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推荐 | 华锅张:我和两个藏族“女儿”

我和两个藏族“女儿”

春节前,我又如期收到德吉梅朵和扎西两个藏族女儿寄来的冬虫夏草,不多,总共也就30多只,但都是这两个女儿亲自上山亲手采挖的,是她们的一片心意。

虽然冬虫夏草这玩艺儿的价格被炒到了天上,但我却并不太信它的神奇。特别是我这人有个毛病,看到蠕虫之类的动物就害怕,汗毛孔都会炸开,面对冬虫夏草的外观也有些发毛,所以之前两个女儿寄来的冬虫夏草要么送了人,要么还扔在那里。

不过,我还是跟老婆说:“有句话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我们没有白白帮助这两个孩子。这大过年的,他们挖冬虫夏草不容易,哪怕只收到他们的一声问候,你不觉得很快乐和幸福吗……”

还是2016年夏的时候,我和期刊协会的一位同事到成都公干。晚上闲着没事,就打电话给老朋友、新华社四川分社的张黎主任,请他推荐一些成都正宗好吃的地方和内容。张黎说:“我在川大西门附近参加一个活动,这里就有好吃的,你们快来!”

到现场才知道,张黎参加的是川大的一个藏族学生联谊会。

原来,几年前张黎刚从沈阳调到成都的时候,去西藏出差。刚到芒康县,就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甚至吐血。在当地就近卫生院的治疗下,他脱离了危险。为了感谢藏族老乡的情谊,他决定资助藏族的贫困失学女童。在慈善协会的推荐下,他资助了两个女孩读书。现在,这两个女孩都成了大学生。

那两个藏族女孩像女儿一般围在张黎兄的面前,一口一声叫他“张爸爸”,他一脸的幸福和快乐……

那天,张黎带我们去吃了一顿风味独特的羊肉火锅。这种羊肉质特别细腻滑嫩,用四川人的话说,尤其“抢口”。

大家边烫边聊,聊到了藏族女童因贫困失学的话题。见我有兴趣,张黎拿出一份资料,说:“这两个孩子一个叫德吉梅朵,就是幸福花的意思;一个叫扎西,是吉祥的意思。她们的家庭特别贫困,但学习特别刻苦,成绩优异,眼看着就要因贫失学。如果你有兴趣,可以资助一下,一个孩子一年3000元就够了……”

说实话,我对社会上某些所谓慈善机构是不太信任的,还曾在《大内参》上揭露过他们的黑幕。但我对多年的老朋友张黎是毫不怀疑的。

资料上有这两个孩子的简介和照片。看着那两张稚嫩的面孔,我一下子想到了20年前自己的女儿。但他们的情况却完全不一样,因为这两个孩子的表情并不阳光,而是充满了自卑,面对镜头好像有点害怕,眼神似在躲闪,令人心疼。

毕竟这是要凭空多出两个“女儿”,我担心老婆胡思乱想,没敢马上答应,而是回到家跟老婆商量:“虽然我们都是拿死工资的,算不上富裕,但至少衣食无虞吧!我们自己的女儿已经参加了工作,成家立业,不需要我们帮助。但这两个孩子眼看就要辍学,然后回家放牛、嫁人。可他们还是孩子啊!太可怜了。如果我们捐助她们,一年6000元就够了,也就我的半个月工资或一篇特稿的稿酬,连续捐助五年只要3万元。这点钱对我们不伤筋动骨,却能改变两个女童的命运,这账怎么算都是划算的。”

实际上当实验幼儿园园长的老婆比我还开通,面对那两个即将因贫困而失学的女童照片,她的眼睛已经湿润了:“就当我们少出去旅游了一趟吧。”

捐款没有经过任何慈善机构,而是根据张黎捐助的路径,直接汇款到学校,收款人就是德吉梅朵和扎西。

我们的第一笔捐款汇出后不久,就收到了两个孩子的来信。随信寄来的还有她们的期中考试成绩。

我一看,这两个孩子的成绩都并不算好,单科都是七八十分的样子。想到已经上小学的我的小外孙,语文数学低于95分,爸爸妈妈都要打屁股,心里就有点失落。但看到信的开头两个孩子都称我和老婆“张爸爸”、“张妈妈”,心里又温暖了起来:天下哪有父母嫌弃孩子的?

