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也谈研学

2434

也谈研学

上周局里召开了研学专题会议,新学期的研学工作已经进入了议事日程。

作为一种体验式的素质教育模式,研学近年来已经成为各个中小学校争先恐后的一种流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研学活动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适时补充,它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和综合素养。也正是由于它有如此众多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研学主体的自主性、研学内容的开放性、研学方法的探究性等等,才使研学活动被众多学校所重视,被众多学生所青睐。

然而研学是什么呢?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也不管组织者和承办者说的多么美妙动听,研学终究和旅行发生了某些藕断丝连,总让人有一种被绑架的感觉。尽管相关部门也有明确的规定:小学一至三年级不参与,四至六年级不出地级市,初中不出省等。但是家长不知道,知道的却不说,大家悄没生息地突破着规则,只因为中间有一个“利”字。

目前的研学市场,虽然从面上看,好像是教育部门在主导,但是由于利益或效益在作祟,它的商业化趋势早已成了一副名牌。一些从事研学业务的人,可能开的就是一家皮包公司,用他的人脉串联几辆车,再到一些能够打卡的各种各样的基地兜一圈。就像一次风景永远在路上的旅游,只要你熬尽了足够的时间,完成了并不太少的距离,消费够了相应的人民币,就研学大吉。至于它有没有像学校的课程一样,有主题、有步骤、有收获,或者说是不是只有旅行而没有研学,是绝对没有人在意的。

以上“游而不学,学而不研”等问题的出现,让研学慢慢走上了一条为某些人创造价值的歧途。这不仅违背了相关部门最初规划研学的初衷,也严重损害了学生及家长的合法权益。

研学乱象的猖獗,与研学从业者的鱼龙混杂有关,与研学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有关,与缺乏相应的监督和保障机制有关,更与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和评价有关。

研学作为一项既具有教育性又具有公益性的实践活动,绝不应该以盈利为目的。说的更直白一点,凡是由像旅行社之类的商人来主导的研学,都不是真正的研学。

真正的研学必须围绕着教育而展开。它不一定非要走进名校、走进场馆、走进名胜区,但一定是能够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就像学校里任意一门实实在在的课程一样,它的每一个段落,都要有认认真真的备课,踏踏实实的实施。

为了让研学真正走上正道,我认为首先要制定相应的标准。既包括吃住行的标准,也包括相应的收费标准;既包括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和效果的标准,也包括相应的考核和评价标准。其次是引导与监督机制要到位。既要保证有学,还要保证有研;既要保证研学的内容,还要保证研学的质量。最后还要加大治理与打击力度。对于那些借研学之名,偷梁换柱、降低标准等中饱私囊的行为,必须依法依规严厉打击,从而提高其违法违规的成本。

总之,为了让研学真正回归教育的本位,这需要教育、旅游、文化、交通等众多部门的齐心协力通力合作,更需要学校的认真把关和家长的积极配合。研学是一种新型的学习,它已在路上,我们也必须加快脚步跟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衡东五中开展大家访活动
学校传染病联防联控方案
教育“潜规则”条条闹人心
控辍保学措施
家长委员会章程
班主任如何处理在校学生的意外伤害事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