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简述混元太极拳运动之三要素

混元太极内涵博奥,技法精妙,以养为主,受益者众。其是我武术生涯中研练了二十多年的一个拳种,可谓是仰之弥高、探之弥深,在不同的研练阶段都会有所心得。由于各种诱因,我曾数度提笔从阴阳易理、强身保健、武术功夫等方面记录并整理成文后,投送到各家杂志发表。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员试图快速地练好拳而轻视了基础练习,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高楼万丈平地起,夯实基础上层次。故笔者认为,有必要从最基础的层面来探讨混元太极拳的一些基本要素,希望能对初学者有所启迪。

混合的圆形运动是混元太极拳架套路最鲜明的特点,也是冯公志强先生对混元太极最简明扼要的解释。冯公强调:“练习混元太极须先练大圈而后练中圈,再练小圈至无圈而有圈。”大圈舒展筋骨,拉伸肌腱筋膜,使肌肉富有弹性而更具张力,随之加大关节活动范围,同时也使胸廓开张,呼吸顺畅。在大圈的基础上再练习中圈,将身体各部练习成圆。古人云:“得圆者,得太极。”太极拳无处不圆,既有招式变化的运行路线须为圆弧形的要求,又有拳架定式及招式变化过程中的身体各部都须成圆的要求。其中:松腰开胯、提肛收尾闾,使人体下盘成圆形;收腹、含胸、拔背,使人体中盘躯干成圆形;松肩、坠肘、坐腕,使人体上肢成圆形。周而复始的圆形旋转运动是混元太极拳运动的本质特征,符合宇宙天体运动的规律。待中圈成圆后,方可使我们行拳走架犹如自然旋转的混元球体。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后再练小圈,将我们身体各部练得灵活而快捷,吞吐走化、蓄发突变,自然而顺畅。拳练至此,便能体现出太极拳在实战中的圆滑且以巧破千斤。行拳时,身体内外虚实相生、阴阳相伴,犹如描绘一幅美丽的太极图,拳术功夫呈现出鲜活的生命力。混元太极的练习将由外形的逐渐合理而进入内在更深层次的修炼。因此,我们在练习太极拳的初级阶段,必须牢固地树立圆的意识,从刻意寻圆到自然成圆是此阶段的主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我们必须紧扣以下几点。

一、找出圆心三步走。

(1)理明法清定方向。练拳须明理,理明拳法精。从人体结构上看,腰胯是人体圆形运动的轴心,手似车轮、腰似轴,这些应该是各派拳家的共识。腰与胯好似人体运动的万向轴,腰可做身体的左右旋转运动,胯可做身体的上下前后旋转运动,二者互补密不可分,各司其职,相辅相成。正因为身体的这一特殊结构,才能将不同方位的圆合而为一,使混元太极拳运动具有立体感。这就要求我们在练习套路时以松腰活胯为第一要务,并通过大脑的支配,将二者的特定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道难以逾越但又必须通过的坎。

(2)身体力行活腰胯。大多数初学者都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套路结构上,急于掌握一套拳甚至更多,而很少想到怎样去练好一套拳。待初步学完太极拳套路之后,往往又会想去寻找或模仿其他老师的演练风格,试图以此来提高自己的拳技。凡此种种,都不可能真正明白太极拳的内涵真义,至于提升研练水平,那就更是无从谈起了。学会一套拳和练好一套拳,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俗话说:“要想练好拳,必须划好圆;要想圆划好,须在胯上找。”虽说腰胯二者借骨盆相连而密不可分,但二者在功能和练习难度上还是有区别的。所以,松腰活胯是我们提升太极拳习练水准的必经之路。练习太极拳应在心意上下功夫,要时时用心想着腰胯,处处胯动在先,开胯、沉胯、挤胯、旋胯,以胯带身,以身带手,节节贯穿。用意念来引领,一套拳练下来,腰胯转动数十次甚至上百次,长期练习,腰胯的旋转功能将大幅提高,大脑对腰胯的支配能力也不断增强,太极拳身形之松柔圆活的特点将逐渐体现,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也可逐渐得到增强。

(3)扎实基础上层次。腰胯的圆活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就可以完成的。从松胯、开胯到挤胯、旋胯,将髋关节练活,这是一个人体功能优化提升的过程,也是传说中“易经”的过程。一位长期习练者,其身体肌群及关节腔缝隙的结构形状与常人都有所不同。从初学时的只顾手脚运动,到后来一动胯先动的全身运动,是一个锻炼大脑神经系统对全身各肌群指挥与控制能力的过程。从刚开始找不到胯动的感觉,到有时能找到胯动的感觉,进而再到大多数时候用心就能控制腰胯的运动,最终达到随意一动都是腰胯先动。此时无论是身体硬件还是大脑软件,都自然地得到了升华。至此,基础得以夯实,再进行下一阶段的练习,可谓一劳永逸。在这一阶段决不能半途而废,急功近利。基础决定层高,细节决定成败,必须夯实基础才能再上层次。

二、练好混合圆动力。

(1)外练筋骨皮肉松。动力是混合圆形运动必不可少的一大要素。既然是运动,就得做功,起初是依靠肌肉的运动来完成。虽然这只是太极拳运动最初的动力来源,但也是获取丹田内气的助力途径。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筋骨皮肉的练习显得尤为重要。混元太极拳运动的一大特点是松柔圆活,这就需要我们将身体各部肌肉关节的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并和谐地进行运动。在这一阶段练习拳术套路,要尽量地舒展身体划大圆,将肌纤维逐步拉长,产生弹力、增强韧性,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

