,却在98岁时做了震惊世界的事!
她92岁才开始写诗,我们有什么理由折堕人生。
26岁硬核美女学霸,教会5万多大山孩子写诗!登上《我是演说家》,一首诗看哭1000万+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