德吉梅朵和扎西在信中表示了对我们捐助她们读书的感谢,同时表态说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我们的期望。看得出她们的汉语水平跟内陆小学四五年级的汉语水平也差不多,慢慢的,我们也就释然了。

从此我和老婆便有了两个藏族“女儿”。

当年春节后,我忽然收到两个小包裹。打开一看,里面分别装着14只和9只冬虫夏草。那14只冬虫夏草是12岁的德吉梅朵寄来的,她在附信中说:“我一心想挖到20只冬虫夏草寄给您们的,但山上采的人太多,越来越难找。这14只我在山上找了4天多,走了几十公里山路才挖到的……”

扎西虽然只寄来9只,但她还是个只有八九岁的孩子啊!特别是我从资料上知道,冬虫夏草就是蝙蝠蛾幼虫与一种真菌的结合体,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线地带,环境恶劣,非常难采。再说,我捐助她们读书,客观上说好听点,是为了做点好事,主观上就是图点心理慰藉,既不想沽名钓誉,更不是图的这些!

我连忙给她们回信:“我们捐助你们,只是希望你们好好读书,用知识建设西藏、改变自己的命运。如果你们因为做这些而耽误了学习,张爸爸张妈妈就要生气了!”

但是,不管我怎么说,此后几年,这两个女儿每年过年前后,都会给我们寄部分她们亲手挖到的冬虫夏草,有时候四五十只,有时候二三十只,从未间断。

2018年9月初,我到拉萨出差。因为担心身体受不了,此前去西藏,都是直奔目的地,住供氧宾馆,办完事就回的。但这一次,我决定去看看两个女儿。新华社西藏分社专门为我们准备了一辆丰田霸道越野车。

德吉梅朵和扎西都是那曲市尼玛县卓尼乡人,这里是冬虫夏草的正宗产地。但路上陪同的人就告诉我们,实际上现在真正自然生长的冬虫夏草越来越少了,市场上被炒到天价的所谓冬虫夏草,大部分是人工种养的,有的甚至是伪造的:“哪有那么多真正的冬虫夏草!”

我想到德吉梅朵和扎西给我们寄的冬虫夏草,我坚信那一定是她们在山上找到挖出,自然生长的。

德吉梅朵已经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扎西也小学五年级了。那天下午2点多钟,我们在学校找到德吉梅朵和扎西时,短暂的生疏之后,见我们要走,两个孩子死活也不愿意,一定要请我们到她们的家里去看看。

两个孩子如此盛情,我也想知道她们的家里到底是什么样子,就半推半就地答应了。

可是,因为她们家在山上,不通公路,只能步行。两个孩子告诉我,她们俩的家相隔不是太远:“都在山那边。”顺着她们的手指,那片山虽然看起来并不高,但我们的脚下已经海拔4000多米了啊!不过已经当着两个孩子的面答应了,怎么能回头?

两个孩子像内陆孩子家里来了亲戚一般欢快,我们却感觉双腿像灌了铅,走不多远便气喘嘘嘘,上气不接下气。好在没有出现严重的高反。两个孩子只好走不多远就站在路边等我们。

简而言之,我们在路上大约折腾了四五个小时,直到夜里8点多,还没走到。好在天上有半个月亮,矮得似乎跳起来就能摘下,高原上的星河也很明亮,勉强能看清脚下的山路。

正走着,忽然几条黑影猛地向德吉梅朵扑来。同行的小陈惊得大叫:“不好!狼!有狼!”他一边叫一边往我身后躲。

德吉梅朵却笑着说:“不是狼,是我们家的狗。快到我家了,它们来接我的。”

月光下,德吉梅朵的家,就是山坡上一个只有十几平米的破毡房。毡房是圆形的,走进去就见中间有个可能燃料是干牛粪的火塘,里面黑漆漆的连灯都没有。借着火塘隐隐发出的光,我看到附近有五六双眼睛在反光。等我的眼睛适应了一会儿之后才发现,毡房围着火塘的四周,地上堆着一些应该是被子之类的东西,上面躺着五六个人,有大人也有孩子,腥膻味剌鼻。

除了这些,毡房里再也没有其他东西。德吉梅朵的父亲和没读书的弟妹都不懂汉语。

梅朵告诉我,她有姐弟五人,她是老大。她的母亲三年前就因病去世了,父亲也在放牛途中摔伤,从那之后便无法干重活:“如果不是张爸爸张妈妈资助,我几年就辍学放牛,然后等着嫁人了,所以我特别感激你们……”

说着,她喊父亲起来给我们做饭,她打下手。所谓饭,就是在牛粪火塘上做的,怎么做的,我已经想不起来了。

说实话,这样的饭我们哪吃得下啊!何况他们做的所谓饭,就是一些半生不熟的牛肉,奶茶,还有青稞饼。虽然这对他们来说,也许已经是最能拿出手的东西了。但已经饿了半天肚子的我们怎么也吃不下,只勉强吃了点青稞饼,不知道说些什么。

从德吉梅朵家出来准备去扎西家的时候我才发现,梅朵家连一个邻居也没有,就那么一个孤零零的毡房坐落在别说树,连草都看不见几根的荒凉山坡上。她的家实际上就是个居民点,或者叫放牧点。

我忍不住问:“梅朵,你的弟妹们为什么不上学?”

