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时的端午

(124)

儿时的端午

时光匆匆,转眼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时节,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不由我回想起儿时的端午模样。

儿时的端午是青青的竹叶。我的老家在竹乡洛宁,村子的北面有四个竹园,每年端午将近时,拾竹叶的事大都由孩子们来完成,除非你家有足够的钱奢侈去买。说是拾实际上是偷,去的最多的是紧挨村子的哪一个,它东临村子,西接麦地,南靠大队部,北挨大水渠,离家近,院墙低,四周还有很多高大的树木。一般我们都是四五个一群,有放哨的,有接应的,有负责拾的,东南角的那几棵大树就是我们出入的门户。时间大多选在中午时分,进到竹园,我们弯着腰机敏地巡视着,边拾边躲,看到一棵新竹上的竹叶似落非落,左右一打量,很是安静,就用力摇起来。“谁?”突然听到一声大喝,我们连忙爬在竹沟里,过了一会又偷偷地探出头,唉,原来是一群和我们一样的人。有时候,我们也会真的被看园的发现,在被捉着之前,我们会把拾到的竹叶藏在草丛中,然后振振有词地辩解:没事,闲耍的,咋着。看园的也不多说,就让我们和他一块大声吆喝着满园赶人,趁着不注意,我们就拿了藏起的竹叶翻墙就跑,运气好时,还能顺手扳几棵竹笋。看此情景,看园的从来没有追赶,现在想想,一是为了安全,更重要的是他也许在故意放我们走。

儿时的端午是门头的艾草。每年端午前,我就会和几个小伙伴,拿着镰背上篓,南上唐坡,北下洛河,自告奋勇去割艾蒿。说实在的,那时为什么门上要插艾草,我是断然不知的。如果不是因为它有种特殊的气味,它和一种好像叫黄蒿的草有什么区别,我还真说不清。反正出去就是自由开心,至于有多少次割错了草那就是另外一种味道了。

儿时的端午是妈妈包的粽子。儿时吃的粽子都是妈妈亲手包的,江米是一种梦想,糯米也十分的珍贵,但更多的还是普通的大米或者小米做的。首先,妈妈会把米在水中浸泡一会,等米发胀了再用洗好的竹叶来包,有时里面还会放一些红豆、花生、核桃仁、红枣之类。形状是为了便于区分所包的馅,一般为棱锥形和扁三角形两种,外面用竹叶劈成的细条扎紧。竹叶包成的粽子水煮后有一种纯正的清香,再加上是妈妈亲手包的,那种味道,至今仍是我的一种殷切的牵挂。

儿时的端午是馋人的油条、糖糕。那时的油条、糖糕绝不亚于现在的一顿山珍海味。记忆中的某一年,我跑了二十里到县城,就是为了能够吃上一根油条。而端午的粽子少不了油条、糖糕,馋人不?你说呢?

现在的端午,超市里的粽子琳琅满目,但总觉到没有了记忆中的模样 ,虽人还专门设立了假期,但儿时的味道却再也找不到了。

三十多年的沧桑岁月,蓦然回首,时过境迁,我怀念家乡的醇风,怀念粽子的竹香,怀念我再也回不去的儿时的端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端午情怀
端午情思
吃了端午粽,最热的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端午节里粽飘香作文-免费作文网
端午节,思念远方的你(心酸)!
【江西】张幸莹《快乐的端午节》指导老师:张春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