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舆丨存在之道(01)

存在之道(01

周舆

人类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向何处去,无论我们如何瞻前顾后,极古穷今,在面前始终横亘着两大谜团,一是外部的“客观”世界,一是人类的自身存在。是的,人类对自身的理解是非常困难的,其难度绝不亚于对“客观”世界的理解。

等到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年—1650年)揭出“我思故我在”的时候,我们忽然发现“客观”世界存在的依据,最终竟然要落在“我”或“我思”之上。也就是说所谓的“客观”世界并不客观,而人类的“主观”世界也许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实之物。这一点在量子力学那里也得到了部分验证。

事实上,早在笛卡尔宣布这一“发现”的两千多年前,古印度的释迦牟尼(Śākyamuni,生灭年月有多说,本书采前623年—前543年之说)在诞生之初即指天画地晓喻世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即一切世间“万法”,唯“心”所造。由此“世界观”引申出的“人生观”即是,这个世间不存在主宰万物的神灵,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种下何因即得何果。

现在,我们还不能跟随伟大的佛陀走得太远,因为他最终连“我”也是要消弭的,即要扫除“我执”和“法执”。任何宗派和学派的教义似乎都形成了一个自足自洽的理论闭环,如果我们沉浸于其中,就像是在一个圆形的游泳池里团团打转,而不是在大江大海里纵横漫游。

如果我们要先行考察错综复杂的千古思绪,我们不妨以西方哲学史为主轴,或跟随笛卡尔开创的“我思”,或借由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所开创的“本体论”思脉,在主客对立之境中,探究一番“万法”被“心”所“造”的不凡历程。

由此,我们已经进入“终极关怀”之思域,即人类对自身与宇宙之存在及意义之关切。哲学仅是终极关怀的路径之一,此外尚有宗教与科学。

狭义上的“哲学”仅是西方文明的产物,世界上的其他各大文明当然也有自己独特的终极关怀形态,但未必等同于“哲学”,不如用“玄思”或“玄揽”来命名。

各大文明的玄思,大致可以归入“认知”一途,即以人类的理性或思辨能力作为终极关怀的途径,最终目标为求“真”。

科学也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本出于西方哲学,于近代获得了独立的地位并大兴,尽管仍不能回答某些“终极”问题,或确切地说不能以“形而上”的方式提出和回答问题,但当它从哲学那里拿走了宇宙论和意识课题之时,它似乎日益被看成终极关怀的路径之一。不过,它还是可以同哲学一道归为“认知”一脉。

终极关怀事实上也可以诉诸于人类的意志,而最终目标是求“善”,那么这条道路就是宗教之路。

此外,情感也是人类独特的基质,于是,借由“审美”一途,人类又开辟出“求美”的感性之路,似乎它也能抵达终极。

上述之种种,我们言说与关怀的对象都是“存在”。宇宙万物的本质或共相就是“存在”,但我们至今并不明白“存在”的真正含义,这其实就是我们要面对的宇宙以及我们自身的最大之谜。西方哲学最著名的晚近哲人当属海德格尔,他宣称2500年来的西方哲学的本体论研究竟然找错了对象,把“存在者”当成了“存在”。但他真的找对了吗?

事实上,我们至今无法拷问“存在”本身,而只能从“存在者”入手,我们所能观察和考察的对象,也只能是存在的痕迹或道路。当然,量子力学已经用“测不准原理”告诉我们,事实上当我们去观察亚原子世界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东西是被“给”出的,而那未必是真相。

真相确实太难找了,我们所能追寻的,仅仅是存在的痕迹与道路。

道者,由此及彼之路径也,即事物或现象之所来、所经、所处及所往之迹也。

以道言物(现象或事),出于本体论,而又扬弃本体论,而观乎此在。道即此在,此在即道。道非先验之物,即物之显也,或曰呈现。

物或现象之所在,非本体之所在,非实体之所在,盖万物关系之所在,佛家因缘之说亦曾言之。

宇宙有道焉,似可自显,而亦现于人类。故宇宙之道,即人类之道;人类之道,即宇宙之道。察己则可知人,故人类之道、宇宙之道,皆系于人之身。

人类乃宇宙间自觉之族类也,其存在之表征,是为于存在之有疑焉,人类在古希腊时代即欲探寻“存在之存在”。

人类之道有二,即觉知之道与践行之道,或曰心之道与行之道。

心之道,乃由内而感于外者,即西哲所谓“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谓之求知;行之道,乃自身作用于外者,谓之实践。然则,于佛家那里思维未尝不是实践,起心动念即是“造业”,此之谓也。求知与实践,或本为一,皆践行之道。

求知之道,乃人类以“外界”为客体,期于“客观地”探寻“本原”,求诸“存在之存在”。而践行之道,或曰人类历史,乃为人类本然之道。前者为人类对世界的“想象”,而后者为人类自身在世界的展现或呈现之方式。

据此,人类之道,可两分为想象之思想史与本然之实践史,本书体例亦因之而结,即心灵之道与践行之道。兼及对未来之预测,即未来之道。

于心之道,非是指陈是非,只是陈列观点,梳理其“发展”脉络。对于行之道,却可探析得失,因为这些相对于思想,历历可数焉。

202233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哲学、神学、自然科学的统一
“留动”还是“流动”?———对《庄子》哲学终极依托的一种解释
学术争鸣|| 孙正聿: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作为终极关怀的本体论
老子之哲学:无用之大用
以易解老,以老解易
什么是老子的“道”——“对立统一”的终极展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