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保定上谷八景之:​莲漪夏艳,曾是芳辰趋走地,隔帘犹透御香来

@白

莲漪夏艳,指古莲花池。

古莲花池大门,是歇山翘角三门三楹朱漆彩绘古典建筑门楼,上悬民国初年大总统徐世昌所书“古莲花池”大字匾额,古香古色。绕过假山、春午坡,便满眼是“摇红”、“涤翠”、“霓带”、“霞衣”,一派莲漪夏艳的山水风光。碧荷浮水,玉带卧波,柳丝垂钓,楼台幽雅,亭榭玲珑,古柏森森,石刻飞龙。处处有景,掩映在巧夺天工的山林之中;景景迷人,星布于远胜于自然的濠浦之畔。该园曾被评为全国古典园林十大名园 ,有“城市蓬莱”、“小西湖”的美誉。莲池201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大明一统志》记载,临漪亭始建于唐上元年间。莲池建造年代古代记载不一,近年有人考辨为金末张柔开凿。古莲花池为张柔副帅乔维忠别第。元代著名学者、文学家郝经在《临漪亭记略》文章中,曾以优美的文笔写下了千百年来让人向往、追寻的一段文字:“茂树葱郁,异卉芬茜,庚伏冠衣,清风戛然,迥不知暑。澄澜荡漾,帘户疏越,鱼泳而鸟翔,虽城市嚣嚣而得三湘七泽之乐,可谓胜地也。”

美哉至甚,这里说的就是保定的古莲花池。

莲池书院的春光@白

古莲花池元末毁于战火。明建水鉴园林。清雍正年间建莲池书院。乾隆十年(1745年),莲池辟为皇帝行宫,又有扩建。大概在乾隆25年(1760年)直隶总督方观承命人将莲池行宫分景绘成图12幅,这就是有名的“莲池12景图”。由他和莲池书院山长张叙分别就每一景题诗图旁,上进乾隆御览 ,乾隆也用朱笔题诗于后。

“莲池12景图”(《保定名胜图咏)》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成海内孤本。十二景是:

春午坡、花南硏北草堂、万卷楼

高芬阁、笠亭、鹤柴

蕊藏精舍、藻咏楼、篇留洞

绎堂、寒绿轩、含沧亭

乾隆、嘉庆时期,是莲池鼎盛时期。仅乾隆皇帝就六次驻跸、巡幸莲池。乾隆、嘉庆等皇帝在这里召见直隶总督署官员,赐“御书明职”,君臣吟诗唱和,留下大量诗文、碑刻。光绪二十六年(1900)被四国联军焚毁,翌年简易恢复。光绪二十九年,袁世凯为迎接西太后和光绪帝谒西陵重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莲池公园。古莲花池,融汇中国南北方园林建筑风格,以莲花池为主体,以临漪亭为中心,亭台楼阁环绕荷塘,山石嶙峋,连桥或凌空卧波,或弯转曲折,加上古木参天,浓荫蔽日,云物苍然,再加上荷清袭人,满园飘香,真是消暑纳凉好去处。

@午夜猎人

@时尚农夫
方观承曾有《临漪亭牡丹诗》写莲池景色之美:
云霞多处认楼台,中有名花春正开。
异彩朝阳见层叠,临流新雨绝尘埃。
宸章阁下联黄屋,太保峰前映绿苔。
曾是芳辰趋走地,隔帘犹透御香来。
方观承,安徽桐城人,乾隆九年至三十三年历任直隶按察使、布政使、总督、加太子太保衔。能诗能文,忠于职守,为官颇有成绩,最后死于保定任所。他的诗写得较早,因为“莲池12景”已经没有临漪亭,已被拆毁。按莲池12景说,由北大门进入,穿两重院落有北南两座假山。园内琼楼仙阁尽掩其后。北山陡峭, 中有峡谷可供穿行。东西北三面有回廊环护。南山坡缓朝阳 ,种有牡丹、芍药等。春风丽日,花开吐蕊,云蒸霞蔚一般,真有宋代苏轼“春午发浓艳”诗的意境,因名“春午坡”。
沿春午坡山经南行,有濯锦亭和半壁廊,穿过就是碧波粼粼的莲池水面了。
当年濯锦亭西的池畔还有皇帝行宫等众多建筑,有复道回廊连接,有万卷楼,楼前有放置皇帝诗碑的宸咏亭、太保石等景观。方观承的诗正是写临漪亭的牡丹与周围景观的。诗中在写莲池美景之中透露出他备受皇帝赏识的惬意与对皇帝的感激之情,这正是莲池作为行宫的写照。
@午夜猎人
清代乾隆年间,曾任清苑知县的时来敏《莲漪夏艳》诗云:
一泓潋滟绝尘埃,夹岸亭台倒影来。
风动红装香细送,波摇锦缆鉴初开。
宜晴宜雨堪临赏,轻暖轻寒足溯洄。
宴罢不知游上谷,几疑城市有蓬莱。
诗前四句写景。先写莲池碧水和夹岸亭台倒影,突出一个“静”字。再写荷送暗香,船动波摇,“鉴初开”,像镜子一样的水面微微荡开,突出一个“动”字。后四句抒情。临池堪赏,无论晴雨;划船足溯,无论春秋。这里埋着一个“夏”字。再写感受,游莲池有城市蓬莱之感,这里含着一个“艳”字。上谷,保定远在秦代曾属上谷郡。也可以说前四句紧扣诗题“莲漪”,后四句紧扣“夏艳”,诗写得优美、引人。
@时尚农夫
保定古莲池@年华
历元、明、清三朝和民国,而到于今,莲花池成为保定第一景观,享誉800年,历史悠久。清代雍正十一年(1733)直隶总督李卫在莲池荷塘北侧建了莲池书院,有清一代中国十大书院之首而名满天下。古莲池因为书院,也名满天下。所以,莲池书院学子、清代末科状元刘春霖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
我生性癖爱林泉,天赐名区结胜缘。
学古堂前莲似海,临漪亭畔树如烟。
“莲似海”,“树如烟”,古莲花池俨然放大了许多,太美了。
我又想到,那金、元之前,这里又该是什么样呢?园中至今尚有几块碑石,明确记载莲池的“临漪亭”建于“唐代上元”年间。古人刻碑,应该说是比较严谨的,我们知道,元代元好问所写《顺天府营建记》,是专门记载张柔重建保州历史事件的,是可靠资料。文中说那时保定城水面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二,可谓广矣。我推想,开凿莲池,因地制宜,借原有的坑塘水域,是极有可能的。临漪亭建于唐朝有何不能?古人很聪明,在有河的地方建城市,在有水的地方建园林,是常有的事儿。真如所想,历史上的保定城早有古莲花池相伴。这样,保定古莲花池是逾千年依然美丽,成为“中国十大古典名园”名副其实。为此,我写过一首诗:
莲池胜景建何时,记载唐元各有之。
吊古临漪亭水畔,莲红荷碧尽为诗。
作者:郑新芳
作者:郑新芳,原标题《上谷八景之四:莲漪夏艳》,来源:保定晚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开首善为倡率,文运方当春午时”——乾隆皇帝咏莲池
卷耳 ‖ 保定古莲花池
保定莲池书院
100年前,保定莲池公园恢复了古莲花池的本名
古莲花池:兼有江南之秀的北方名园
河北保定西夏文陀罗尼经幢(明两通·待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