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倾听,你准备好了吗?

倾听,你准备好了吗?(窦桂梅)

 

时常有老师抱怨现在的孩子上课不肯倾听。的确,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作为教师我们首先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一、你自己倾听了吗?

   “教师是学生鲜活的榜样,老师耐心、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能对学生产生根深蒂固的影响。”教师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的倾听,能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尊重;教师有效的倾听,能给予学生激励和帮助;教师有效的倾听,更是师生间心灵的沟通。无须过多的对学生说倾听有如何重要,你的行为就是最好的示范。

    因此,教学生倾听,教师应首先问自己:你倾听了吗?

    二、你吸引学生倾听了吗?

    好动是儿童的特点。但为什么在动画片面前他们会如此专注?原因很简单:他们感兴趣。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在我们的语文课上,你能否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把个个符号变成令学生痴迷的“形象”“声音”“色彩”呢?

     有效的倾听首先是倾听有效的信息。但是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样缺乏智慧的挑战,缺乏情感的涌动。就说提问吧,更多的是就事论事的问答,逐段的没有重点的分析问答,而学生不懂的地方或理解不深刻的地方却浅尝辄止、漠不关心。课堂中的问题不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并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一味地在“无疑而问”中消耗精力。这样的教学又如何吸引学生的倾听呢?

    三、你是否影响了学生的倾听?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专心是一个复杂的精神过程。分心后重新集中注意力需要15分钟时间。”课堂上频繁变化的活动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倾听。 “注意是学习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我们许多老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干扰着学生的注意。事实上,我们的孩子要在40分钟的课堂里都保持倾听是不大可能的。有研究表明“一节课的前1520分钟是注意力最集中的”。但我们很多老师却常常忽略了这一点,教学时间不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分配。

    所以我们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注意保持教学情境的相对稳定;其次要帮助学生调整情绪,让学生“心静”。

    四、你在想办法教学生倾听吗?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教学《新型玻璃》时,让学生写广告词。写完后交流,老师要求:“大家注意听,看他写得怎么样。特别注意于老师怎么给他评议的,学完修改文章的方法。”其后,教师以提问、评价等方式要求学生倾听的收获反馈出来,结果,所有学生都全神贯注,听得认真,说得精彩。

     倾听是需要精心培养的一种能力,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教学的倾听和生活的倾听是有区别的。我认为教学中的倾听是一种任务驱动式的,生活中的倾听则更多的是休闲随意式的。在我们的课堂上,影响和决定倾听质量的因素和条件为:指向性是否明确;内容的关注程度如何;能否正确有效倾听。通俗地说,即涉及到“听谁的,听什么,怎样听”三个范畴。而上面的案例中,虽然于老师只是讲了一句话,但却包含了“听谁的,听什么,怎样听”的要求,同时于老师很注重让学生听后回答问题、听后做出评价,这就给了学生具体的思维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必会认真倾听,并根据要求学会有目的的倾听的方法。

     倾听,不仅是一种能力、一种习惯,更是一种素养、一种品质。从小处着手并坚持不懈地教会学生倾听,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英语听课记录评语
双减工作寄语
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
教学从听课做起
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之我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