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从屏幕里,看到了自己
我一直觉得,对于一个准备要接触互联网的人来说,首先应该知道的Rule No. 1就是,不要相信太容易相信的东西。换句话说,那些“想当然的”,似乎听起来没有丝毫直觉上理解的难度的东西,往往很危险。

这里也许不应该把范围限定在“互联网”,更广义地来说,是一个人将要被投到一大群人中间去之前,就应该提醒自己注意这一点。

这是因为,在人群中,或者面对屏幕时,我们往往看到的是自己。

当我们听说某件事情(如果幸运地还有判断真伪的自觉),我们一般会有几个手段。最常用的,可能是看看这句话是谁说的;其次,当我们朋友足够多,也许有机会在朋友之间求证一下;最不常用的,大部分人根本没能力,甚至本能抗拒的,是确切去做一个经得起推敲的论证。

​(事实上很多人甚至连这个自觉都没有,又或者简单地用自己的喜好来替代了这个自觉。那么事情的真假判断的动力,不是我想知道它是真是假,而是我愿意它是真是假。)

这三种方法的准确性大体上由低到高,但鉴于最后一个方法很难,谁也无法免俗,我们便不讨论它罢。对于前两种,有个小陷阱是,准确性提高的同时,一旦接受了错误的信息,想扭转也会更难。

比如说,一直听某个人说这说那,一旦某天发现这个人的一次胡说,可能就能“醒过来”,反思一下过去他说的有几分真;而若求证的对象都有同一类偏见,最后就可能变成“官官相护”,让人难以醒悟。

这些都很好理解,那它又跟互联网或者多人环境有什么关系呢?

简单地说,一旦被扔到一群人中间或被扔到网上,人的判断真假的能力,就跟不上环境的发展了。

当处在互联网中,某句话是谁说出来的,我们并不能确切地知道。这个相对应于熟人社会的情况,几乎没有任何的相似性。当一个人频繁在你面前胡说,你总会有机会发现真相。但一个人在网络的不同角落发出的帖子,对比论证就显得困难了起来。

这样的案例很容易找,看看百变神医老太太:

突图片来自网络

也不知道到底她是苗医还是蒙医还是什么。有人说这不就已经被揪出来了么?靠的还是网络的力量。然则,仔细回想下,老太太经营多年才被抓包,原因是她流窜各大电视台,利用观众群的分割作案。这种分割被网络抹平了。然而网络的分割又当被什么抹平呢?难道虎扑的观众跟淘宝直播的观众分裂度不会高于常看山东卫视的人跟看辽宁卫视的人么?

只不过是过去我们有客观的限制,而被迫分了群体,今天我们因为有了更多选择,而自愿筑了围墙罢了。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理解第二种判断方法为什么失效——因为你已经自己把自己围了起来。

围起来的原因可能来自两方面,一个便是过往文章频繁提到的,林子大了什么样的“echo”都会有。举个例子,你“有一个大胆的想法”,然后突然发现公屏上划过无数个大胆的想法,那么我们容易认为,求证过程已经结束了,“原来有好多人都这么想”。

那,真的是有“很多”人吗?

说个多年前看过的脑筋急转弯,问的是,怎么瞒过乌鸦的眼睛实施越狱,乌鸦如果发现当天监狱门进出的人数不同就会叫唤。答案很离谱,离谱得让人感觉这并不是脑筋急转弯——它说乌鸦不会辨别5以上的数字,所以5个人进去6个人出来,乌鸦是分辨不出来的。

那么人有能在这个数字之上做得多好呢?很显然我们的大脑对于数字的处理也有极限,到某个数之后,我们不再有确切的观感,而只能用“很多”来形容我们的观感。而在对不熟悉的事物的认识上,由于人天生的惰性,这个阈值或许来得更低。人都说,三人成虎,这个三,也许是虚指,但我猜真实情况也不会离三多远。如果在某一个“xxx地爆炸了”的帖子下,接连跟了三个回复说“在现场”,怀疑度也许就已经消尽。

网络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扩大触达面,也许全世界就只有几个人信了,如果在过去,大家互不认识,各自被身边的人打脸,也就过去了——但如今,你们在网上碰头了。只消几个人,我们就能得到“很多人都这么想”的概念,然后,我们不就自己把自己围起来了么。

更何况,我们又怎么知道那三条回复,不是一个人的三个马甲呢?

第二个让我们把自己围起来的因素是,由于网络的触达面实在太广,已经远远超出了人脑的设计极限。我们会发现,无论是什么话题什么观点,几乎都能符合(我们所认为的)“很多人这么想”的特征。

那么怎么办呢?聪明的内容提供者于是根据用户的喜好,替我们过滤了一下内容,专门推送用户喜欢看的内容(大概率是自己原本就同意的观点)。那么用户自然就会越来越觉得自己内心初始的观点“想当然”了。这就相当于在我们地球上盖围墙的时候,各个星球的距离也在因宇宙膨胀而距离越来越远。便好像是,我们这堵逐渐变高的墙,厚度也在不断增加。

那我们怎么回得了头呢?我们还怎么分辨真伪呢?

