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炮轰努尔哈赤,打退皇太极,却被崇祯千刀万剐,袁崇焕为何会死?

明朝末年,大厦将倾,内忧外困,内有党争内斗、阉党乱国,外有崛起的后金蠢蠢欲动,时刻准备向中原发起攻击。    这是一个极其混乱的年代,但乱世出英雄,一代名将袁崇焕就是这样横空出世了。

他虽进士出身,却熟读兵法,精于守城,因为他的存在,抗金军于山海关外多年,挽救了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

可就是这样一位多不出世的英雄,最后却背着卖国通敌的罪名,死于千刀万剐之刑,甚至被百姓生啖其肉。

袁崇焕到底为何而死,他究竟是忠是奸,他死后他的贴身侍卫又做了什么呢?

乱世名将,我一个人就可以守住山海关

袁崇焕出生的前一年,一代枭雄努尔哈赤因父亲、祖父被明朝官兵所杀,含恨起兵,以家里传下来的“十三副遗甲”为基础,历经十年,统一了女真。

在东莞,年少时的袁崇焕会遇到一些从边境回来的老兵,袁崇焕会缠着老兵说边境的故事。

也是从他们口中,袁崇焕知道了辽东地区的百姓整日受女真人的骚扰,欺凌,民不聊生。也是在那时候,袁崇焕心里有了个守护辽东的梦。

虽然是一代名将,但袁崇焕却是通过文官路线走上的仕途,文武兼备的袁崇焕在35岁时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了知县。他尽忠职守,清廉正直,更是为当地百姓一举扫平了匪患,赢得了百姓的称赞。

也是那时候,袁崇焕的将帅之才已经初露锋芒。

两年后的袁崇焕正奉诏回京述职,而当时正值明军与后金大战惨败而归,辽东经略与巡抚带着逃兵溃将,十万难民,向山海关溃退,饥民哀号,哭声震野。

广宁自此陷落。

消息传回北京,朝野震动,北京城内人心惶惶,京城九门,白天关闭。一些朝廷官员,甚至私下里收拾细软,准备车辆,做好了随时出逃的准备。

当时的大明朝堂上下充满了悲观的氛围,天启帝高坐龙椅之上,可满目望去,竟找不到一个可以托付的将领。

可初入京城的袁崇焕并不悲观,在袁崇焕看来,后金虽取得一时胜利,可并不得人心。

再者后金如此欺凌我大明百姓,早已惹得天怒人怨了,此时只要守住山海关,再利用百姓的这股怒气,定能提振士气,还我河山。

于是,袁崇焕主动请缨,守边戍敌,被授予了兵部职方司一职。

一人一马,袁崇焕随即前往山海关查看局势,当他再次回到京城后,他对天启帝说——“给我兵马粮草,我一个人就可以守住山海关!”

袁崇焕去了宁远,袁崇焕在宁远实现了自己的抱负,而宁远城也为袁崇焕带来了最辉煌最顶峰的荣耀。

当时主政辽东的官员采取了一种极端保守的做法,就是把关外的所有兵马、钱粮全部撤回关内,完全放弃了山海关外的所有领地。

袁崇焕并不认同这种做法,他拒不撤离,一定要坚守宁远城,哪怕这时的宁远城已经成了悬立在关外的一座孤城。

为了表明自己与宁远城共存亡的决心,袁崇焕还将自己的妻小接来了宁远。

袁崇焕的要以孤城对抗后金的做法传到了努尔哈赤耳中,可他不以为意,自攻打抚顺以来,还没有后金拿不下的城池。

可结局我们已经知道了,袁崇焕最终以不足2万人挫败努尔哈赤10万大军的进攻,一扫大明10多年来,对后金作战屡战屡败的颓势。

而努尔哈赤被炮火击中,含恨而终。第二年,心有不甘的皇太极卷土重来,可依旧没有拿下宁远,拿下袁崇焕。

袁崇焕建造的关宁锦防线支撑着明朝与后金对峙,长达22年之久。

千刀万剐,百姓生啖其肉

袁崇焕成了英雄,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这位横空出世的将星身上,这其中就包括了刚刚继承皇位的崇祯帝。

