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产成本核算的会计账务处理


对企业来说

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

是确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关键

由于企业的生产过程涉及大量的对内、对外业务,并且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包含其中,因此往往成为企业所得税审计的难点,也是审计人员最感头痛之处。

所以,我们在审计过程中,首先应该了解企业有关生产成本控制的内部管理体系是否合理。

包括了解企业是否有专职会计进行成本核算;

内部凭证制度是否健全,凭证的种类、内容、编号是否符合会计处理要求;

簿记和报表的记录和制定是否及时完整;

凭证、账册、报表三者之间有无严格的核对制度;

资产盘点制度是否按期完成;

另外还应了解企业成本核算的流程。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调查摸底,确定企业成本核算的可信赖度,然后根据可信赖度的不同,搭配审计人员,组成不同的审计小组进行审查。

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的会计处理

产品的生产成本是指工业企业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产品所支出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它反映生产费用的最终归宿,是正确计算利润的基础。

一般来说,对于工业企业,生产成本的审计主要在于:

♦调阅'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原材料'、'累计折旧'、'库存商品'等会计科目的账册,确定被审计企业有无虚列成本,有无将非生产性成本挤入生产成本;

♦有无跨期摊销费用;

♦有无人为利用在产品成本调节利润等现象。

正常的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与主营业务成本核算大致如下:

分配、归集直接与间接生产费用与成本
分配制造费用
结转完工产品生产成本
结转销售产品的生产成本

✔企业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直接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

✔发生的其他间接费用先在'制造费用'科目的借方归集,月末再分配转入'生产成本'科目的借方,该科目月末一般无余额,而'生产成本'借方期末余额反映尚未完成的各项在产品成本。

其中材料费用的归集,主要是指将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料及主要材料,根据领料凭证直接计入各项产品的生产成本。对于一批材料由几批产品共同耗用,可采用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进行分配,计算公式如下:

▶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材料数量=该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率

例1:

某厂领用原材料2 000千克,单价10元,原材料费用合计20 000元,生产甲产品200件,乙产品100件,甲产品定额消耗2千克,乙产品1千克,材料费用分配与会计分录如下:

分配率=20 000÷[(200×2)+l00×l]=40

应分配材料费用:

甲:200×2×40=16 000元

乙:l00×l×40=4 000元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16 000

--乙产品 4 000

贷:原材料 20 000

对于人工费用的归集,在审计时要划清计入产品成本和不计入产品成本的界限。

♦凡属于生产车间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费用,记入'生产成本'科目;

♦凡属于各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管理人员的工资和费用记入'制造费用';

♦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和提取的费用属于'管理费用'科目。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单位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各项非直接作用于生产产品的各项间接费用。它包括生产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生产管理部门提取的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租赁费、保险费、排污费等等。月末应全部分配转入'生产成本'科目,计入产品成本。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待摊费用是指本月发生,但应由本月及以后各月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共同负担的费用。这种费用发生以后,不能一次全部计入当月成本、费用,而是按照费用的受益期限摊入各月成本费用。该费用的发生和分配是通过'待摊费用'科目完成的,会计分录如下:

▶费用发生时:

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现金)

▶每月摊销时(不包括用于非生产用途)

借:制造费用

贷:待摊费用

预提费用的性质正好同待摊费用相反,是指预先分月计入成本、费用,但由以后月份支付的费用,主要用于利息费用支出与固定资产大小修理费。该费用的预提和支付通过'预提费用'科目完成,会计分录如下:

▶提取预提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

贷:预提费用

▶实际支付时:

借:预提费用

贷:银行存款

生产费用分配的审计

工业企业发生归属于本期的生产费用,按其经营用途分别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有关账户后,在月末还须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转入按成本计算对象开设的'生产成本'账户,借以正确计算本期完工产品的成本。

对生产费用的分配,必须划清以下界限:

♦正确划分应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界限;

♦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正确划分上、下期费用的界限;

♦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因此,生产费用分配主要应从企业采用的分配标准、应分配的金额和分配率等方面进行审计。



1

生产费用分配标准的审计

(1) 审计内容。生产费用分配标准是间接费用归属于产品的依据,主要审查企业对各项费用的分配标准是否适当,有无利用变换分配标准,人为地调整各产品间应承担的费用成本的;分配的标准与实际发生的统计数有无不相符的;同一种产品承担两种费用,标准有无不-致的。

(2) 审计方法。-是收集资料,掌握企业历年来各种间接费用采用分配标准的情况,对照检查本期采用的分配标准是否适当。二是查清分配标准如何确定及其取得的来源。三是核实车间原始记录,统计报表数字等,检查对照各种费用分配表上的分配标准,是否有弄虚作假的现象。



2

生产费用被分配额的审计

(1) 审计内容。生产费用被分配额指在费用发生时,无法确定应由哪种产品承担而须按一定的分配方法计入产品成本的间接费用,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应审查'费用分配表'的分配总额与该项费用账户的发生额是否相符,有无将应由下期成本承担的费用提前在本期分配的;有无将不应由产品成本负担的非生产项目的费用,计入分配额的;有无将直接费用错作间接费用分配的;有无将免税产品的费用挤入分配额转嫁给应税产品的。

(2) 审计方法。根据费用分配表与有关费用明细账及会计凭证核对,从费用归属项目、归属期限以及数字计算等方面加以核实,如发现不实,应重新计算并编制'费用分配表',然后同原'费用分配表'比较,其差额从生产成本中剔除,转入有关项目。



3

生产费用分配率和分配额的审计

主要审查分配率的计算是否正确,分配给各产品的费用与应负担的生产费用是否相符。可根据'费用分配表'计算:

▶费用分配率=(被分配费用额÷费用分配标准)× 100%

▶某种产品应某种产品费用

▶负担的费用 = 分配标准 × 分配率

通过复核,如发现有错,应查明原因,予以调整。

来源: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会计的福音:这12项成本问题总结太到位
超完整、超全面的成本核算流程图,清晰明了,建议会计收藏
如何对企业成本进行审计
成本核算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