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克服拖延症的最佳良方:立即行动起来

1

小学课本里有篇寓言故事,叫《寒号鸟》。

故事讲的是:寒号鸟和喜鹊是邻居,冬天快到了,喜鹊忙着做窝,寒号鸟却只顾着玩耍,玩累了倒头就睡。

喜鹊劝它,说:“寒号鸟,别睡了,大好晴天,赶快做窝。”

寒号鸟不听,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冬天到了,寒风呼啸。寒号鸟冻得直打哆嗦,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第二天清早,太阳出来,晒在寒号鸟身上暖暖的,寒号鸟继续酣睡着。

喜鹊催促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寒号鸟还是不听劝,懒洋洋地回答:“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日复一日,寒号鸟每天玩耍、睡觉,得过且过,始终也没做出温暖的窝。

狂风怒吼,大雪纷飞,寒冷的气温冻僵了寒号鸟的身体。寒号鸟不停地哀号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可是,这一天,没等到天亮,太阳出来,寒号鸟已经在夜里冻死了。

这则寓言故事改编自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的笔记《南村辍耕录》卷十五。

该篇记载:“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四足,有肉翅,不能飞。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

后人据此故事引申出了“得过且过”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工作拖拖拉拉,不思进取,做事敷衍了事,不负责任。

这种类似的行为特征,在现代社会也普遍存在。

比如说,老师布置了寒暑假作业,有些学生在假期里只顾着玩耍,不愿写作业,家长催促,也是一拖再拖,直到开学的那一天,才想起来,可是为时已晚。

比如,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制定学习计划工作计划、日计划、月计划、年度计划,总是被自己编造的,或这或那的理由搪塞过去。计划经常被搁浅,最终一事无成。计划表成了一张废纸,人生的岁月也被蹉跎过去。

医学上把这种行为,称为拖延症。按照医学上的解释,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2

严格来说,拖延并不是医学或心理学上认证的一种疾病。它只是一种坏毛病,坏习惯。

但是,当“拖延”的毛病、习惯,渗透进日常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自身挥之不去的顽疾时,就会演变成为网络上常说的“懒癌”。

拖延虽然不是病,却可以使人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它会导致一个人工作效率低下,生活不规律,做事没有计划,没有条理,没有步骤,没有执行力,遇到挫折容易消极、颓废、自卑,容易放弃,严重者影响到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强烈的自卑、自责情绪,强烈负罪感,不断自我否定、自我贬低,伴生出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这时就可以称之为“拖延症”。

拖延症带来的危害显而易见,它会使一个人在拖延中焦虑,在焦虑中又拖延,如此恶性循环,生活不顺,事业不顺,最终蹉跎岁月,浪费青春,浪费生命。

林语堂的文集《励志人生》中曾抄录有古代的一首打油诗: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好睡眠。秋有蚊虫冬有雪,收拾书包待来年。

一年只有四季: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蹉跎过去了,又待何时读书、学习,工作、创业,进步、进取?

心理学家派希尔说:习惯会变成无意识的大脑运作过程。如果长时间拖延,人们便会从根本上习惯性地保持这种状态。

越来越多办事拖拉、做事拖延的人,不再是偶尔表现出拖延行为,而是经常性地在所有事情上,都能表现出一种牢固的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

对这些人来说,拖延是他们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方式,虽然他们早已意识到拖延的危害性,极力想改变,但往往又被这种习惯牢牢控制且难以摆脱,处于痛苦、无奈的挣扎之中。

中国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有80%的大学生和86%的职场人都有拖延症;50%的人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开始工作;13%的人没有人催,不能完成工作。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94.5%的受访者曾因自己的拖延行为感到过后悔,哪怕只有一瞬间;90.19%的人认为自己的情绪或心态会因拖延而受到影响,22.73%的人认为拖延容易让人产生负能量。

拖延带来的危害,正在成为现代人最频发的心理问题。而这种现象蔓延开来,必将严重阻碍人民群众的共同发展进步,严重阻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步伐。

