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作文,不要“堆积”要“心机”/统编四下册习作反思(一)
八个单元习作结束了,回顾八次写作学习的设计,孩子们经历了4人小组“导图说”构思,“导图说”修改两个写作学习的重要环节。有利有弊,不得其解,记录反思。

通过抓住构思与修改两个环节,融入协同构思、修改的学习力,通过绘制导图建议同伴如何构思、修改,借助导图说明自己如何构思、修改,再通过“导图说”完成组间倾听自我再修改,通过“导图说”说清楚怎么构思和修改的学习过程。在互相倾听的过程中,渗透“立意”思维的建立,“选材”的取舍思维练习,由个体独立转变为小组、组间的倾听、协同、建议、提升。

“导图说”最大的价值是公平了每个孩子的话语权和学习权。从每一个孩子都要说,到每一个孩子都能说的过程中,学习自信是关键。各个小组内,始终是有一部分孩子是不敢说的,在组内的等待过程中,一方面,这些不会说构思的孩子借助导图能说清楚了,另一方面,其他倾听的孩子也借助导图,帮助不会说的孩子。在导图价值的追求上,不仅仅是会说(会写)的能力建立,更是学习自信的逐步养成。其中,还让其他孩子平视差异,互相尊重,用心协同,关注弱者。

这样的写作学习设计,与以往教学开头、中间、结尾的写作技巧的灌输与堆积相比,有了重视学习者自身价值的转变。这样的学习设计,最大的弊端是习作“成绩”明显下降。与以往下水文、技巧讲解式,好词句背诵式习作相比,孩子们失去了可见的得分支架,习作挑战更加需要阅读的支撑。

好在,经过“读写转换思维”的训练,孩子们借助单元课文,解剖单元习作要求,通过导图比对,分析单元课文表达上的技巧,在协同过程中理解作者的写作,寻找自己需要的表达。这样的学习体验,最大的好处是习作“五花八门”,不再千篇一律,类同性大大降低。

通过协同修改,提出建议的方式,由3个同伴阅读习作,提出1-2处修改建议(教师根据习作要求,提供习作导向),一些没有较好完成的习作,有了二次“装修”,这些孩子在二次装修中加深了写作理解。这与传统学生写——教师修改建议——学生修改——教师再改的习作修改相比,基于同伴的心理压力要小于师生,教师点对点的习作建议由面向点施力,针对性更强。(目前无法判定教师全面修改建议还是学生“导图说”修改这两种方式哪种较好,从习作结果看,优质的个性化习作更多了。)

哪一种写作学习“心机”有利于写作学习的长远理解?从最终(学期、学年考试)的结果来看可能失败了,从考试结果看,考试习作更需要技巧的堆积。从当前社会事件看,孩子们需要基于读写转换的写作理解,这种理解是大阅读、协同倾听、给出建议等等社会生存技巧组成的写作理解。

小学作文,到底需要怎样的写作理解,可能最终还是语文教师对于自身定位的理解,教师追求什么,写作理解的结果就是什么。

分享大家,期待留言批评讨论,谢谢!

END



载上孩子,骑上课本,共同自由前行!
满载收获,载满心情,看尽繁华盛景!
学习路上,一二酸楚,笔录百味心情!
翻翻过往,咀嚼回忆,人生无处不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且以磨砺论花开——2021年10月区赛磨课反思
五年级下册单元习作小练笔。[玫瑰]对于五...
活动2 第1步 【学习】教学反思
【学思行研修】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中心小学——秦明萃
(新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看图作文
小学语文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