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意识形态的本质特点
据前苏联学者的有关统计,关于意识形态的定义多达150多种。现在普遍使用的意识形态一词最早使用者是郭沫若,他在20世纪30年代流亡日本期间,翻译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意识形态”这个词就一直使用到现在。
通俗地讲,意识形态就是指社会的(而非少数人的)思想观念状况。包括人们持什么样的思想观念(是什么),各种思想观念产生的原因(为什么),各种思想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种思想观念在社会上的流行程度(浓度、强度)及发展趋势(方向)等。特点如下:

1.意识形态具有斗争性。

这是意识形态的基因。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将“意识形态”界定为“虚假的观念体系”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即打着代表全体人民利益虚假旗号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意识形态,所以意识形态本身就是斗争的产物。
无产阶级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阶级也必然有自己的意识形态,那就是在《共产党宣言》里所说:“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简单可以概括为“暴力革命”,毛主席的话说的更通俗:“造反有理。”当今语境下的意识形态显然不是这个意思,但斗争性依然存在。
现代社会中的意识形态的斗争性主要体现在为整个国家提供合法性辩护。西方有学者将意识形态的作用比作“社会水泥”非常形象。马克斯·韦伯认为,判定一个政权是否合法并不需要做理论批判,只要民众相信它合法,那么它就合法。民众相信或不相信,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体现。
意识形态的斗争性决定其必然排斥其他的意识形态对自己的侵蚀。古代有宗教裁判所、十字军东征,现代社会有出版演艺领域的禁书、禁播、禁演,教育领域的禁讲,新闻领域的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学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及互联网控制都是出于这一目的。
意识形态为什么会斗争?本质上都是为了利益,如国家利益、党派利益、阶级阶层利益、宗教派别利益等等。

2.意识形态是一种“软权力”。

传统的国家机器一般指军队、警察、监狱,当今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甚至可以与国家机器的作用相媲美。如果说军队警察是硬国家机器,那么意识形态可以说是一种软国家机器。上世纪风起云涌的社会主义运动,事实上是意识形态权力起了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低潮之后,美国的意识形态占了上风,也因此为其国家带来了很多利益,在全球称霸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各种颜色革命靠的首先是意识形态权力。权力的指向是“自己人”的利益,谁掌握了它就会给自己带来好处。
冷战初期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制定者、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曾说“要用铜管吹垮共产党的第三代”,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写《1999:不战而胜》,凭什么能够“不战而胜”?凭的就是意识形态权力。1991年,前苏联轰然倒塌,美国用意识形态的力量提前完成了任务。
意识形态“软权力”不仅仅包括政治意识形态,还可以是文化、宗教、法律、家庭领域。中国传统社会就是一种家庭意识形态占主导的社会,这种意识形态对现在仍有影响,比如成龙演唱的歌曲《国家》唱道:“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仍然认为家国一体,这是中国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的遗留。
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本质是人心向背的斗争。政治建设最需要的是人心,硬权力容易激起逆反情绪,比如镇压国内的游行示威运动;而运用意识形态“软权力”则要温和的多,效果也要好得多,比如西方输出的颜色革命,不费一枪一弹,让苏联这个庞然大物轰然解体。
意识形态软权力的应用范围也比硬权力更广,尤其是可以跨越国界。西方国家对香港无权行使硬国家机器,但他们运用意识形态软权利,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他们的目的。所以现代政权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所以意识形态问题是极端重要的问题,如果不能在意识形态领域里面行使领导权,就不能长期掌握政权。

3.意识形态具有普遍性。

与物质生活一样,意识形态也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它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毛主席说:“无产阶级革命的宣传阵地,我们不占领,敌人就占领。我进敌就退,我退敌就进。”江泽民同志说:“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说明,我们的阵地如果无产阶级思想不去占领,非无产阶级思想就必然会去占领。”人类这个物种有物质和思维的二重性,它决定意识形态永远不会消失。
任何一个人出生后都会慢慢拥有自己所属的意识形态。人在意识形态之中,就像鱼在水中,鱼感觉不到水的存在,人也感觉不到意识形态的存在。《保卫马克思》的作者阿尔都塞认为费尔巴哈的悲剧在于最终未能突破意识形态的包围,而马克思虽然“在诞生时被包裹在一块巨大的意识形态的襁褓中,但他成功地从中解脱出来了。”那一块“巨大的意识形态襁褓”对每个人都起作用,无人例外。

