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青岛的八大海水浴场,你知道是哪几个吗?

又是一年酷夏来临,青岛各大海水浴场也将又迎来避暑旅游高峰,“下饺子”模式正式开启。


除第一海水浴场已于6月1日先期开放外,青岛其他八处海水浴场也在7月1日起全部对外开放。目前我们青岛这九大海水浴场分别是:

第一海水浴场、第二海水浴场、第三海水浴场、第六海水浴场、石老人海水浴场、灵山湾(城市阳台)海水浴场、金沙滩海水浴场、银沙滩海水浴场和仰口海水浴场。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青岛得天独厚的诱人资源。其实还可以加上沙滩海浪,海水浴场的沙滩上,不知留下了多少岛城人的难忘记忆,多少异乡客的流连忘返。


看到越来越美丽的各大浴场,不知有多少人还会记得,旧时的青岛曾有过六个排了次序的海水浴场。而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四方与沧口两处海水浴场的修建,后来也将四方海水浴场称做第七海水浴场,将沧口海水浴场称为了第八海水浴场。四方和沧口两个浴场的历史较短一些,它们与之前的几个老浴场一起组成了以前常说的青岛八大海水浴场。


如今,老青岛的八大海水浴场,除了第一、二、三、六等四大老海水浴场,其他的或已荒废、或已消失,逐渐的淡出人们的视野与记忆。



民国36年(1947年)初版老风景名胜地图画册集【青岛指南】中的青岛街道图,可以看到第一海水浴场至第四海水浴场、第五海水浴场的特别标注。


第一海水浴场


德占青岛时期一浴老照片


第一海水浴场位于汇泉湾畔,是中外闻名的天然浴场。1901年,德国开始将这里开辟为浴场,称为奥古斯特·维多利亚湾海滨浴场。

日本侵占青岛时期的海水浴场

日本侵占青岛后,将浴场改名忠ノ海海滨浴场。中国接收青岛主权后,命名为"青岛第一海水浴场",也称汇泉浴场。


1935年《青岛导游》介绍

汇泉浴场,在汇泉岬之西、海滨公园之东,两海峡左右环抱,形成一大海湾,湾中面积甚广、水底甚平,既无暗礁隐壑,亦无漩涡狂涛,所谓“沙细水清潮汐稳静”者非虚语也,练习海浴最为适宜。沿岸有官产板房数间,以供浴客租赁作为更换衣服及浴罢休息之用。私人租赁地段自建板房者又复称是。浴用器械有跳台、浮台、舢板、救生圈等物,北岸有咖啡店、酒排间、跳舞场及临时旅社,高尔夫球等以供浴客娱乐之用。

1947年《青岛市街图》

1947年的第一海水浴场

据1947年出版的《青岛指南》介绍:“第一海水浴场(汇泉)位于市区东部汇泉湾中,面广沙平,既无暗礁隐壑,亦无漩涡狂涛,练习海水浴及游泳最为相宜。海浴之设备有跳台、浮台、游艇、码头、舢板、救生圈、自来水冲水管。棚内隙地,布置花木及儿童运动场,其设备之完全,布置之周至,不但为青岛各海水浴场之冠,在华北海岸各处浴场中,实无出其右者。”

1985年的第一海水浴场(阿兰·勒·加斯穆尔摄影)

1965年,由于更衣室过于陈旧,市政府拨款进行了局部改建,增添更衣室,重建了浴场办公楼、广播室、瞭望台等设施。1983年,市政府决定迁走浴场的144户居民,拆除更衣室,重建海水浴场,把改造第一海水浴场列为1984年的城市建设的10件大事之一。从1984年3月9日开工,到6月26日竣工,只用了108天就建成了造型美观、独具风格的海水浴场。新建后的第一海水浴场,更衣室设计新颖,造型别致,增设了钟塔、喷泉、雕塑等景观。


1991年的第一海水浴场(吴正中摄影)

新建后的第一海水浴场成为广大群众和中外游客游泳、浏览、休息、娱乐、具有特色的风景游览区。夏季每天平均约接纳20多万人次游泳,是岛城市民及中外游客避暑消夏的首选地。


第二海水浴场



第二海水浴场位于八大关风景区内,建于1934年,初辟时称为“山海关路海水浴场”。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八大关已是青岛的高级居住区,作为“特别建筑规定地”的配套公共服务场地,山海关路海水浴场与其相邻的山海关路海滨公园应运而生。

1947年《青岛市街图》

第二海水浴场以环境幽静,以坡缓、沙软、浪小、水净为特点。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第二海水浴场

