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曲鉴赏知识集结之一

散曲鉴赏知识集结之一

一凡

元代杂剧散曲兴盛的原因

元代经济繁荣,城市发展,有着丰厚的物质基础,庞大的市民阶层。发达的商业经济,为元杂剧的演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比如舞台设备、服装道具等等。另一方面,城市的文化生活也比以前有了跟多更大的需要。

因为元朝统治者是草原民族,蒙古族能歌善舞的民俗和对文艺的特殊爱好影响着整个社会,但文艺审美标准不再是传统汉文化所提倡的“含蓄蕴藉”,而是注入了蒙古民族质朴粗犷、豪放率直的元素,而元朝统治阶层文化水平低,又使文艺向着通俗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无论杂剧散曲,能够雅俗共赏、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实基本前提。

元代长期废除了科举考试,读书人不再有读书做官的传统老路可走,读书人或栖身田园过隐逸生活,或沦落风尘混迹歌楼妓馆,卖文为生,即从事杂剧和散曲写作,从而形成了专业的作家群。由于更多地深入社会,接近大众,所以写作题材丰富而带有市井特色。

元朝时中国历史上文化政策特别宽松的一朝,很少有文字狱。元朝统治者对于文人通过文艺作品抨击社会弊端,讽刺政治黑暗的行为持宽容态度。元朝孔齐《至正直记》记载宋遗民梁栋因作诗被人诬告,说他“讪谤朝廷,有思宋至心”,最后礼部判决说:“诗人吟咏情性,不可诬以谤讪,倘使是谤讪,亦非堂堂天朝所不能容者。”由此可见一斑。

散曲的兴起和词的衰微

散曲的形成要比戏曲稍早一些,它兴起于金初,被认为是中国古代韵文和音乐发展演进的结果。它的兴起和词的衰微不无关系。词原本起于民间,是一种通俗文学,只是随着文人学者逐渐加入到词的创作中来,词的写作愈发讲究,语言越来越华丽,风格越来越典雅,和市井百姓的距离也越来越远。在这种情况下,平民百姓需要一种新的体彩代替词抒情咏物,散曲应运而生。一些乐工在民间小调中寻找创作灵感,推陈出新,创造出散曲。散曲和音乐密切相关,可抒情,可叙事,内容无所不包。用学者任中敏的话说:“我国一切韵文,其驳杂广大,殆无逾于曲者。剧曲不论,只就散曲观之,上而时会盛衰,政事兴废;下而里巷琐故,帷闼秘闻。其间形形式式,或议或叙,举无不可于此体发挥者。”

元曲胜在自然而然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论元人曲子道:“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然而已矣。古今之大文学无不以自然胜,而莫著于元曲。盖元曲之作者,其人均非有名位学问也;其作剧也,非有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之意也。彼以意兴之所至为之,以自娱娱人,关目之拙劣,所不问也;思想之鄙陋,所不讳也;人物之矛盾也,所不顾也。彼但摹写其胸中之感想与时代之情状,而真挚之理与秀杰之气时流露于其间。故谓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无不可也。若其文字之自然,则又为其必然之结果,抑其次也。

元曲所以成为特立的一种文学,正因为它的通俗自然,俗谚土语皆在其中,正因为它是大众之文艺。

北曲中的联章

“联章”指在北曲中把两首以上同调的散曲联结起来组成套曲的形式,可以换韵。因为用一首散曲无法将所描述的事件或景物完整地叙述或刻画出来,所以往往用数首同调的散曲描写同有一件事或者叙述较长的故事,联章不能算一个套数。宋词中已出现这种情况,如欧阳修曾经写十首《采桑子》吟咏颍州瘦西湖。在散曲中联章这种形式才算真正得到了发展。联章可以分为普通联章、鼓子词、转踏等几种形式。从所吟题材的是否合一可分为一题联章和分题联章两种。比如汤式和张可久都写过《小梁州》的联章体,汤式写了两首,张可久写了三首。又如吕止庵描写西湖美景的小令《后庭花》有联章体四首。分写春秋冬夏。縢宾有《普天乐》失题小令十一首,都是写隐逸之乐,作者通过描写山水田园的自然风光,表达出对名利官场的厌恶和批判,表现出恬淡和闲适的情致

元曲中的隐逸情怀

元曲中草堂体作品的数量丰富和元人的隐逸情怀不无关系。城市与乡村的距离并不像现代社会这般有遥远。文人雅士到市场里看戏听曲,回到家将门一关又可以过清幽闲适的隐者生活。很多文人可以一手书写风流倜傥、情意绵绵的情爱小曲,一手书写清远宁静的隐者情怀。对元曲作者而言,隐逸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情绪状态。

