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镇的墨竹图

吴镇的墨竹宗文同,为文同后又一大家。善于用墨,淋漓雄厚,为元人之冠。同以竹掩其画,镇以画掩其竹。其画虽势不能夺,唯以佳纸笔投之,欣然就几,随所欲为,乃可得也。

竹谱图 元代 吴镇

此卷竹谱作于至正十年(1350),吴镇时年七十一岁,为其晚年佳构。全卷纸墨如新,用笔老辣浑穆,笔墨酣畅淋漓,气韵如生。卷后自题以草书为之,笔势颤动,人书俱老。

枯木竹石图 元代 吴镇

图上古木竹石,相互依偎,紧紧缠绕。近处古木枝桠遒劲,古雅清逸,石头尖峭如削。构图如此融洽,错落有致,有着鬼斧神工般,可见画家的技高一筹。吴镇,酷爱画梅竹,但所画竹子却各不相同,自有一种苍茫沉郁、古厚纯朴之气。

多福图 元代 吴镇

画上老梅一枝,峭石一块,疏竹一丛,画面墨色较浓却干净利落,画作底部丰富却不杂乱,为一幅清新疏简画作。技法上粗笔勾画的峭石稍加飞白用笔,梅枝以墨色晕染,竹枝竹叶浓墨勾画,尽显生机勃勃!

墨竹图 元代 吴镇

此幅着墨不多,仅二枝竹枝入画,竹叶不多,但枝顶的几片叶子浓墨勾画,显出竹子强劲的生命力,本画亦有高风亮节之感。

墨竹坡石图 元代 吴镇

此图绘平坡拳石,竹枝斜垂。图中平坡直以淡墨晕染,拳石则重墨勾画轮廓,复以浓淡相间的墨色加以皴染,笔墨浑厚苍润。画面上方几茎竹枝斜斜垂入画面,不仅得“意在画外”之趣,且其插入的角度与取倾侧之势的坡石相呼应,使画面趋于平衡。整体画面欹中寓平,稳中求变,表现出作者控制全局的高超技巧。

筼筜清影图 元代 吴镇

画名中的“筼筜”二字是竹名,作者的款识中又有“筼筜一谷老烟霏”之句。筼筜谷位在陜西洋县,谷中多竹,宋代画竹名家文同曾在此建筑披云亭。此处画风中竹梢一枝,构图十分简练,全以浓墨画成,笔劲墨饱,显得神采焕发。

野竹图 元代 吴镇

图中绘野竹一丛斜穿石鎼,疏枝劲节,嫩叶新发,清韵可人。写竹枝干以淡墨中锋,速度均匀,起笔收笔之间略见藏锋之态,因而显枝干俱圆,且笔意贯穿,主干于根部的节短,渐渐放长,至梢头节又短,此法应从李衎学来;又以浓墨写竹叶,以稍侧锋加之提按变化书之,显得含蓄而灵动,摇曳生姿;山石勾勒以尖锋直下,顺势而变,偏锋阔笔大斧劈皴擦,阴阳显著而彰巨石之立体感与厚重感,更与劲节嫩叶对比强烈,凸显野竹生命力之蓬勃向上之态。

墨竹图卷 元代 吴镇

此幅《墨竹》一卷分四节,书法与画相间。丛竹蓊葱,雨后的嫩叶欲舒还卷,破土而出的新笋满是勃勃生机。竹竿饱满,竹节一笔勾成,叶叶枝枝或如劲毫初篆,或如草书疾写,其掩映交织的天然之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谁才是画竹子历史第一人?唯吴镇是也!简直是天花板的存在
吴镇:闲情归隐逸 野竹作风骨
品宋元名家笔下的墨竹
竹!
无肉令人瘦
中国传世花鸟名画(三)元代卷0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