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亚里士多德的论家庭以及几点思考
userphoto

2011.03.31

关注
申报信息
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
网络课程
教学互动
习题试卷
课程录像
在线讨论
教学互动哲学前沿讲座游学讨论对话辩论专题讨论作业提交论文指导
 
 
 
 
 
 
 作业提交:
亚里士多德的论家庭以及几点思考
杨岸婷 10904013
《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的重要政治学著作,在该著作中,亚里士多德阐述了城邦政体的理论,对当时的各种政治体制进行了评价,系统地提出了人类社会中的基本政治问题,并对之进行了深刻解析。《政治学》所阐述的政治观点乃至它所建立的传统政治学理论,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他的政治思想虽然在某些方面表现了当时有教养的希腊人的共同偏见,但同时确也是直至中世纪末期一直有着重要影响的许多原则的根源,直到今天依旧焕发持久的生命力。本文试图就《政治学》中论家庭篇进行简单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读后的思考。
《政治学》开篇就指出国家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是最高的集体﹐以至善为目的。按照时间的次序﹐最先有家庭﹔ 家庭建筑在主奴、夫妻以及父母与子女这三大关系上﹐这三者都是自然的。若干家庭结合成乡﹔若干乡结合成国。国家虽然在时间上后于家庭﹐但在性质上却优先于家庭﹐并且也优先于个人﹔因为“每一事物当其充分发展时﹐我们就把这称为是它的性质”﹐人类社会充分发展时就是国家﹐而全体是优先于部分的。这里所包含的构成是有机体的概念,正如当身体毁灭的时候﹐一只手就不再是一 只手了。一只手是被它的目的––即拿取––所规定的﹐唯有当手与一个活着的身体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够完成它的目的。同样﹐一个人也不能够完成他的目的﹐除非他是国家的一部分。亚里士多德说创立国家的人乃是最伟大的恩主﹔人若没有法律就是最坏的动物﹐而法律之得以存在则依靠国家。国家并不仅仅是一个为了进行交换与防止罪恶的社会﹕“国家的目的是善良的生活。……国家就是家庭与乡结合成为一种完美自足的生活﹐所谓完美自足的生活就是说幸福与荣誉的生活”。 “政治社会的存在是为了高贵的行为﹐而不是仅仅为了单纯的共同相处”。
一个国是由若干家组成的﹐每一家都包括一个家庭﹐所以讨论政治就应该从家庭开始。这一讨论的主要部分是有关于奴隶制的––因为在古代﹐作为有生命的工具,奴隶总是算做家庭的一部分的。奴隶制是有益的﹑是正当的﹐奴隶天然应该低于主人。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另一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统治。一个天生就不属于自己而属于别人的人﹐生来就是一个奴隶﹔奴隶不应该是希腊人﹐而应该是其它精神低劣的下等种族。 驯服的动物当被人统治时就更好得多﹐那些天生下等的人被优胜者所统治的时候情形也是一样。在这里亚里士多德讨论了以战俘做奴隶的办法究竟是不是有道理的问题﹔在战争中使人获得胜利的那种威力﹐好象是蕴涵着更为优越的德行的样子﹐但是情形却往往并不如此。可是无论如何﹐对于那些虽然天生来应该受统治却不肯屈服的人发动的战争总是正义的﹔而这就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之下把被征服者转化为奴隶就是正当的了。这仿佛是足以为古往今来任何的征服者作辩护了﹔因为没有一个国家会承认自己天生来就应当是被统治的﹐所以对于自然意图的唯一证据就必须从战争的结果来推断。因此每一场战争里的胜利者就都是对的﹐被征服者就都是错的。
其次就是关于贸易的讨论。亚历士多德认为每件事物都有两种用途﹐一种是正当的﹐另一种是不正当的﹔例如一双鞋可以用来穿﹐这就是它的正当的用途﹐或者可以用来交换﹐这就是它的不正当的用途。这是由事物的自然本性决定的。因此一个必须靠卖鞋为生的鞋匠的身分就有些下贱了。在他看来﹐零售并不是发财致富的艺术中的一个自然部分,自然形式的致富术是与家务管理紧密相连的,以这种方式所能得到的财富是有限度的﹐但是由贸易而得到的东西则是没有限度的。贸易必须和钱打交道﹐但是财富并不在于获得货币。那些对财富的欲望无止境追求的人不过是在满足肉体的快乐,如果利用致富术不能得到所需要的,他们就会寻求其他方式,并用每一种和自然相违背得方式依次使用各种能力。由贸易而获得的财富很正当地是要被人憎恨的﹐ 因为它是不自然的,采用的是损害他人以获利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最可憎恨的一种﹐而且是最有理由被憎恨的﹐就是高利贷﹔高利贷是从钱的本身里而不是从钱的自然对象里获利的。因为钱本是为了用于交换的﹐而不是要靠利息来增殖的。……在一切发财致富的方式之中﹐高利贷是最不自然的”。
此外,亚里士多德还强调了家务管理更重视人事,而不是无生命的财产;更重视人的德行修养,而不是财产的富足;更重视家庭中自由人的德行,而不是奴隶的德行修养。在亚历士多德看来,天生的统治者必须具有完美的德行,因为他的职责绝对地、本能地要求一种主人的艺术,象理性;而作为天生的被统治者的德行则是去服从、顺从就够了,因为他们具有的灵魂就是一种非理性的、服从的因素;这是一个普遍的法则。因此自由人对奴隶的统治、男人对女人的统治、成人对儿童的统治都是这种普遍法则发生作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
