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试图用灾难事件让富人捐款成功几何?

  目前为止天津的惨烈爆炸事故,激发了无数的祈福与感动。在灾难面前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人尤其是富人阶层,应该做些什么?这不可避免的把舆论导向了对公共事务的参与欲望。

  记得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说过:永远不要试图用悲惨故事让富人阶级掏很多钱。因为第一,这个世界到处都有战争、死亡、饥饿、灾难、恐怖主义;第二,富人阶级大多要计算投入产出比(捐款也一样),要让绝大多数富人心甘情愿的掏钱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是为什么西方的公益组织,它们喜欢用机制或法律而不是故事的方式来对富人募捐的理由。

  其实,对任何一场灾难而言,有更多的民间互助永远值得期待,参与的人越多越好,捐款多多益善,捐款到位时间越快越好。但如果公益事业仅仅止于欣赏富人出血,而不关注最终的效果,其成果无疑是事倍功半。事实上,慈善更多地应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事业,公众的关注点,本该落在平时的慈善机制,让他们眼中的富人们,视慈善为日常的责任,而不是刷存在感的“规定动作”。

  时下某些人们的善举,往往都是非常高调的。无论是一些富人的慈善和捐款,还是草根平民的微公益,似乎都离不开公共舆论空间中的造势,甚至营销——有人说这是“作秀”。

  什么是作秀?这本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在一个强调低调行事的社会环境中,高调的宣传容易被看成是作秀;但在一个商品经济和大众媒介传播的时代,宣传本来就是形象塑造的必然方式。

  请问,哪一个被社会熟知的商品形象和品牌没有经过媒体的宣传?所以,脱离具体的社会情境去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是作秀没有意义

  在笔者看来,只要所做的事情是真实的,就不必以作秀之名进行指责。任何行为都会有外部示范性,如果真的做了一件好事,为何不能让别人知道呢?

  不过,即使是以事实为基础,也有好心人会担心,作秀是否会影响慈善的纯洁度?在可以作秀的时候才想起慈善,如果没有作秀的机会岂不是就不会行善?这样担心当然存在,这样的情形也当然存在。

  但是,反过来想,很多人之所以看到能作秀才慈善,其实恰恰说明了社会舆论的基本规范,那就是慈善是一种值得关注、值得提倡、需要宣传的美德。

  这样的社会舆论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在这种社会舆论的激励下,很多人会因为作秀才慈善,但更多的人会因为获得社会舆论的认同,或担心社会舆论的疏远而真正开始了慈善事业。与个人的小算盘相比,舆论的力量更为强大。

  慈善也是一个过程。很多政治家、包括很多企业家开始可能是为了作秀而慈善,但在慈善的过程中,却转变了为慈善而作秀的观念。

  这种转变存在一个时空节点,虽然它的边界和节点很难推理和判断,但毋庸质疑,这种转变是可以存在的。因为,慈善本身就是一种人性与人性相通的体现,就是一种人心与人心的交流,慈善行为本身就是对作秀者一种教育和引导。体制内的慈善事业必然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所以,何必着急、何必苛求呢?

  因此,要富人阶级捐款,大张旗鼓宣传其产业品牌,以获得广告效应完全是可取的。只要不是作恶不违法,以功利的视角来看,这些做法无可厚非,也还对社会、公益有所增益。但是,大家也应该看到,这并不是善的全部定义,也并不意味着和大家心中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冲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网易新闻对话李连杰:我不算富人 顶多中产!
如何让一场公益活动影响10万人?
谍战剧之父柳云龙痛批慈善派对,就是找明星去作秀的
企业公益传播已成新时尚
慈善事业进步离不开公共舆论质疑
富人带头行善事众人拾柴火焰高(富人如何做慈善③·见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