1936年7月30日,青岛市政府修正公布《青岛市海水浴场公地领租规则》,规定领租南海路的第一海水浴场及新辟的山海关路以南海滩第二海水浴场、湛山路附近的第三海水浴场地,租期不得超过3年,期满得呈请续租。


承租人应按下列区域等级,向财政局缴纳地租:

一、第一海水浴场第一排每分106元;自第二排以次每分66元。

二、第二、三海水浴场第一排每段(1厘9毫,以下同)20元;第二排每段15元;第三、四排每段10元。


毛主席在第二海水浴场

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青岛时,先后五次来到第二海水浴场游泳。1979年,邓小平视察青岛时,几乎每个午后都会来到这里游泳。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如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等,也都曾在这里畅游。



浴场沙滩东部更衣区前排有一宽敞的凉棚,呈长方形,木栏木柱瓦顶。就是上图这座“红亭”,在解放初期曾经承载了我党的一次中央高级会议的光荣使命。1957年7月,毛主席在“红亭”内召集并主持了各省市书记会议。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彭真、陈毅、罗瑞卿等中央领导与部分省市委书记出席了会议。


1985年第二海水浴场漂亮的更衣亭。(阿兰·勒·加斯穆尔摄影)

如今的青岛第二海水浴场,沙滩常汇集新婚夫妇摄像拍照,本地及省内外来这里的一对对新人拍摄婚纱照,成为浴场一大特色景观。沙滩、礁石、大坝,碧海蓝天、红瓦绿树。 一对对小清新在八大关前的海滩上,留下了她们难忘的倩影。这里不但是青岛本地乃至全国各地来青岛拍摄婚纱摄影的圣地,也是青岛海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第三海水浴场


第三海水浴场又称山海天浴场,位于太平角东侧的湛山五路。旧时邻太平角公园,又称太平角浴场,规模虽不大,但海水却异常清澈。建国前,只有很少几间更衣室。


1935年《青岛导游》介绍

太平角浴场,在太平角之东南面,湛山浴场之西,东自湛山三路太平角四路口起,沿太平角四路、西至湛山五路太平角公园止。
1947年《青岛市街图》



建国后,湛山一带成了疗养区,不少疗养院在这里建有更衣室,浴场规模相应扩大。2003年,浴场内的更衣室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造。
夏日夜晚,很多市民和游人喜欢漫步三浴沙滩,观赏青岛灯光秀,这里角度极佳。

第四海水浴场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湛山村鸟瞰(孙立治摄影)

第四海水浴场位于湛山村以南,如今的东海路中段。上世纪三十年代曾叫湛山浴场。因湛山一带,远离尘嚣,加之树木繁多,空气清新,有来青的外国人渐所关注,1934年开辟了此浴场。后因远离市区,入浴者少,逐渐闲置,设施大都移作它用,不复存在。

1947年《青岛市街图》
1935年《青岛导游》介绍

湛山浴场位于市区第一区极东部,在湛山之南、太平角以东,湛山一带四围森林掩天蔽日,空气之新鲜、风景之优胜,在市区中可谓无出其右。现以该处已成西人来青避暑胜地,市政府特于太平角以东之北岸开辟海水浴场,以应需要。附近之道路有太平角六路北向与湛山大路通,西向经湛山三路与太平角一路通,由此浴场至市政府经行湛山三路、太平角一路、黄海路、山海关路、汇泉路、南海路、莱阳路、太平路、江苏路、湖南路,距离六千四百七十公尺。

第五海水浴场


地图中,位于大港与小港之间的第五海水浴场。

第五海水浴场又称新疆路海水浴场,船渠浴场,最早为日本人独占的海水浴场,此海水浴场位于市区西北部,小港北边,新疆路工务港南边。日占时期因靠近三ヶ月町(今宝山路)而被称为三ヶ月滨海水浴场。



日本侵占青岛时期的第五海水浴场旧影。

1935年《青岛导游》介绍

船渠浴场,在船渠港下,为日人所创设,沐浴者亦以日人为最多,设置周全,惟规模仄小,故浴客不多,比较汇泉浴场,不啻小巫见大巫。

第五海水浴场因处于码头区,海水污秽,地角偏僻,自然荒废,最终被填海造地彻底消失。


第六海水浴场


德占时期栈桥西侧海滩景象

日占时期的舞鹤滨海水浴场景象

民国时的第六海水浴场旧影
第六海水浴场位于前海栈桥西边,太平路南头。德占青岛时期,这里只是兰山路一带各洋行临时装卸、存放货物的一片海滩。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时期即1914年后逐渐形成了一个简易的小型浴场,仅有临时性的更衣室,因濒临日本人当时叫做“舞鹤町”的太平路,因此被称为“舞鹤滨海水浴场”。因其毗邻青岛栈桥和太平路,国人也称为太平路海水浴场、栈桥海水浴场。1934年,市政府投资改造栈桥第六海水浴场,新建更衣浴室等。
1935年《青岛导游》介绍:
栈桥浴场又名太平浴场,在太平路南海军栈桥之左右,因海底既多暗礁隐壑,救生设备又未十分完全,有时潮汐过来漩涡突起,苟无相当练习便与波巨为伍,故入浴者甚鲜。

