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县官,误解最大的官 | 国学千字文89
userphoto

2024.05.18 山东

关注

“县官不如现管”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当然都知道:官虽大,不如直接管事的人有实权。可是问题来了:县官才多大的官儿啊?为什么不是“皇帝不如现管”呢?仅仅是因为“县官”“现管”押韵吗?当然不是!事实上,县官就是最大的官,相当于皇帝!

“县官”这个词在《史记》《汉书》中经常出现,比如《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庸知其盗买县官器。”《史记索引》的解释是:“县官谓天子也。”《汉书·霍光传》:“今丞相用事,县官信之。”意思是皇帝信任丞相,“县官”同样指官最大的那个人。据学者统计,“县官”一词在《史记》中(含注)共出现36次,《汉书》中(含注)共出现82次,《后汉书》中(含注)共出现28次,意思是一致的。
为什么天子被称为“县”官呢?现在没有让人信服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天子居住的国都称“县”,“县”里的官,自然是天子。战国时期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提出“赤县神州”说,既然中国称为“赤县”,“赤县”的官简称“县官”,所以天子叫县官。与之相近的说法是“神州”共分为九部分,即九州,天子居中央之州,中央之州称为“县内”,“县内”的官自然是“县官”。还有语言学家说“县官”是音译,类似“可汗”,并无汉字字面意思。不管怎么说,“县官是天子”这个意思是确定的。
那问题来了:天子叫县官,一县之长叫什么呢?从历史上看,有县令,有县长,有知县,没有“县官”,所以不存在含义不清的问题。
一个新的问题是:县令、县长、知县都是一县之长,为什么有不同的称呼呢?
这得从秦朝说起。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县有大小,凡万户以上的县,长官称为“县令”,万户以下的则称为“县长”。也就是说大县的长官叫县令,小县的长官叫县长。自古以来,称呼上总有往大、往高里叫的内在驱动,比如称副部长为“部长”,省去“副”字,甚至科长也被称为“部长”,说的人振振有词:“先叫着,反正早晚的事。”听到的人尽管知道是玩笑,但也高兴。职务称呼就这样通货膨胀起来,后世的县不论大小,官员也都称“县令”了,直到民国才用起了区别于“县令”的“县长”。
“知县”则是从宋朝才开始有的。宋朝权力集中于中央,地方官多是从中央派出的,以中央官员的名义主持地方政事,所以称为“知某某县事”,简称“知县”。当然还有“知军”“知监”“知州”“知府”等等。在这里,“知”的意思不是“知道、了解”,而是“主持、主管”。以现代的情况作个类比:假设山海市是地级市,下辖龙城县,山海市的市委常委担任龙城县的县委书记,就相当于“知龙城县事”。
这种情况至少在唐朝时就有,比如有一个人叫裴克谅曾担任“权知华阴县令”,意思是“暂时主管华阴县令工作”。到了宋朝,这种偶发的临时性的任职就成为制度性安排了,原因也很简单:防止地方势力做大,出现像唐朝安禄山反叛那样的情况。每个朝代都在汲取前朝的教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官员的使用。

好友需要,分享给TA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区分古代的县官、县令、县长、知县、县尹、县丞和县尉?
一个县官的3种称呼:知县、县长、县令,哪个更厉害?
历史上县令并非都是芝麻官 也有的高居正五品
悟空问答
历朝历代的县官的称谓和品级
【古今中外】知县和县令仅只有一字之差,究竟有什么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