(2)内练心神气力足。太极拳是内家拳,初学者通过学套路划大圈来抻筋拔骨,进而明招式、懂规矩、增气力,把武术招法巧妙地隐藏在圈中,长功力而助拳威。此时练拳应将身体视为一个大气囊,通过机械的开合呼吸,有意识地将气沉入丹田,使胸式呼吸逐渐地带动腹式呼吸。即“练后天返先天,以先天化后天。”胸腹式综合呼吸可以不断地增强肺活量与储气量。此时练拳正如冯公所说:“太极拳是意气运动,而不是体力劳动。”因此,不仅要注意外三合,更要在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方面下功夫,将天地之灵气、先天之气、后天之气融为一体。正所谓: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如此不断地壮大丹田内气,最终达到练就丹田一粒混元气的目的。至此,肌肉的力量已不再居于首位,而是:以意行气,以气领身,以身带手,气贯周身。

(3)内外合一守平衡。混合的圆形运动相对的高级状态应该是阴阳平衡法自然。筋骨皮肉与心神气力二者内外相合并保持一种平衡和谐的运动状态,再利用好力的自然属性,三者相合即可以得到最大的动力。冯师确立的混元太极修炼守则中对此有明确的表述:“静中修,松中练,环中求,缓中运,和中行,养中长。”简短的十八个字蕴藏着丰富的内涵,指导着我们不断前行。其中:静为前提,松是方法,其余为状态。所谓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此有减少阻力利用惯性及反作用力之意,即通过向下放松身体,使气下沉至丹田,继而内外合一,形成一股向下作用于地面的力,由此而获得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我们只须利用好这股反作用力顺势而为,即可自如地开合升降划好圆。环中求,是告诫我们所有太极功夫都必须在圆的状态中去探求而得。和中行,是要求我们行拳时全身的肌肉之力及丹田之气要与力的物理属性规律在和的状态下运行。所以我们只须去体会感悟并将三者巧妙地合而为一,也可以说是天地人三者合一,即可更好地增长太极功夫。

三、贯通传导途径。

(1)明三节,节节贯穿。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它们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对身体起着运动、支持和保护的作用。经常进行有效的锻炼,可以促进骨骼及肌肉的良好发育。如果长期废用则会出现肌肉萎缩。这里需要特别了解一下骨连结和骨骼肌。骨与骨之间的连结装置叫骨连结。按照人体各部的构造功能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骨间借纤维结缔组织或软骨相连,其间无间隙、不活动或有少许活动的为直线连结。间接连结又称关节,其特点是两骨之间借膜性囊互相连结,其间具有腔隙,有较大的活动性。骨骼肌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通常附着于骨,随人的意志收缩,又称随意肌。骨骼肌的形态多种多样,人体的每一个动作都由骨骼肌的收缩来完成。有了这些基本常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如何去做好圆形运动。太极拳运动要求我们明三节,通三关。人体分上中下三节,其中每节又分三节,即:肩、肘、腕上三节;腰、胸、颈中三节;胯、膝、足下三节。三节之根为三关,即胯、腰、肩三关。上关通天,下关入地,中关固本。明白了身体的结构,知道了动力的来源,我们就要在练拳的过程中去体悟:传导有序、用力适度。各关节的圆活并传导有序是混合圆形运动的基础。所以,以腰胯为轴心,一动胯先动,以身带手,节节贯穿地练好各关节的灵活性与协调性,是此阶段的重要任务。

(2)通九窍,窍窍相连。九窍者,眼耳鼻舌身。《黄帝内经▪素问▪天气通天论》:“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呼天气。”窍,简言之,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孔。练习丹田内气须明九窍、守九窍。广义上讲九为多,毛孔都为窍。练拳练功松到极致时,毛窍都参与呼吸。冯师要求三性归一,即:眼为见性,看丹田;耳为听性,听丹田;心为勇性,想丹田。统称意守丹田。我们练拳要求放松,也有“开时气由丹田运往周身,合时气由周身松归丹田”的目的。这样不断地壮大丹田内气而增长功力。故此阶段练拳应:神在先,意在先,气在先,九窍不外泄,凝神聚气增功力。

(3)法自然,无为而为。无为而为,出自老子的无为思想,是一种对规律、精神的至高追求。法自然,这里的“法”,是“与……相合”之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与地相合,地与天相合,天与道相合,道与自然相合。无为,即自然而然地、不必刻意而为,其是经历过有为阶段,最终达到一定境界。换言之,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因其遵循客观规律而为,所以无所不为。理解了道家的修炼思想并用来指导我们练习太极拳,就会有意想不到的进步。太极拳架及运动模式,各有其规范要求,各自按律而行,不偏不倚,处处不妄为,时时不乱动,即可达到运动有力,传导有序,自然而至的境地。

太极拳集道、武、医为一体,相对于其它拳术运动,显得温文儒雅,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优秀项目。我们学练太极拳,不仅要按照武术运动的要求来练习,更要遵循道家的修炼思想及中医的摄生理论,按照太极拳特有的规则来进行练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将老一辈太极拳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并发扬光大,才能使广大爱好者真正明白练习太极拳的目的和各层次的方法、功效,才能更好地用混元太极拳来强健体魄、造福人类。

本文发表于《武当》杂志2020年第4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式太极拳圈运动
论太极拳盘架
半瓶屋主说太极——说太极“胯”及相应关系
如何练好太极拳
陈氏太极丹田内转功法
武当熙太极│太极整体劲之松腰松胯的丹田内转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