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奇心

好奇心
梁熙语
“当生命对宇宙奥秘的存在产生好奇时,距离它解开这个奥秘只有一步之遥。”在刘慈欣的《朝闻道》中,外星文明监察者将人类第一次仰望星空的瞬间称为人类文明开始飞跃的一刻,而这正是由于有好奇心的存在。归根究底,好奇心是对于未知事物的求知欲,是人类文明基本的需要和发展的源泉。因而我认为,重视好奇心并为永葆好奇心做出努力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好奇心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行的动力。好奇心是主体能动性的体现。一旦某人对某件事物产生好奇心,他就会为满足这一好奇心而不断进行探索,直至最终得出答案。而这正是人类原初发展的状态。因此在人类文明的幼年期,人们出于对自然的好奇发展出神话和宗教,并最终凭借这一品质发展出完善的现代科学。当人类对世界一无所知时,正是人类对于整个世界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探究事物背后的本质,从而驱动创新和发展。
但如今,好奇心这一品质似乎正在走向式微。许多人只是在童年有过好奇心,而这一现象不可谓不是令人悲哀的。孩童对世界产生好奇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知之甚少,也正因此,人在孩童时期的创造力是最旺盛的。当一个人对于世界的认识达到一个基本水平,好奇心的发展就会出现分化:一部分人固步自封,认为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已经足够丰富而停止好奇;而另一部分人始终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则能始终永葆好奇心。前者往往在庸庸碌碌地重复劳动中荒废一生,而另一部分人则往往能够突破窠臼打破常规,取得卓然的成就。
而这一现象,除个人自身原因外,也与如今的家庭教育和社会风气密不可分。在效率至上的现代社会中,好奇心作为一种其自身效益并非立竿见影的品质常常在社会和家庭中遭遇低估和忽略。家长以“分数”等理由而不尊重孩子自身兴趣的现象并不鲜见,许多家庭在教育时对于孩子的好奇心予以不支持,不赞成甚至打压的态度,而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当今社会上好奇心乃至创造力的缺失。反之,若是孩子生长在一个对于好奇心和兴趣十分宽容的家庭环境中,则有利于其天性发展,而有助于其日后好奇心的保持。这就要求我们尽力重视好奇心的影响,并积极提高其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视度。
以上为社会层面的要求,而对于个人而言,我认为永葆好奇心应当从改变态度着眼。
我们应当保有谦逊的态度,并永葆一份对生活的热情。生活中不缺少等待我们发现的事物,只不过我们常常会因为司空见惯而将它们的价值忽略,而没有对世界的十二分热情是无法观察出平淡生活中的些微闪光点的。汪曾祺曾写过一本书名为《生活是很有趣的》,其中从笔风至内容均透露着对冷暖人世间的热爱,这份纯真的好奇心使得他能在细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描摹美好,也正是这一点,使他成为了近代中国不可多得的散文大家。
但光有好奇心是仅仅不够的,最终改变世界的仍然是实践。这就要求我们不仅需要有好奇的念头,更需要有敢于实践,敢于探索的勇气。明代的万户曾尝试用火药使得自己进入太空,尽管他的尝试失败了,但这种好奇的精神和实践的勇气一直被沿袭传承下来,成为今天中国航天人探索太空的动力之一。人们总会铭记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只有将好奇心辅以实践,才能有所成就。
但并非所有的好奇心都是值得称颂的。西方的谚语称“好奇心害死猫”,在发扬好奇精神的同时,我们应当少有无谓的好奇心,并避免有害的好奇心。无谓的好奇心,诸如在网络娱乐事件中寻找八卦,抑或是对某些事情钻牛角尖只是徒劳无用,白白消磨时间的举动,对提升个人水平有害而无利,是我们应当摒弃的。有害的好奇心,例如对于赌博、毒品等危险事物的好奇,则会引人失足踏入深渊,带来的祸患更为无穷,应当尽力杜绝。这就要求我们在好奇的同时对于好奇心具有辨别能力,保持辩证、清醒、独立的思考。
正如其他任何一件事,好奇心具有正面与负面的双重效应。我们应当将目光更多地放在它推动人类发展的功用上,并为培养不竭的好奇心做出努力,使其更好地为人和己所用。

好奇心
朱津彤
好奇心是人类最重要的品质,鼓励着人类探索世界。但历史上也有因为好奇的对象出错而酿成悲剧的例子。我认为,我们应当对正确的对象产生好奇心,由此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将生活过的更加精彩。
好奇心是必要的。人类出于好奇,便有了对外部环境探索的欲望。通过观察现象,归纳总结,人逐渐掌握了一些规律,对自然的了解提升了,人也能更好的适应环境。孟德尔因为观察到植物亲代和子代在模样上的相似,从而对生物的遗传模式产生好奇,他归纳总结,并使用假说演绎的方法,终于独自构建了遗传学说。得益于遗传学说,人们培养了高产作物品种,养活了更多的人口。可见,好奇心对人的生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另外,人类的好奇心,本质上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望。我们对世界的知识由于前人的好奇和自己的好奇,逐渐向更深更远处扩展。一些好奇心带来的知识,让我们在世界上生存。而更多由好奇心引导我们获得的知识,以及在好奇心驱使下探索知识的过程,塑造着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在世上活得清醒明白。好奇心帮助我们过好身体和精神的生活。
但是低质量的好奇会磨灭我们的心神。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期待得到更多的知识。知识大多数藏在日常遇见的信息里面,因此受好奇心影响,我们对信息有天生的渴望。在这个信息量爆炸的时代,传播最快的信息往往是最耸人听闻的,充满情绪力量却缺乏理性价值的。很多人的好奇心被这样的信息激发,并且用这样的信息满足自己的好奇。久而久之,在浅尝辄止娱乐至死的氛围里浸泡惯了,便会变成鲁迅笔下为看死刑而将自己的脖子伸得像鹅一样长的人,麻木地度过一生。另外,俗话说“好奇心要了猫的命”,轻率而不考虑周围环境地随时随地追求好奇心的满足,会让我们的生命受到威胁。
那么,应当如何利用好“好奇心”这把双刃剑呢?为了解决精神上低质量的好奇,应当有意识地挑选高质量的信息,也就是理性思维含量较高的信息,将自己浸润其中。在与高质量信息接触的时候,人的思维品质得到提升,我们对信息的好奇阈值会更高,也就更难被无聊的八卦打动。在接触高质量信息时,一定要尽可能纵深地探索,切忌“浅尝辄止“,否则便会浪费掉宝贵的机会,长久得不到收获。“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是王安石对自己因他人催促而提前结束对褒禅山考察的反思,提醒着我们在实地考察时要做到尽志尽力,才能游而无憾。另外,在实地考察时,为了保证自身的安全,应当在进行探索时注意客观环境,在客观环境出现不利变化时及时收手或改变策略。这不是“见难就退”,而是在危险来临时理智抉择,保全自身。
让我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世界,将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充实精彩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人的世界那么奇妙,为何你的世界却无比单调?
莫言:人应该保持好奇
2023高考上海卷经典范文《培养好奇心,探索新世界》(主题:探索世界)
世界那么大,事物那么多,为什么人类偏偏对宇宙充满好奇?
幼儿好奇心的培养
谁偷走了孩子的思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