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版来了: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这样做!
头孢菌素类药物因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等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与其相关的药品不良反应率也随之升高,严重影响患者诊疗过程。基于当前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皮试的重要影响,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以期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分代
根据抗菌谱、抗菌活性、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及肾毒性的不同,头孢菌素类药物被分为以下五代:
1.第一代
【代表药物】:头孢唑林、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喹啉、头孢噻吩
【特点】: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强,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弱;可被革兰阴性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所破坏,有肾毒性。
【适应症】:中度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等。
2.第二代
【代表药物】: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克洛;
【特点】: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活性与第一代头孢菌素相仿或者略差;肾脏毒性较第一代有所下降。
【适应症】:呼吸道感染、胆道感染、肠道感染等
3.第三代
【代表药物】: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唑肟等;
【特点】: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弱,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较高;血浆半衰期长,体内分布广,组织穿透力强,有一定量渗入脑脊液中;对于肾脏基本没有毒性。
【适应症】:败血症、脑膜炎、肺炎等。
4.第四代
【代表药物】:头孢匹罗、头孢匹胺、头孢吡肟;
【特点】:对革兰阴性菌、厌氧菌作用强,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增强,对β-内酰胺酶稳定,无肾毒性,可作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替代药。
【适应症】: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胆道感染等。
5.第五代
【代表药物】:头孢洛林酯、头孢吡普;
【特点】:对多数耐药革兰阳性、阴性菌及厌氧菌的抗菌活性较强,血浆半衰期时间长,无肾毒性。
【适应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
与头霉素类药物的区别:
头孢菌素类药物母核是7-氨基头孢烯酸(7-ACA),而头霉素类药物母核是在7-ACA的7位碳上引入7α-甲氧基,使其对β-内酰胺酶(尤其是G-菌和厌氧菌产生)的稳定性增加。头霉素类药物对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抗菌作用较头孢菌素类药物强,对大多数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稳定,但其治疗产ESBLs的细菌所致感染的疗效未经证实。
头孢菌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研究显示,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最常造成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和胃肠系统损害,涉及药物品种排序前3位依次为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呋辛。
头孢菌素类药物使用注意事项
1.皮肤试验
【皮试目的】
通过检测患者体内是否有针对该类药物及其代谢、降解产物的特异性IgE抗体,预测发生Ⅰ型(速发型)过敏反应的可能性,降低发生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过敏反应风险。
【皮试适应证】
头孢菌素给药前常规皮试对过敏反应的临床预测价值无充分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不推荐在使用头孢菌素前常规进行皮试,仅以下情况需要皮试:①既往有明确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Ⅰ型(速发型)过敏史患者。②药品说明书中规定需进行皮试的。
有过敏性疾病病史(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和食物过敏等),发生头孢菌素过敏的几率并不高于普通人群,应用头孢菌素前也无需常规进行皮试。但过敏史患者用药后若出现过敏反应,症状可能会更重,应加强用药后观察。
【药物干扰皮试结果】
有些药物可抑制皮肤反应,导致假阴性结果,故皮试前应询问近期用药史,并在病情允许时停用可能干扰皮试结果的药物。
一代抗组胺药物:停药至少2~3天;
二代抗组胺药物:停药至少3~7天;
糖皮质激素:停药至少7天;
丙咪嗪类抗抑郁药、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停药至少7天;
若用药史不明,或因客观原因无法停药或停足够长时间,应以磷酸组胺作为阳性对照,明确皮肤反应性是否受抑制而导致假阴性。
2.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的交叉过敏反应
青霉素与第一代头孢菌素之间的交叉过敏性较多见,可达10%。第二至四代头孢菌素与青霉素之间的交叉过敏反应率均较低。研究认为,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的交叉过敏反应主要是由头孢菌素C7位的R1侧链与青霉素C6位的侧链结构相同或相似造成的。
头孢菌素C7位侧链相同或相似
头孢噻吩头孢西丁头孢泊肟头孢克肟头孢唑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匹罗头孢吡肟  头孢他啶氨曲南
3.禁忌症
头孢菌素类药物禁用于:①头孢菌素类过敏者;②青霉素过敏休克者。
4.警惕不良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
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哌林、头孢唑林和头孢孟多等被发现可导致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面红、血压下降、心跳加快等醉酒状,严重者可致呼吸抑制、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惊厥及死亡。医护人员应提醒患者:在应用这些药物的过程中或停药后5~7d内不得饮酒、不得应用含乙醇的药品或用乙醇进行皮肤消毒或擦洗降温,尤其是老年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
【血液及造血系统损害】
头孢菌素类药物有造血系统毒性,表现为白细胞与血小板下降、嗜酸性细胞增多,可造成急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小板凝集障碍等不良反应。头孢孟多、头孢哌酮、头孢唑啉和头孢西酮等均可干扰维生素K或维生素B循环,阻碍凝血酶原合成,出血倾向明显。
【肝脏毒性】
头孢菌素类药物大剂量时可致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酯酶、血胆红素等值升高而导致肝毒性,停用可恢复。如头孢曲松可引起原发性胆汁郁积、胆囊泥沙样结石等肝脏反应,停用症状即可消失。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1〕188号
[2]栗啸阳, 郭代红, 刘思源,等. 13458例头孢菌素类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20(3):5.
[3]卢惠萍. 头孢菌素类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原因及应对措施[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
[4]温宇英, 丁乾, 韩继媛. 头孢菌素致双硫仑样反应40例临床分析[J]. 医药导报, 2004, 23(001):61-62.
[5]吕燕妮, 温金华, 魏筱华.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机制与化学结构的关系[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5, 35(11):5.
作者 | RC
编辑 | 权
授权转载、投稿等请联络梅斯医学管理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头孢和青霉素的区别
头孢菌素类到底要不要做皮试?
使用头孢菌素需要了解的 10 大要点
头孢菌素知多少
应用不规范?!头孢菌素类药物该怎么选?
头孢是不是青霉素类抗生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