在论家庭中,亚里士多德表现出了对这个世界有其天然的存在目的这一前提假设。而事物的本性就蕴含在这个目的之中。因为在他看来,任何事物,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只要遵从这个本性就是自然的、最终可以达到事物自身目的的,因而可以实现其价值的;而违背了这个本性就是不自然的、邪恶的,因而最终是无法实现其存在的目的。例如,每一个城邦的存在都是自然的,因为它本身就是自然存在的共同体的结合,它的目的就是去追求至善;人的自然本性就是一种政治动物,如果他脱离城邦—使其实现自然本性的地方—他就要么是一位可怜人,要么是一位超人;统治者的本性就是去统治;被统治者的本性就是去服从,接受被统治,如奴隶、女人动物等的存在。遵从了这个本性就是有德行的。植物的存在就是为了给动物提供食物,而动物对于人来说也是如此。甚至连无生命的事物都有并应遵从这个本性,如鞋子用来穿就是自然的,因而是实现了其存在的自然目的的,要是用来交换,就是不自然的,因而没有实现其存在的自然目的。仅从这一点来看,就体现了亚里士多德自然论中目的论的强烈意味。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物作为一个具有自然天性的本体,其本身就是一个合乎目的的存在者。而整个世界:从个人到最高共同体城邦、从无生命物体到有生命物体都有其存在目的,这就是事物背后最终的原因。
其次,亚里士多德表现出了对“善”的追求以及对达到“至善”的乐观态度。在该篇一开始他就提出了他的观察和由这个观察得出的结论:因为所有的人所做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他们所认为的善,所以共同体都是为了获得某种善而建立的。这样我们就可以依据我们所真实观察到的得出结论:所有的共同体都在追求某种善,那么很显然,那些最高的共同体,也包括其他一切共同体,就一定会追求至善。事物的终极因和目的因是至善。当然对于人来说,要趋于完善成为最优秀的动物,就不能脱离法律和公正,否则就会堕落成世界上最差等的动物。在这一点上,我们很难说亚里士多德是人性善论还是人性恶论者,也许本性没什么善良也没什么不善良。人需要的是德行,没有了德行,就会变成最邪恶最残暴的动物,但他依然将追求“至善”作为了人类以及共同体的终极目标。
然而,在论家庭篇中,亚历士多德的某些观点也确实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一种偏见,在如今我们看来甚无可取之处。虽然亚历士多德认为家长制式的绝对统治是不对的,是未开化的,但他却承认有天生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主人对奴隶、男人对女人、成人对儿童之间的这种统治与被统治关系不仅是必需的而且是有益的,合乎任何一方存在的目的,违背这种关系就是违背其天性。这未免有为当时统治者和自由人的特权做正当性辩护的意味。儒家思想中的君臣关系以及印度教中的种姓关系也同样体现了类似的作用。被统治者接受自己生来就应该被统治的命运,于是天下太平。但人类有史以来的无数战争却向人们展示了相反的图景:人们渴望的是人人生而平等。
其次,亚历士多德表现出了对女性的极端歧视,当然这也是那个时代所有男性对女性的态度。奴隶仅仅作为有生命的工具而存在,完全不具备审辨能力,女人虽然好过奴隶一些,有审辨能力,但她们没有决定权,女人具有任何形式的德行都只能体现在服从中。他认为女性更亲近于生育、烹调和护理等生物性功能,缺少理性,女性存在的目的就是受男人统治的,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天然就是“高级与低级之间的关系”、“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这种男权思想极大地阻碍了女性自身的发展,迫使女性接受自己是男性附属品的地位,在漫长的历史时期的统治中,造成了女性的个性缺失,认为勇敢、理性、坚毅等特质是属于男性的,女性天生就是感性、柔顺、胆小等等。这导致了女性对男性气质的崇拜,但又不能在根本上取得男性气质,这也就成了现代女性对自身性格属性的迷茫。如今虽然女性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女性的声音,女人不再被看作是男人的肋骨生成的,也不再被认为天生的德行就是顺从,“女性是天生的二等公民”这样的话绝不会直接出现在标榜高度文明的21世纪,但在公共领域却充斥了太多有意无意自然而然的歧视女性的话语与行为,这也是人们无法回避的事实,女性要彻底摆脱从属者的地位还有着漫长的道路要走。
最后,从亚历士多德对贸易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高利贷”的憎恨,也许西方一直以来存在的对犹太人的迫害和这种思想不无关系。“高利贷”是指一切有利息的贷款﹐而不象现在那样仅仅是指以过高的利率贷款。 从古希腊时代直到今天﹐人类一直存在着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对立﹔债务人始终不赞成利息﹐而债权人则始终赞成它。在大多的时候地主都是债务人﹐而从事商业的人则都是债权人。亚历士多德的见解也是吻合于自己阶级的金钱利益的。希腊哲学家都是属于占有土地的阶级或者是被 这个阶级所雇用的﹐所以他们不赞成利息。中世纪的哲学家都是教士﹐而教会的财产主要的是土地﹐他们从亚里士多德那里继承了这种思想。因为大部分流动资金都是犹太人的,对高利贷的憎恨也就或多或少地加强了教士们对犹太人的憎恨。而西方基督教世界对犹太人的残害可以说是人类非理性憎恶带来的最大悲剧。亚历士多德本人当然预料不到他死后犹太人的命运,但他的思想却无意中做了迫害犹太人的帮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俞可平:《政治学》的两个重要理论 | 《政治学》专题系列二·《政治通鉴》
论"人是政治的动物"
[转载]亚里士多德:“中道”的美德与幸福快乐
最好政体与最坏政体——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及其政体观再评
亚里士多德:莫使政治失去灵魂沦为躯壳,公民才是无上荣耀
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