草堂体

草堂体是一种元曲题材,多写田园山水,隐居乐道之情。这种题材的元曲一般都呈现出温婉自适,恬淡闲放的风格。由于文人雅士经常将自己隐居时住所称为草堂。所以后人就将和隐居乐道有关的散曲统称为“草堂体”。在元曲中这类作品的数目极多,明代的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总结道:“草堂体,志在泉石”,人们完全可以将这种题材的元曲当作一个了解元代文人精神世界的媒介。

鲜活泼辣的元代爱情曲

元曲中描写爱情的作品比历代诗词来得泼辣大胆,语言通俗直白,刻画人物细微的心理活动熨帖传神,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散曲比诗词更接近民歌,俚语俗语直接入曲,表达情感只有奔放,淋漓尽致,痴人痴梦,至情至意,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元曲中所写男女之爱并不深刻,风趣泼辣的语言里包含了主人公庄重的爱情观和强烈的内心感受,寄托了古今善良的、追求爱情自由幸福的恋爱男女的美好心愿,至今仍能引发读者深切的共鸣。

无俏不成曲

元曲俏皮、幽默、诙谐、玩世不恭,正话反说,寓庄于谐,在它尽情尽致、通俗直白的宣泄中,总体现出“俏”的灵气。极而言之,元代散曲最终形成了“无俏不成曲”的局面,并被后世奉为曲之正宗。

散曲延至明、清两代虽然衰落,但从明、清散曲大家陈铎、孔广林将自己的散曲集分别命名为《滑稽余韵》、《温经堂游戏翰墨》的取意看,也是视幽默滑稽、游戏笔墨为散曲传统的。形成元曲“俏”这一独特神韵并非偶然,实是由只是分子的独特境遇决定的。

嬉笑怒骂的元曲

任讷在《曲谱》中说:“元人作曲,完全以嬉笑怒骂出之,盖纯以文字供游戏也。惟其为游戏,故选题措语,无往不可,绝无从来文人一切顾忌,宏大可也,所屑亦可也;渊雅可也,猥鄙亦可也。故咏物如、佳人'黑痔’'秃指甲’等,皆是好题目,了不觉其纤小。所描摹者,下至佣走粗愚,娼优淫烂,皆所弗禁,而设想污秽之处,有时绝非寻常意念所能及者。”

元曲中的白描手法

白描本来是中国画中的一种“单线平涂”技法,指绘画时只用墨线勾勒形象,不着颜色。在文学创作上,与之相对的是“细描”。“白描”是指用最朴素、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作渲染,只寥寥数笔便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白描手法既可以用于写景,也可以用于叙事。一般不写背景,不求细致,不尚华里。要求言简意赅,既简介,又能传神,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白描手法大量用于小说、散文、诗词中,由元代开始大量出现以细描为主的散曲,但是在散曲中白描手法还是最常见。黄图珌《看山阁集闲笔》中说:“元人白描,纯是口头言语,化俗为雅。”比如吕止庵《后庭花·秋思》中的写景叙事:“西风黄叶疏,一年音讯无”。比较雅致的也有,如姚燧《醉高歌·感怀》全篇运用白描手法,“十年燕月歌声,几点吴霜鬓影”两句话就概括地把十年声色娱乐生活和作者年老的状态秒描写了出来。

博喻手法与刻意渲染

又称连比。就是用三个以上的喻体从不同角度与侧面反复设喻去说明和描绘同一个本体。著名的例子如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诗中用了大量的比喻构成一种奇特的艺术氛围。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也是使用博喻手法的典型文学作品。邓玉宾的《一枝花·套数》中也采用了博喻手法,其中比喻如:“蜂衙蚁阵,虎窟龙潭。阑纷纷的尽入包涵,只是这一个舞东风的宽袖蓝衫。两轮日月是俺者长明朗不灭的灯龛,万里山川是俺这无尽藏长生药篮,一合乾坤是俺这养全真的无漏仙庵。

借古人之境我之境界

“西(当作'秋’)风吹渭水,落日(当作'叶’)满长安。”美成以之入词。白仁甫以之入曲,此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也。然非自有境界,古人亦不为我所用。------《人间词话》

白仁甫能曲不能词

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沈雄悲壮,为元曲冠冕。然所作《天籁词》粗浅之后甚,不足为稼穑奴隶。岂创者易工,而回者南巧欤?抑人各有能者不能也?读者观欧秦之诗远不如词,足透此种消息。-------------------《人间词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曲境
张可久:被严重低估的元曲名家,松花酿酒,春水煎茶,美到极致
元曲欣赏【经典】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特定年代的必然产物
全元散曲[全]|元曲
(全元曲·散曲篇)严忠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