他一继位便干了两件事,一件是肃清了阉党,另一件则是启用了袁崇焕为督师,并召见了袁崇焕就辽东问题进行了一场对话,史称:“平台召对。”

崇祯皇帝一直想要收复辽东,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加在了袁崇焕的身上,给了他太子太保等诸多要职。崇祯皇帝一系列的举动让袁崇焕很是激动,他并非贪慕虚荣,而是觉得自己终于遇到了一位有抱负有志气的明君。

士为知己者死,面对崇祯极大的信任,袁崇焕热血沸腾,说了一句:五年收复辽东!

可当时的君臣俩谁也不会想到,袁崇焕,根本活不过第5年。

袁崇焕这颗明末最闪耀的将星最终的结局是千刀万剐,万人唾骂。

袁崇焕的死,最直接的导火索就是“己巳之变”。

皇太极始终无法从宁远和锦州进行突破,恰逢袁崇焕处死了毛文龙,皇太极再没了牵制,于是他大胆突袭,绕过了袁崇焕,千里奔袭京城。

战报传到袁崇焕耳中后,他大惊失策,连设了三道防线希望在途中拦截住皇太极。

可惜,皇太极也绝非庸碌之辈,皇太极揣摩出了袁崇焕的意图,不断绕道,成功突破了袁崇焕的三道防线。

三道拦截防线失败,袁崇焕心急如焚,他率军千里奔袭,昼夜不停,终于在后金到来的前一天,赶到了京城。

可惜,刚到北京,袁崇焕就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崇祯不允许袁崇焕进城,这意味着袁崇焕无法使用曾击败过努尔哈赤的“凭坚城,用大炮”的战术了。

进不去城的袁崇焕率兵驻扎在了广渠门外,要以不足1万人的兵马与皇太极的10万大军正面交锋。

袁崇焕的铁骑与皇太极的兵马在广渠门外展开了激烈的厮杀,此战尸横遍野,战况惨烈。

经历了十个小时的激战,凭借着视死如归的不屈意志和优秀的作战部署,袁崇焕的铁骑奇迹般地撑到了最后,甚至将后金军打退30余里。

皇太极感叹:“15年来从未遇到这样的劲敌!”

北京城的生死困境解了,袁崇焕再一次拯救了大明,可谁也没想到,后金败了,袁崇焕却有罪了。

崇祯皇帝以商讨军饷为由,将袁崇焕用一个吊篮从城墙下拉进了北京城。

随后,袁崇焕被投入了大牢,罪名是通敌。

金军是绕过袁崇焕的驻地进关的,且袁崇焕知道这个情况后紧急前来护驾,拼死血战,以少胜多,逼退了皇太极。按理说,他没有罪过,反而有功劳。

但是,朝廷的大臣却认为,后金是袁崇焕故意放进来的,诬陷他和后金有勾结,皇太极也是四处散播流言称袁崇焕已经投靠了后金。

也许是被内外交困搞的焦头烂额,也许是被后金兵临城下吓得失去了理智,总之,崇祯信了这个流言。

暴怒的崇祯给了袁崇焕一个凌迟的结局,又称“千刀万剐”。

三千多刀,三天三夜,为了让袁崇焕有口气,刽子手们还将束缚他的网上涂了麻药,要让他活着看自己被一刀刀凌迟,受刑之时,袁崇焕皮骨已尽,心肺之间叫声不绝,极其凄惨。

袁崇焕挽大明于大厦将倾之际,他击败了后金的两大君主,他打的胜仗比其他任何人都多,却死的比他们都要惨烈。

当时,由于朝廷给袁崇焕定下的通敌罪名,加上后金散布的流言,不明真相的群众信以为真,都以为袁崇焕是个卖国贼,将后金的铁蹄引来了京城,对他愤恨无比。

据史书记载,袁崇焕受凌迟之刑时,刽子手每每切下一块肉来便会被围观的群众争相买走,他们会买来酒,就着烧酒生啖其肉。

此情此景,简直让人不寒而栗,而在受刑的袁崇焕眼中,自己拼死保护的百姓这样对待自己的,他的心该有多冷啊。

为何而死,被大明辜负的袁崇焕

关于袁崇焕的死,后世讨论者众多,袁崇焕到底该不该杀,如果袁崇焕不死大明会怎样,袁崇焕到底犯了哪些忌讳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很多人认为,袁崇焕的死是由他自己造成的,一方面是他过于自大杀了毛文龙引发了崇祯皇帝的猜忌。

