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色 相 空 无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五蕴皆空》,简单诠释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所提到的“五蕴皆空”的概念,从色即是空开始,再到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由此可见,“五蕴”便是色、受、想、行、识的统称。‍‍‍‍‍
如果进一步探究的话,那么,什么又是“色”呢?其实,在《心经》里也给出了对应的解释。譬如,前面刚说完无眼耳鼻舌身意,紧接着就是无色声香味出法。这两句话后面的六个字,分别是一一对应的,眼睛对应色,耳朵对应声音,鼻子对应香,舌头对应味觉,身体对应触觉,意识对应法。由此可见,色不是颜色,或者说不单单指的是颜色,而是人的眼睛所能看到的一切,即有形之物。
由此,我们不妨再进一步理解一下什么是“法”?法是人的意识的产物,它是万事万物依照某种规律所建立起来的内在连接,在人的脑海中所形成的反馈形态。与“法”对应的一个字是“相”。“相”可以理解为表象,它是万事万物所所呈现出来的自然状态及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可以说“相”在外重于形式,而“法”在内重于本质。‍‍‍‍‍‍‍‍‍‍‍‍‍‍‍‍‍‍‍‍‍
所谓“诸法空相”,本质上,“法”与“相”也是空的,这便与前面的“五蕴皆空”也形成了和谐统一,前后呼应。
《心经》前面的内容,先说完了“空”的概念以后,再进一步说“无”,“空”对应的是色,无对应的是有(存在)。“空”和“无”本质上是一回事。从“空中无色”开始,进一步阐释了不仅无色,还无受想行识,到无眼耳鼻舌身意,到无色声香味触法,再到无眼界,无意识界,无无明,无老死,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也即是说,若加上时间的维度,我们所身处的世界以及我们当下所在意的一切的一切,皆是空无的。
因此,佛家让我们不仅要“无相”即不著相,还应该学会“无住”,即无住于相,无住于法,无住于心。当一个人能够“无相”又“无住”的时候,也便真正达到了“无我”的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相”的本质——意识的化现
这个内容本不想公布
《心经》六句名言,领悟了您将活得自在
人到底该如何去升华说话的修养?仅凭一条“言宜慢,心宜善”的家规便使得山东琅琊王氏被誉为中华第一望族!说话本质是说给我们自己听的!
发现你的意识,然后你会发觉爱是什么
不敢发脾气的人,本质上都是缺爱的人。乱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