4.意识形态不是科学。

意识形态的基础是“相信”,只要相信就能成立。如相信基督教就会为奔向天国而努力。但所相信的东西是指向未来的,难以用常规科学的手段(严格的可重复的试验)来证明,而往往依靠经验推测,或理论推演,而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经验,不同的认知、思考能力能做出不同的理论推演,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意识形态不是科学。
仅凭经验显然不是科学,那严格的逻辑理论推演为什么也不是呢?因为逻辑推演的本身就属于人的意识的范畴,用意识去证明意识,本身就是悖论。现实也是如此。基督教神学是一个庞大的理论体系,一般人看来无解的问题,被神学家们用高明的方式消解了。比如面对上帝全知全能全善的质疑:上帝知道亚当夏娃偷吃禁果吗?如果不知道,那上帝就不是全知的;如果知道了而不能禁止,那就不是全能的;如果有能力禁止却不去禁止,那就不是全善的。对这样的难题,奥古斯丁给出了答案:上帝也知、也能、也善,但上帝把选择权交给了人类。
再比如马克思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质疑者会说:不正确认识世界怎么去改造呢?那不是乱改吗?——只要意识形态不一致,这样的争论就会无休无止地持续下去。
科学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而不是意识的基础上。意识可以推动或阻碍科学的发展,但起不到决定性作用。科学要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要刻意排斥意识形态的影响,目光只落在客观现实上,脱离那块“巨大的意识形态襁褓”,这当然非常不容易。
意识形态从本质上来讲也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即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与科学相比,客观性不足。社会科学工作者力图提升意识形态的客观性,但社会科学的手段显然力不从心,从了解意识形态实际状况方面,调查问卷等方式有点作用,但作用也不大,因为调查者和被调查者都生活在意识形态当中,都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很难做到真实客观的反映。
典型的例子是齐奥赛斯库之死,本来是罗马尼亚官方组织的群众游行,突然间游行者打出了反政府口号,齐奥塞斯库瞬间从人民领袖变成了国家公敌,5天之后被枪决。如此重要的意识形态情况,国家最高领导人竟浑然无知。
对错是科学最基础的问题。有标准才有对错。科学有客观标准,所以对错容易判断。所以,对于意识形态不要追问对错,搞清“是什么”、决定“怎么办”更重要。

5.意识形态最终决定于社会存在。

影响意识形态的因素很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政治宣传对于改变意识形态作用巨大。但正如价格会回归价值一样,意识形态总体上趋于与社会存在一致。从根本上讲,决定意识形态的是社会存在,宣传要起作用,只能靠趁虚而入。社会主义苏联刚刚建立的时候,经济取得了全球最快的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成为主流;后来美国的和平演变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最本质的原因是苏联没有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丹麦因为对孕妇早期筛查做得好,所以唐氏综合征(症状如智力受损、肌肉无力、关节炎、肥胖等)婴儿出生率全球最低,中国人看来这是毫无疑问的好事,但丹麦人却受到了困扰。丹麦的主流意识形态认为人人平等,弱智、残疾、唐氏综合征的人与正常人具有同等的生命价值,既然如此,当怀孕妇女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可能患上唐氏综合征的时候,她应该生下孩子,但现实是95%的孕妇决定把胎儿打掉。
意识形态在社会生活面前处于次要地位,当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发生冲突的时候,最终退下的一定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的特点还可以总结出几条:意识形态具有历史性,不同历史时期意识形态一样,比如中国古代讲男尊女卑,而现在讲男女都一样。意识形态具有阶层性,工人的想法与企业主的想法肯定不同,干部与群众的想法也会有不同,否则就用不着进行“初心使命”教育了,这种阶层性本质上还取决于社会存在。意识形态还具有可塑性,比如以文化人,如果意识形态像性别一样不能改变,那意识形态工作就没有意义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吴敏:巴黎公社原则的伟大启示
NHPE评介|迈克尔.曼论国家的自主权利:起源、机制与结果
我们在为谁劳动?
纳粹与民粹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高永平:斩断权力世袭,惟有个人主义
意识形态与意识的区别,以及非意识形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