当然我们知道,总有一些内容我们是值得或者愿意去相信的,诸如某些权威机构的发布。但这也无法完美解决问题,比如,我们看了西方媒体对hk事件的报道就会深深怀疑所谓的“权威”是不是也是屁股做歪了,决定了脑袋。

还有一个解决方法,那便是民主投票的方法,更多人认为是真的,那便是真的。自然,对于某些人文社科的东西,这是对的。好比说,全人类都认为有神,而且都认为我们无法找到这个神,那么就是有神了罢,毕竟有没有都没区别,而人们都信了,那么人们所相信的那个所谓叫做“神”的东西,就是有的。但对于除此外的其他东西却不能如此。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悖论,问的是,人类的所有认识以外的世界,是不是没有东西存在(或者存在也没有意义)。)

比如,很多物理世界的东西就不能如此决定。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前两年很火的区块链,一定程度上体现的就是“人多就是对的”的观念。创始人未必有这个想法,但我们看到的不少所谓的“区块链创业”,都愚蠢地将区块链这个手段当成了目的,于是不管不顾地宣传链上是如何方便地达到共识,全然不管输入的信息又该如何去伪存真。

这种情况下,按罗翔老师说的,这就是真理的相对性,而且是愚昧的相对性——毕竟各种领域的“大多数”人,根本不具有判断能力,最可靠的权威总是少数,更何况那些仅具备“对账”功能的节点。这就好像对会计报表只关心加减乘除有没有算错,而不关心数字有没有造假的人在敲完计算机后大呼“真理”一般滑稽。

那么还有其他解决方法吗?我想不出了,那咋办呢?躺倒装死吗?我不敢苟同,但事实上却有很多人如此做了——就待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忍受偏见吧——于是我们能看到无数的平台,诸如小红书、贴吧等,竟然逐渐成了某种“真理”的来源。遇事不决,先翻小红书,找找最能让你“感同身受”的那篇,看看博主什么想法……

那么又有人问了,凭什么认为小红书上看的就是偏见呢?

当然从结果来看,未必都是偏见,但科学性的欠缺是明显的。一则,这是一个每个人分享自己主观感受的平台,既然是主观感受,评价的不一致性就会很明显。某个博主吐血推荐,可能只是因为她比较容易激动而已。即使她是用过了很多品牌之后,才写下评价,同样也会受种种心里谬误的影响。比如,人天然倾向于对时间更近的体验赋予更多权重。那么是不是不要信他们推荐的“最近用的”产品就好呢?那也不是,对于记忆里的东西,如果后面有更差的情况出现,也会美化此前的体验。所谓的“初恋女友”效应多数来源于此。

但这都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这些平台上的内容,抽样是极其不随机的。一方面受制于用同一款软件的用户群边界,一方面还有“仕途不顺才会写诗”效应。显然,后者更为关键。如果不是对某事产生了强烈情感,在网上分享或者回复别人的概率也会低一些,于是我们更容易看到最极端的、最一惊一乍的人的观点。就好像我们都不陌生的,上网搜索“我肚子痛”,根据结果(如果不是正规网上问诊)时常会觉得自己得了绝症。

那么这些因素就会让结果的准确度相当随机,跟比扔骰子决定可能不会准确太多,更何况app还会根据你的偏好不断给你推送。试想,当你以为自己得了绝症浏览了几个相关的网页之后,你再搜一次同样的内容,可能就要被推送殡仪馆优惠套餐,跟遗嘱的法律效应之类的内容了。

那怎么回得了头呢?怎么辨别真伪呢?说白了,我们看到的所有,都是我们自己内心偏好(见)的重复和放大。

诚然,遇事不决,去看书,去看专家的观点是更理性的做法(比如听钟院士的话,就比看各大平台的讨论内容强),但这又是大脑下意识拒绝的做法,因为这样要消耗的能量显然多很多。

所以我们也不用强人所难去做什么严谨的论证,那种理想的苦行僧似的做法,是留给终要光芒万丈的那批人的,其他情况下,随缘也就好了。

不过牢牢记得这条Rule No.1,也是好的吧。

谢谢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为减少偏见,我们要多读书
人要面对自己的有限性
【大地万物】鸳鸯、乌鸦、蝙蝠 || 严苏/诵读:周风云
偏见
珠宝圈要如何玩转技术区块链?
抖音的 “ 七宗罪 ”。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