1947年《青岛市街图》

1983年,青岛第六海水浴场(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前,这里还曾长期作为海带养殖场,前来游泳的人基本都是周边市民居多,浴场规模也较小。后来,养殖区取消,又毗邻火车站、中山路等岛城重要旅游景点,泳客方逐渐增加。

第六海水浴场现貌(迟守卫提供)

随着第六海水浴场更衣室破旧,沙滩脏乱,入浴条件较差等原因。1987年,结合拓宽太平路西端开始改造第六海水浴场。改造沙滩4400平方米,建成更衣室、指挥塔、商业网点及建筑小品等造型各异的建筑物,以及供排水、通信、绿化、照明等配套设施。
第六海水浴场因1933年夏季在栈桥举办过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游泳赛而受到青岛市民的青睐,随着历史上1934、1987年的整修扩建,成为我市配套齐全的居第一海水浴场之后的第二大海水浴场。


民国36年(1947年)版【青岛指南】中,不知为何,第六海水浴场未被标注。而据1933年《青岛指南》中记载,当时青岛曾经开放的四大海水浴场,除了第一海水浴场外,还有第三、五、六海水浴场。


第七海水浴场

第七海水浴场也叫四方海水浴场,位于湖岛海滨,1965年建成,原址在四方区兴隆一路14号,与青岛发电厂的海水冷却池只有一道矮墙相隔。海水浴场的规模不大,沙滩呈南北走向,在南边海中有一道石砌的挡浪坝,有十几座简易的更衣室,大都是当时驻区企业所建。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四方海水浴场(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由于海砂中含有发电厂烟囱落下的粉煤灰,退潮后的沙滩是黑色的。也有老青岛回忆,因海水不太好,经常身体上沾上沥青。

四方海水浴场旧址全景


四方海水浴场设立时间与沧口海水浴场同期,因四方区域内只有这一个海水浴场,所以夏天到这儿洗海澡游泳的人非常多,是四方区居民夏日游泳的好去处。


四方海水浴场1993年5月因青岛发电厂二期工程扩建被征用而关闭,曾经老四方人们夏日的乐园永远的消失了。


第八海水浴场


第八海水浴场也叫沧口海水浴场,修建于1965年,面积1000平方米,1969年扩建约6000平方米。


沧口海池子,远处的铁塔是国棉六厂动力车间的蒸汽塔。(网友“蓝色大海”提供)

1957年,在青岛市政协会议上,有代表提案,希望在沧口修建海水浴场,以解决当地居民洗海澡难的问题。经过论证,市政府决定现在国棉六厂西墙外建游泳池,暂时解决沧口群众洗海澡难的问题。1958年,游泳池建成。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这里被正式辟为浴场。当时在沧口海水浴场的海滩上有三个大水池子,是国棉六厂发电厂用作储蓄冷却用循环水而修建的。1965年,原沧口区政府、当地驻军以及周围国棉六厂、磷肥厂、橡胶二厂等大企业,联合在三个大水池子和大海之间的海滩上修建了九个更衣室。

2004年,围墙的左面是当年的海池子,右面是更衣室。(网友“蓝色大海”提供)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环胶州湾高速公路的建设,沿岸一线的滩涂被填平、沧口海水浴场的沙滩被覆盖,往日热闹的沧口海水浴场最终消失。曾经的沧口海水浴场以遗址的形式成为了一处城市记忆。


时光荏苒,岁月变迁,随着岛城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老青岛八大海水浴场至今只剩下前海一线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六海水浴场,曾经的第四、第五、第七、第八海水浴场,已成为这座城市的一段历史、一段记忆。


本组图文由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岛曾有6大海水浴场 摩登女郎展身材男人窥探
青岛 你让我如此的怀念
【阅读悦读|图说 】刘爱丽《跟着Ailly游青岛》
青岛旅游之完全攻略
青岛三日游攻略
青岛有如此绝美的八大海湾,你不去岂不可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