另一方面则是当时袁崇焕驰援京城时,曾要求朝廷放军队进城,手握重兵要求进入京师,犯了大忌,为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

这真的仅仅是袁崇焕的错么,因为他性格自大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结局么?

在诛杀毛文龙一事上,袁崇焕的做法的确欠妥,毛文龙当时驻扎的皮岛位于金的大后方,对于后金有着巨大的威胁。

也是因为毛文龙可以时常从后方威胁后金,也因此皇太极等人始终不敢放开手脚进攻大明。

但问题是,掌控着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毛文龙并没有恪尽职守,为大明牵扯住后金,而是龟缩在皮岛上,一味地向地向朝廷索要军饷,甚至有史料记载,他曾两度拥兵威胁朝廷。

袁崇焕并不是不知道毛文龙的重要性,他曾亲自前往皮岛劝说毛文龙积极抗金,可说了三天,毛文龙依旧不为所动,这才逼得袁崇焕用尚方宝剑斩杀了毛文龙,也是为了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

至于袁崇焕要求军队进城一事,完全是出于战略考虑,敌众我寡的情况,依托坚固的城池,辅以火炮攻击,是让袁崇焕取得了多次胜利的战略,又有什么问题呢?

袁崇焕落得这样的凄惨结局不过是因为崇祯的多疑罢了。

崇祯帝在位17年,这17年里,大明的朝堂上50个大学士和14个兵部尚书,还有11个督师或总督最终被逼自杀。

而这一切绝不是仅仅是崇祯想要肃清前朝宦官当政带来的影响,用力过猛导致的。

更重要的原因是,崇祯帝太过多疑了,他不信任任何人。

他知道毛文龙的拥兵自重,也知道袁崇焕千里驰远的忠肝义胆和要求军队进城的抗金初衷。

可他依旧怀疑,怀疑功高震主的袁崇焕会不会趁机夺了他的皇位。

袁崇焕昼夜兼程,从宁远城班师回朝,做好了战死名垂千古的准备,可是所有人似乎都站在他的对立面,他的心灰意冷,也足以想象。

好在,虽然崇祯帝辜负了他,但他的身边还有忠肝义胆的义士誓死追随着他。

袁崇焕死后,他身边的一位余姓义士冒着诛九族的风险将袁崇焕被高挂示众的头颅偷了回来,埋葬了起来,并自愿的当起了袁崇焕的守墓人。

临终前,余义士放心不下袁崇焕,让后代发了毒誓:只要佘家不绝,世代为袁崇焕守墓。

当时的佘义士不知道,自己所留下的这一席话,将佘家子孙的命运与袁崇焕将军绑在一起,历经了18代393年。

他的子子孙孙遵守了这个誓言,近400年的时光,不管时局如何变幻,他们始终守护着袁崇焕的墓地。

如今,余义士的第18代子孙还在为袁崇焕守墓,他们坚信袁崇焕是个英雄,愿意举整个家族之力守护英雄。

在风雨飘摇的晚明,作为一介书生,袁崇焕请缨杀敌,矢志守疆卫国。他坚守关外,苦心经营,誓死抵抗,打破了后金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他独撑危局,一片孤心,英雄血泪。

多疑的崇祯,腐朽的大明配不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末代皇帝-崇祯将兵部尚书袁崇焕凌迟3543刀
袁崇焕为什么杀毛文龙?毛文龙到底该不该杀?
袁崇焕,明朝最后的救命稻草
被清朝神化的袁崇焕
众说纷纭袁崇焕:昏招被凌迟掩盖,死后因乾隆封神
“大明最后的长城”袁崇焕被崇祯凌迟3天处死,足足挨了3543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