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诺守信的关公精神,代表着中国古代贵族文化的修养和气度

《三国演义》中,曹操败走华容道,遇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曹军亡魂丧胆,面面相觑。程昱献计说:“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着。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曹操老于世故,闻言便向关羽哀告。关羽初时不允,不敢以私废公。曹操便以关羽熟读春秋相激:“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就有放过曹操之心,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

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的典故出自《左传》,故事过程是:郑国派子濯孺子侵犯卫国,卫国派庾公之斯追击他。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病发作了,不能拿弓,我死定了。”问他的驾车人:“追我的人是谁?”驾车的说:“是庾公之斯。”子濯孺子说:“我能活了!”驾车的说:“庾公之斯是卫国善于射箭的人为何反而说自己能活了”子濯孺子说:“庾公之斯是跟尹公之他学的射箭,尹公之他是跟我学的射箭。尹公之他是正直的人,他交往的朋友一定也是正直

庾公之斯追到跟前,说:“先生为什么不拿弓?”子濯孺子说:“今天我的病发作了,无法拿弓。”庾公之斯说:“我尹公之他学的射箭,尹公之他您学的射箭,我不忍心用您传授的技术反过来伤害您。虽然这么说,可是今天这事,是国君交付的事,我不敢不办。”说完便抽出箭来,在车轮上敲掉箭头,射了四箭之后返身回去了。

《左传》记载春秋战争规则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即使在战斗中也要讲究承诺,遵守信义,不以阴谋狡诈取胜。不重伤:不让人二次受伤,就是不攻击伤员,不禽二毛:不俘虏老年人,不鼓不成列:对方没有排好队列时,本方不能进攻。

虽然现在看来有些迂腐,恰恰暗含着春秋义理之道,代表着公义、道义和规矩

正如钱穆所评价说:“当时的国际间,虽则不断以兵戎相见,而大体上一般趋势则均重和平,守信义。外交上的文雅风流,更足表现出当时一般贵族文化上之修养与了解。即在战争中,尤能不失他们重人道、讲礼貌、守信之素养,而有时则成为一种当时独有的幽默。

比如,发生在楚国与晋国的一次战争“邲之战”中的一个画面特别有喜感那场战争晋国被打得大败。在逃跑时,晋国的许多战车陷入泥坑,狼狈不堪。楚国士兵不但不乘机追杀,反而还跑上前教晋军如何抽去车前横木,以便冲出陷坑。晋军脱离困境后,还回头对楚军开玩笑说:“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就是说,还是你们逃跑有经验啊!

鄢陵之战中,晋国将军韩厥打败了郑国的君主郑伯。郑伯乘车逃走。为韩厥驾车的驭手杜溷罗说:“赶快追。他的御者左顾右盼,心不在焉。很快就能追上。”韩厥却说:“算了吧。不能再次羞辱国君了。”他命令驭手掉转车头,放过了郑伯一命。

正如曹操对于关羽的人格认知,关羽深明春秋义理,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修养,是中国古代贵族精神的体现,是君子人格的典范。

关羽在任何时候都在保持维护春秋义理的尊严和气度,感恩图报、义重如山、言出必诺、舍身取义。绝不肯恃强凌弱,绝不肯落井下石,绝不肯趁人之危,绝不肯背后伤人。

明人张幼学的《图志》序中说:帝(关羽)平生好读《左氏春秋传》,义气深重,立身行事,概在遗篇。

关云长义释曹操,体现的是史书赞誉“国士之风”的人格风范和操守,体现的是古代贵族文化的气度和尊严,体现的是对春秋义理的执着和坚守,体现的是对传统道德精髓的崇信和实践。

关公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义”的文化符号及化身,非是偶然,而是坚守义理之道,践行义之精髓的必然结果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君知我则报君,友知我则报友
关云长义释曹操
白话《三国演义》第五十回
果和因
读心三国20|| 义气朝天关云长,困于过往困于情
华容道到底是谁的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