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推荐|马昌凡:读《亲人》

读《亲人》

  

文 | 马昌凡

一部《亲人》,满眼亲情;兄弟姐妹,手足互尊;生命奇迹,父母恩赠;文字到处,感人至深。
  
读许永宁的《亲人》,不由满眼被亲情、友情、爱情、同志情填满;不由让你难以割舍无尽的感激与感动也!
  
永宁君的文章特点:善于以小见大,善于从最不易把握的瞬间处下笔,及至写着写着,便于不经意间遂写出了气象与风景。并让你读到这样的风景时,又恍若有种久违的重逢之感——“哦,原来我也有过如此的经历也!”
  
永宁君文章的语言风格:质朴、明快、简练、亦庄亦谐,甚或“短小”的让你有读后大不过瘾的感觉!
  
我们相信:一个人要想把笔下文章形成自己的风格——难也。因为一个写家的文风,是由循序渐进中靠“读、思、写”积累而就成的必然(自然)之物,那是简简单单学不来的。但凡玩文字或艺术之辈,几乎都懂这样的潜规则:你可以学他人的笔下技巧(演技),或词美句洗或章法布构或奇字异趣……而你唯独学不来他人文章之风格——往往一个人的文风和一个人的性格、经历,乃至于家庭出身背景,等皆有密切关系。
  
说到底,文章真正感人的地方不是文风与技巧,而是文字里所包含的一个俗词——“情”也!自古以来,文章多以一个“情”字了得,方千秋传世也。我喜欢北宋风流才子柳永的词——柳词最扣人心弦的密码,就是情中有真切,情中有凄婉,情中有悲悯,情中有伤感也!正如治文学史大家王立群先生曾说:“柳词如果抛开一个'情’字,那么,柳永的词就成不了千古流芳的'柳词’也!”
  
其实,在《亲人》的读阅中,仿佛有不读数遍难舍情怀的篇章,即是“诗中映影”部分。为何把诗与影画相提并论?因为,永宁君的诗中画面感太强!读时眼前出现的是文字,而合卷时脑海里闪现的却是画影。窃以为,这和永宁君的诗人气质以及文化底蕴里——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摄影等修为,有着极大关系也!
  
平生靠孜孜不倦、自学成才的永宁君,这一路在文学与艺术的征程中,终于以一己现身说法,而印证了千古常理:
功夫不负有心人,锲而不舍杵磨针;
生命至晚夕阳美,精神到老寿永宁。
  
总之,《亲人》宛若一湾“情浓于水”的感恩港湾,任由你高处眺望一眼无际的海阔天空——
  
不妨以《生命·家园》一章中的道白诗句说故事:
 
家乡的山,是我的父亲。
只要:山峰高耸,还有盘旋的雄鹰,
我的父亲就像松柏一样常青。

家乡的水,是我的母亲。
只要:水儿清清,野鸭孵幼雏,莲花别样红,
我的母亲永远年青。

家乡的田园,是我的兄弟姐妹、父老乡亲。
只要:秋收春种,
傍晚的炊烟,早晨的鸡鸣,
就是他们永不停息地生命!
  
共计十行的文字,是诗,是兼备古风的自由体诗;是画,也不仅仅是画,是一种传统文化之中的孝道画;是气象,又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气象,那么,她(它)便理所当然地自成博大为一种哲学意义上诗化境界也!所谓境界,王国维先生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引自《人间词话》。
  
就着“境界”说,再请看看《亲人》中一节《父母的遗产》:
父母留给我的遗产,上无片瓦,下无块砖。
只有一台,半旧的袖珍收音机,还是父母健在时,使用了多年。

如今,父母已经辞世多年。
  
这件唯一的遗产,却常年放在我的枕边。
  
每当我劳累了一天,睡觉之前,双手把它捧在胸前,似乎还能感受到,父母细微的体温,温暖我的心身;播放的乐曲,好像是他们吟唱的歌谣,轻轻地陪伴我入眠。
  
梦中,父母忙碌的身影,慈祥的笑脸,又在我的眼前,一幕一幕地浮现。

  
比起有钱人家,我得到的物质遗产,真是少得可怜。然而,我们的父母,留给子女的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和他们一生的血汗!(双引号为笔者添)”
  
王国维言“(境界)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之分)……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当)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引自《人间词话》
  
对照《父母的遗产》看,不难发现散文诗中的第一、二句,最以有我之境;第三、四句——第五、六句,皆以有我之境法也。但诗写到第七句的有我之境时,却突升高格——以八句的高潮处呈现如峰冲天之妙绝句“然而,我们的父母,留给子女的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和他们一生的血汗!”
  
奇哉!说最后诗句为“出乎寻常、妙然天趣”——可也;说其为“众星捧月,嫦娥醉酒”——更可也!
 
还有,最后诗句中的“美德”与“血汗”两词,竟妙巧地配成佳偶对仗句——这该是诗人何等大胆地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可以说,《父母的遗产》最后句的“无我之境”妙用,是否可在王国维的“……此(当)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乎?

《父母的遗产》总计204字中的情感包容,岂可三言两语而代之——其中的感人、暖人、怀人、思人、及泪人;其中的温情、恩情、孝情、理情、亲情、博情……其中的“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惋情、动情、憾情、又伤情;其中的“满把伤心泪,足以湿衾巾”,欲替天下所有做儿女者,以心语道说本该“冲入云宵”的良心话: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尽孝务早行——也!
  
“此(当)豪杰之士”的许永宁君:堪以诗话代心声,道说天下伦孝经;二百零四字行间,饱蘸几多儿女情!




作者简介

马昌凡,祖籍山东微山县。1949年2月出生于南京大石坝街(100号对门);退休前学习、生活、工作在帝乡明光市(原嘉山县);现居亭城滁州。系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曾经被上山下乡流放十年整。著有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捻军演义》(55万字)、知青三部曲——长篇诗歌体小说《知青悲歌》(约1.7万行)、长篇纪实小说《知青外史》(约30万字)、《知青异传》(又名《阅读与思考》)约20万言。


编辑:董祖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如何分析诗句的意境
宋朝最催泪的一首诗作
关于诗词的立意
古典诗词的创作技巧二(转)
丁萤说诗词
从“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浅谈诗词之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