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言文的读写转换障碍突破:自相矛盾为例

《自相矛盾》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15篇课文,课文从一个夸耀自己的矛和盾时,理由前后抵牾,不能自圆其说的故事,说明了说话做事前后要相应,不可矛盾的道理。

首先我关注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根据情境编故事,把事情发展的变化过程写具体”。作了以下思考,要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需要以学生特点,创设情境元素,促进学生的人物代入,这个代入分为了两个方面:1、代入课文人物情境。2、代入作者情境。由此而实现人物思维过程的了解,这样就能够促使五年级学生深层次、有梯度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课文。而创设学生代入人物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在有效的思维体验,来理解把事情发展的变化过程写具体,(包括理解作者的思维过程:想要向别人说清楚一个道理。)

其次,在落实语文要素的目标下,还关注了教材编排的特点。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编排文言文,所编排的故事是儿童所熟悉的,这是由教材编排的目标决定的,要实现统编教材文言文学习“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的目标定位,降低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来促进兴趣的发展本次五年级也不例外,《自相矛盾》故事内容是五年级儿童所熟悉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有几个问题:1、读不通。2、不理解。在不理解的问题上,学生是有办法解决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预设了两个确保学生理解文言文的环节。在读不通的问题上,我们的理解不应该是文章读不通,而是文体、结构读不通。疏通了故事环节,借助鱼骨图来辅助,帮学学生梳理故事环节,并从中发现利用文言形式去表达故事,故事更加精炼,也从中能够发现文言文的特征。这样引导学生发现,要比传授给学生文言文知识要有意义地多,学生的探索过程,才是深度学生过程的体现。

最后,从揣摩思维活动的环节中,预设孩子从“鬻者、问者、作者”的角度代入,读深《自相矛盾》,来实现语文素养的有效落实。但是这个环节的落实问题上,由于水平问题,期待大家帮助,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读深文言文。

回顾预设的环节:入情入境,初读《自相矛盾支架帮助,厘清《自相矛盾揣摩思维过程,读深《自相矛盾拓展阅读,积累运用文言文学法。所预设过程的想法是希望能够结合统编教材发展文言文学习兴趣而构思的,兴趣从降低难度而来,降低难度从步步推进、层次深入的环节来达到思维层次的深度学习。这样的设计,从落实教材的语文要素出发,从五年级“兴趣”的学情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支架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文言文,实现思维层面发展。

整个环节还不是很成熟,希望大家能够批评指正。尤其是要考试怎么办的问题上,如何又完成学生能考试,又会思考,期待大家的批评指导。


以下为教学环节预设:

教学目标

1、比较古今意异同和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在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精练。

2、尝试厘清故事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体会寓言故事结构严谨的特征。

3、演绎寓言、辩证认知,以故事发生、发展和必然结果促进逻辑思维发展。教学预设

(一)学情了解,初读感受自相矛盾

1.导入情境:我要告诉他人一个道理,怎么劝说别人才愿意

A:劝说他人出戴好口罩。

B:告诉他人读书很重要。

情境演绎:劝说

2.背景情境:穿越战国,了解韩非子。

1)背景资料:附件1

2出示课题:自己先说说故事(学情了解1

3. 基于学情初读自相矛盾

过渡:通过时代背景和韩非子的了解,我们明白通过一则简短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更容易说服他人。

要读懂文言文形式的寓言,需要解决哪些难题呢?

(1)注释支架,初理解

出示:课文及注释

❶韩非子❷鬻 卖❸陷 刺破❹或  有的人 ❺夫 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策略引导:借助注释,尝试自主理解文言文

小结: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诵读,能够更好地读懂故事。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理解文言文的好方法吗?