3

克服拖延症,归根结底是一个自我调节的心理健康问题。

拖延症之所以遏止不住,根源在于自己不能坚定执行计划,自己改变了计划,还要自己给自己找借口。

《增广贤文》中有句话:晴天不肯去,直待雨淋头”。

天晴之时,不趁机放开步伐,赶奔前程,只顾流连,享受眼前的好光景,却不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等到雨淋头上,没法赶路了,只能又被困在原处,耽误行程。

正是因为拖延,多少人在步入社会之后,依然原地踏步?多少人在做梦和幻想中,浑浑噩噩度过一生?多少人天生富贵,却不思进取,败光了家业?

克服拖延症,最大的障碍,不是别人,只是自己。克服拖延症,唯一的途径,不是等待,而是行动。

《关帝觉世真经》云:但有逆理、于心有愧者,勿谓有利而行之;凡有合理、于心无愧者,勿谓无利而不行。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做自己该做的,说做就做。凡事想得太完美,反而容易丧失进取的热情。

清道光年间,甘肃兰州府,有一个名叫依素材的跛脚老人,德高望重,被乡里人称为“善德跛者”。

在他年轻的时候,只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人。他娶妻张氏的第二年,因帮人背物,不慎跌入沟中,造成跛脚,心里很自卑。

他素来信仰关帝,在念诵《关帝觉世真经》时,读到“凡有合理、于心无愧者,勿谓无利而不行”一句,幡然醒悟,自此立下志向,于有生之年,凡是善事,必当力为,不落人后。

说做就做,乡里的大小善事,他都奋勇当先,敢在别人之前。桥坏了,他亲购木材,亲提钉子,一跛一跛的上桥修补。遇路面破洞,他必定亲自补平。邻里有困难,他必定前往慰问,慷慨解囊救助。遇有乡民不睦争吵,他必定不厌其烦,排解纠纷。他还在交通要道、街头、关卡,设置茶水站,供来往行旅客商解渴。

兰州城受其恩惠者,不可胜数。依素材因此受到乡民的尊重和爱戴。

依素材育有一子,名叫凤山,自幼聪慧过人,诗文精通,年未及十三岁,即考上乡试秀才,年廿六岁就任兵部尚书。众人纷纷称赞、夸奖说,这都是广行善德,布施善行的福报。

4

唐代诗人孟郊有首《劝学》诗: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石头只有通过击打石头,才能碰出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人的知识、学问、成长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掌握知识、技能知识不会从天而降,自然生成。

人生中获得的知识、学问、技能,需要依靠自己的切身实践,别人的才华、才干、才能,并不是自己的。一个人的青春有限,努力需要趁早。

明代状元钱福曾写过一首为世人所熟识的励志经典《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日歌》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今日事今日毕,不要拖延,把事情拖到明天,那样只会蹉跎岁月。

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在《工作与时日》中写道:不要将工作推到明日或明日的明日,懒惰的工人填不满他的谷仓,拖延的人没有饭吃。

立即行动起来,是克服拖延症的最佳良方。研究者将拖延视为行为自我调节的失败,是个体不能很好地协调个性、动机、认知与情境因素的结果。

克服拖延症,让“立即行动”成为养成习惯中的重要一环!战略层面需要考虑周详,制定计划,先易后难;战术层面,做了再说,执行中边做边调整。

这样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行动的快速程度,久而久之,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就能有效改善拖延症的问题。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心态、思想、性格、习惯跟精神力、意志力、执行力等密切关联起来,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大事小事强调自律,自己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一套工作作风,养成具有执行力的工作习惯。

这样,当完成这些计划或任务,回头看的时候,会让自己更有成就感,从而给自己心理上的鼓励和自信,让自己从中体验有计划有条理保质保量完成工作,改造自我的乐趣,再严重的拖延症也会不药而愈。

作者:关公文化彭允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蕭傲江湖---每日故事
寒号鸟
有效管理时间的八大准则
《寒号鸟》课文原文
二年级上册寒号鸟优质教学材料课件PPT
【郑孜宁】寒号鸟+水中的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