“他们太小了,家离学校也太远,而且家里也没钱……”

“你们家为什么不搬到山下路边有人烟的地方去呢?”

德吉梅朵说:“这里是我们家的牧场,爸爸他们祖祖辈辈在这里放牧,舍不得离开……不过,一切都在好转,听说政府在实施家家通电的计划,我们家也许很快就能有电了呢……”

“从你们家到学校多远?”

“听大人说是8公里左右。”

“你们每天都早出晚归?”

“是呵,我从小学一年级就这样了。”

“这么远的路,得起多早、回多晚啊!”

“我每天四点半左右出门,五点左右走到扎西家附近跟她汇合;平时晚上7点多钟就到家了。然后我还要做家务、喂毛牛,还有羊,再做作业。”

“四点半天还没亮,你爸爸不接送吗?”

“一二年级时爸爸接送过,但三年级后就我自己走了,我有马灯。”她抬手往门边指了指,那里挂着一只马灯,就是老明光人说的桅灯。

“这荒山野岭的,听说还有狼,就你一个孩子不害怕?”

梅朵坚定地摇了摇头,指着一旁的几条狗说:“有它们陪着我,不怕。它们会一直把我们送到学校,还会来接我们放学。而且扎西家也有狗护送……”

“每天这么早出晚归,要走这么远的山路,累不累?”

“习惯了就不累了。再说,想读书就不能怕累……”

扎西家的情况跟梅朵家的情况差不多,两个孩子是上学路上的伴。

说实话,来之前,我对两个孩子的家庭贫困是有思想准备的,对藏民的生活方式也多少了解一点,但没想到贫困到这种程度,更没想到两人孩子的求学之路如此艰辛!

在回来的路上,我一直无语,心情非常沉重。

我为两个孩子学习的刻苦而自豪,为自己的浅薄而羞愧:我还曾觉得这两个女儿的学习成绩不太好而有些失落,但试想一下,如果我的小外孙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每天起那么早,走那么远的路,回到家还要做家务,他的学习成绩能有这么好吗?他会有这两个孩子这么懂事、努力和令人心疼吗?

看来,我外孙除了书本知识,还有很多东西要好好学,包括向这两个女儿学习面对坎坷的命运积极向上的这种精神。

这就是学习成绩的含金量啊!

我有点后悔捐助这两个女儿太迟,因为如果早十几年,他们的表现或许对我女儿刻苦学习也会有所触动和激励。

一晃7年过去,我跟这两个女儿见面也过去了4年多。现在,扎西已经读了高中,我们还在捐助;2022年秋,德吉梅朵考取了青海民族大学,我们已经停止了捐助。

长成婷婷玉立大姑娘了的梅朵特别有骨气:大学入学前,我和老婆打算给她5000元买个手机。但她坚决不要:“我已经是大人了,怎么还能继续接受你们的捐助呢?请张爸爸张妈妈放心,我会靠努力学习和勤工俭学来解决学费,并给自己买个手机的。”

自强自立是好事,也是我们捐助的终极目标。于是我们中止了捐助。但我们跟梅朵之间从来没有中断联系,梅朵和扎西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跟我们说,她们俩一直称我们“张爸爸”“张妈妈”,而从感情上说,在我们的心里,她们俩也跟我们自己的女儿差不多了。

2023年春节前,梅朵果然靠自己勤工俭学买了一部小米手机。

她的第一个视频电话是跟我和妻子连线的。梅朵说她又亲手上山给我们挖了30多只冬虫夏草,向我们表示新年的问候,希望我们保重身体。并表示一定会努力学习,还会想办法勤工俭学挣钱,等有了钱暑假来合肥看我们。

我们期待着……

文化明光|我为家乡代言



图片:网络
编辑:董祖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德吉梅朵
靓丽迷人 德吉梅朵(7P)
心灵的弦歌
《敬你三碗青稞酒》 藏族歌手索南扎西(歌曲21首)
美女 德吉梅朵
【爱你爱生活】 —— 德吉梅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