2)古今意支架,加深理解。

出示:古代单音词与现代双音词的对应关系

吾盾之,物莫能陷也。     弗能    

旁李            溺而不   

得兔           株待兔   

策略引导:学生合作比较,借助古代单音词语现代双音词交流加深理解。

小结:找到古代单音词与现代双音词的对应关系,又是一种理解文言文的方法。还有其他有助于理解的办法吗?我们接着学。

3)理解断句,读对节奏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 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 , 陷子/之盾 , 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借助断句,会读文言文。

学生合作尝试,个别检查交流。

4借助支架,诵读《自相矛盾》说说故事,检测理解。(学生自由说说故事,简要摘录理解偏差,及时纠正。了解学情2

小结:诵读文言文,断句是一项重要的手段,它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不读破句,是是否理解文言文的重要体现。

(二)支架辅助,厘清读深《自相矛盾》

1. 厘清故事发展变化,体会文言文精炼

(1)梳理故事的发展变化

过渡:韩非子用一个故事的形式来呈现道理,清晰故事变化过程,我们可以借助导图来完成梳理,这样便于理解文言文形式的表达。

策略引导:导图支架,找出关键词句理解。

学习活动:找出关键字词,完成导图,借助导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

小结:文言文清晰的表达结构,为读懂故事提供了有效帮助,梳理文言文的表达结构,有助于我们深层理解故事。

(2)体会故事人物的思维过程

过渡:故事人物造成了故事冲突,凸显了寓言的呈现过程,寓言中的人物有哪些?鬻者          问者

策略引导:情境支架代入,说说体验。

情境1:出示鬻者部分朗读,根据鬻者言行,猜想鬻者心理活动。

情境2:出示问者部分朗读,根据问者言行,引导儿童价值观。

看到一个自夸自耀的人,是怎样的心理?我的猜测(   

A、看到自夸自耀的人,我得上去嘲笑他一下,让他难堪。

B、看到自夸自耀的人,我得上去帮助一下,以免他一直错下去。

从问者的言行中看出大约是一个(   )。

A.豆蔻年华  B.及笄 C.弱冠  D.而立  E.不惑  F.花甲  G.古稀  H期颐

理由:

情境3:出示“弗能应也”,代入情境,说说此时自己的内心体会。

小结:通过人物思维过程的了解和故事的梳理,进一步读懂了文言文表达形式的寓言,短短几十字能够说清楚故事,文言文还有什么奥妙呢?

(3)体会文言文的精炼

策略引导:对比策略,发现“誉”的作用。

学习活动:对比朗读,通过比较,说说关键字“誉”的感受,讨论作用。

出示:

读一读,对比1

读一读,对比2

小结:正是因为鬻者不客观面对,没有统筹思维,导致前后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看来,“誉”是鬻者产生问题的关键因素。

(三)、揣摩文言文精炼,体会文言文特点

1.文言文的文字精炼表达紧凑。

策略引导:自我总结

2.趣味诵读,直播环节

过渡:通过注释、古今意关系、断句和古文化的了解,我们对《自相矛盾》有了深入的了解;通过故事发展过程的梳理和思维过程的了解,我们发现了文言文精炼的表达特点,接下去我们要尝试一件有趣的事情,小古文电台。

1出示: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2录音设备,学生录制诵读。

3小古文电台直播:展示录音,评价诵读。

小结:通过注释、古今意词语的对应关系,我们解决文言文的理解,同时,理解文言文还有很多的工具书,也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有兴趣,我们读懂文言文就容易得多。

3.拓展阅读文言文小故事

活动:尝试阅读“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

策略:群文阅读

(四)、结课:客观事实、辩证思维

通过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作者表达的思维过程,可以有效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将自己处于故事人物情景中,可以够客观、辩证地认识事物通过故事情境的结构梳理,理解怎样把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写清楚。

这一节课中,大家理解文章本身承载的作用——理解寓意,于此同时,大家学习古代文言文的表达技巧,精炼、紧凑的方式说清楚一个故事,说明白一个道理,这是我们学习阅读过程中需要的读者意识。只有客观、辩证地参与阅读,我们才不会像《自相矛盾》中的鬻者那样,只会自“誉”而得意忘形,自吹自擂。也应该像问者那样,帮助他人获得谦虚,而不是一味讽刺嘲笑,甚至落井下石。更应该像韩非子这样,学会通过简单的一个故事,告诉他人原本深奥难懂的道理。

这就是文章。

板书: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卓汉雄:品味高效课堂,感受教学智慧
【探索】段岩霞 张伟忠︱基于思维发展的微专题读写教学策略探索
《出师表》说课稿1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学弈》说课稿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模式的思考
好文分享|卢小娟: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文言文教学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