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道做不到怎么办?——知行合一的四个层次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观点被世人广为接受,甚至成为无数人的座右铭,但对知行的认识各有不同。比如知行的难易问题,知难还是行难?有人认为知易行难,《尚书》有言“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正如那句流行语:“懂得所有道理,却活不好这一生。”“懂得道理”是知,“活”是行,可见行比知难。也有人观点正好相反,孙中山先生就认为知难而行易,比如了解照相机的原理、构造、工艺很难,但使用照相机很容易。
抛开难易,仅从知、行两个维度而言,知行合一至少有四个层次:
第一,不知而行。
这是知行合一的最低层次,事情还没搞清楚就开干了,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这种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直到行动产生了后果,才可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年轻人常常如此。
“达克效应”说的也是这种现象。康奈尔大学的两位学者达宁和克鲁格合写了的文章《论无法正确认识能力不足如何导致过高自我评价》获得了2000年搞笑诺贝尔奖心理学奖。奖项是搞笑的,但内容是严肃的,研究指出: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不仅不知山外有山,而且即使高手站在其面前也认不出来——是真认不出来,不是心怀嫉妒而不愿意承认。当然更不会认为自己是错的,正如达尔文所说:“无知要比博学更容易产生自信。”
不必笑话这些人,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是这样的人。很多领导也会犯类似的错误,比如“拍脑袋决策”。2014年芝加哥为了环保,禁止商场免费提供一次性免费塑料袋,代之以收费的加厚塑料袋和纸袋。结果一般人不会重复使用塑料袋,加厚塑料袋反而加重了环境负担。2016年又禁止使用加厚塑料袋,只提供纸袋。没想到按着葫芦起了瓢,厨房垃圾袋销量开始飙升,环保问题还是没解决。不仅如此,流浪汉因为没有塑料袋盛屎尿,只能代之以纸袋等其他物品,结果流行病传播更广。
第二,不知不行。
达克效应没有办法完全根除,因为它是人类认识事物的自然过程,即“吃一堑,长一智”。知道自己可能不知道,是一种知道,正如蒙田所说:“谁要摆脱无知,就要先承认无知。”对不知道的事不采取行动,先搞搞清楚,是一种朴实无华的智慧。
这种智慧即“敬畏”。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畏”的内容是什么可以商榷,最可贵的是有敬畏之心。我听一位县委书记说,有一片待开发的土地一时拿不准开发用途,尽管一拍卖就能赚一大批钱,但宁肯放在那里也不盲目上马,这就是“不知不行”。
年轻人找工作,常常四处投简历。这是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表现。先搞清楚自己想要活成什么样的人,搞清楚之后就不会随大流了。《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清崎一度失业,但他很清楚自己未来的方向,等待了很长时间,最终还是走上了财富之路。
《道德经》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不知而行”和“不知不行”都属于“不知”的维度,但区别在于能否承认自己的无知,而承认自己的无知,恰恰是知道的开始,更是行动的先导。
第三,知而不行。
明明知道了,为什么不做?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时机不成熟,需要等待。从严格意义上来讲,等待也是一种“行”。二是懒,不愿意攻坚克难、付出努力。比如知道开卷有益,但依然抱着手机放不下;知道每天锻炼半小时对身体有好处,但就是懒在床上不动。
按照王阳明的观点,“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嘴上说自己知道了,心下也认为自己知道了,客观上可能并不完全知道。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知之深则行之必至,无有知而不能行者”,在这个意义上,没有行动只能说明“知”得不够,甚至可以说是不知。《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上士“知”的程度够,所以立刻起而行之,持之以恒;中士“知”的程度不足,所以迟迟疑疑,行动不坚决;下士则完全不知,属于达克效应者,当然不会付诸行动。战前动员就是提高“知”的程度,领导讲话首先会讲工作的意义,这也是在“知”上下功夫,目的是实现从知到行。
也有例外,就是真的知道,但就是拖延不行动。拖延时间长了会出现心理问题,比如焦虑、自责等。好在人有主观能动性,会自我调适,就是当知行不统一时,人会用认知调整认知,使认知与行动保持一致。比如“鸵鸟政策”,把头埋在沙子里,以此淡化认知、无视认知,给自己的不行动找足理由,以实现知行的统一。再如明知开卷有益,但刻意回避,让自己沉浸在亲情中、工作中、娱乐中,让自己很忙,这样不读书就不必自责了;或者举出不读书而成功的例子,如“坑灰未冷山东乱,原来刘项不读书”,刘邦不读书照样打天下、坐天下,所以自己不读书也没关系,这就是调整认知以适应行为。
鸵鸟政策之类的行为看上去很荒唐,实际上是自我保护,所以不必过责。如果自己对自己不满意,比如计划常常执行不了,也可以用用这种办法,简言之就是4个字:放过自己。
第四,知而行之。
“知而行之”就是《论语》开篇孔子所言“学而时习之”。现在中学课本解释其为“学习然后经常复习”,这是朱熹的解释。从文字学的角度,应该解释为“学习然后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到实践”。孔子时代,“时”的意思多是“在适当的时候”,如《孟子》“斧斤以时入山林”,《论语》“使民以时”,《易经》“与时偕行”等,极少甚至没有“经常”的意思。
知道了就去做,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知”只靠自己即可,而“行”则受诸多因素制约。孔子因材施教有一个经典案例:子路问孔子“闻斯行诸(知道了就去做吗)”?孔子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了同样的问题,孔子斩钉截铁地说:“闻斯行之!”人是社会动物,《诗经》说“人之所言亦可畏也”,有时明知应该做,但因为各种原因,行为与认知难以合一。
韩国的大韩航空公司从1988年到1998年十年间事故频发,后来却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航空公司之一,最大的改变是要求飞行员飞行期间必须讲英语。因为韩语有敬语,下属发现危险向机长报告时,敬语不能象英语那样直接了当,机长往往因为紧张、疲劳,没有精力去搞清楚敬语中的话外之音,几次飞机失事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下属很清楚应该怎样做,且付诸了行动,仅仅语言习惯这个因素就影响了“知而行之”,可见知行合一是多么难。
也正因为现实生活中能够达到知行合一太难,所以它成为无数人修炼的目标和追求的境界。尽管永远无法完全实现,但在不知而行的教训中获取经验、提升认知,在不知不行、知而不行中保持对复杂性的敬畏,不断提升认知,改进行为,一个人的知行能力定会日臻完善,为人处事定会越来越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人与人的最大区别
你的自卑存在于你的无知中
层次面不同不能纠结
知到行而后合一
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才是智慧的开始
作为美发师剪不好层次,这两个细节你要搞清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