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港乐:谭张与四大天王,究竟谁人,才是香港乐坛黄金年代的代表?
userphoto

2024.06.05 四川

关注

「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许冠杰一手缔造港乐大河。

而后谭咏麟与张国荣先后崛起,再到四大天王统治香港乐坛。

纵观整个港乐历史,也唯有他们七人,在各自的时代,具备真正的乐坛统治力,故可称“王座之上”。

然有好事者。

有那么一群人,总要争持这么一件事情。

也即,谭张与四大天王,究竟谁人,才是香港乐坛黄金年代的代表?

该怎么看?

此六人,皆可谓人中龙凤。

或可大略点评,谭咏麟现场无敌,张学友略略其后,张国荣和郭富城皆歌舞双绝,刘德华稳定但难度不显,黎明在变化上或略缺。

然复盘而观,能在各自的年代,越众而出、领袖群伦,这本身就是实力的象征。

这几位的拥趸,战斗力之强悍,也相差仿佛。

比如无论在哪个地方,有谭咏麟讯息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张国荣的拥趸出现,反之亦然,推及四大天王,也同样如此。

虽有素质的高低不一,但现象之下的底层逻辑,并无二致。

但当下此时,谭咏麟已逾七旬的年纪,张国荣也已经离世超过了二十年,四大天王中,有两位过了花甲之年,另外两位,则只是“前后脚”的问题。

而拥趸战斗力,似乎强悍如初。

这就显得尤为可怕了。

说到成就的对比。

个人以为,绝大多数我们所见过的立场与观点,都流于片面。

比如一开口,或单谈唱功,又或只论销量,更有甚者,以奖项多寡做唯一标准,而所谓个人魅力或者影响力,从来都并非单一因素可决。

简单点来说。

比如唱功,它包括些什么?

这个问题会令很多人哑口,因为一般的歌迷,根本很少去思考这个问题,他们的结论来源,估计大抵是来自天赋嗓音条件。

但个人想在这里说一句,唱功或并不止于天赋。

从基本功的角度来说,作为普通乐迷,最容易去判断高下的项目,大概是咬字和气息,而区分“卡拉OK”和专业水准的依据,也大概可以根据这两条,去得出结论。

至于音色的偏好,因人而异。

而更进一步,则是对声音共鸣的体察、发声吐气的尺度、音域宽窄的判断,乃及歌曲演绎当中技巧的应用和情感体验等等。

也无论是CD还是现场,合唱与对唱,实际上最容易有一个直观判断。

这些东西,就可以用来去定义“唱功”。

其他因素,则就颇为多元。

客观而论。

他们所处年代不同,竞争环境和市场表现,也皆不相同。

谭咏麟和张国荣皆于1979年首发唱片,六年后张学友和刘德华踏足乐坛,又五年后,黎明和郭富城先后发行个人首张唱片。

六人皆各自好歌无数。

各列一首代表作,或应是谭咏麟的《水中花》、张国荣的《有谁共鸣》,张学友的《吻别》、刘德华的《一起走过的日子》、郭富城的《爱的呼唤》,以及黎明的《哪有一天不想你》。

更多歌曲,恕不详谈。

而即便抛开拥趸本身的立场和好恶,这些歌曲都应该获得认同。

但在音乐本身来讲,纵然谭咏麟和张国荣在自己的年代里,力挫群雄,也各自唱功非凡、创作力强悍,但始终来讲,论及音乐的多样性和探索的深度、广度,他们并不及后来的四大天王,且在原创的角度,四大天王这十年,也应该更胜谭张二人叱咤风云的八十年代。

这段话,并没有厚此薄彼的意思。

因为,其实这也就像,四大天王与更晚他们一辈的周杰伦和林俊杰等人的对比,随着岁月更迭,在前者经验的基础上,音乐本身,与歌迷的偏好,也会发生改变。

里面有一个代差的概念。

其中的郭富城。

更开创了一条,“唱跳结合”的路线。

这在华语乐坛,可称独一无二。

如果深入郭富城的舞台世界,你可以感受得到,他简直就是在“燃烧”自己。

比如,很简单,谁会选择去做,“唱跳”足三个半小时的演唱会,且这并不是偶一为之,而是跨越悠长岁月,迄今未歇?

但也正因为此,在音乐的评价上来讲,他相对吃亏比较大。

毕竟,虽然他的慢歌作品也同样出色,但以大众和路人熟知的角度来讲,肯定会倾向其招牌快歌,而以唱跳的方式去对应低吟浅唱,怎么比,都是后者比较容易受到肯定。

不过他风格多变、探索与尝试够多,加上出圈的神级现场颇多,尤其经得起后续挖掘,也算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补偿。

最新的红馆歌唱,已经拉开帷幕。

仍唱跳无休。

回到题目。

关于六人的个人能力,前文已有点评,不见得恰当,各家拥趸可自行斟酌,也可以拿出作品和专业上的证明,再行探讨。

而在香港乐坛黄金年代“代表”这个问题上,其实已无须抉择。

在谭张的年代,从谭咏麟的一家独大,到张国荣崛起争雄,其余叫得出姓名的歌手不少,但并无第三人,可以称王。

到了四大天王并起的十年,纵然大家都说,这四个人垄断了乐坛资源,大奖轮流拿、唱片大卖、好歌都给他们唱了,搞得乐坛青黄不接,但实际上和上个十年比起来,谭咏麟和张国荣,莫非没有垄断大奖和资源?

故而,个人认为,这两个十年,皆可称香港乐坛的“黄金年代”。

因为站在顶端的强者,尽皆够强。

但四大天王,因着多领域跨界和年代差异的因素,在整个华语世界的辐射能力和统治力,就要远远胜过谭张年代。

以为然否?

时间过得很快。

一转眼,世界已经改变,物是人非。

幸好,还有经典留存。

而听歌、体悟、拆解,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乐趣。

比如可以再列六首歌曲,从《无言感激》、《当年情》、《你的名字我的姓氏》,到《你是我的女人》、《非我莫属》和《红色小夜曲》。

迥异风格之下,各安其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经40年的劲歌金曲,谭张争霸成经典,四大天王中两人获奖最多
香港乐坛的一神、二圣、三佛、四大
香港乐坛真正的天王们
重听张国荣
他们走了,风流雨打风吹去,再也不回头
张学友:我不只是歌神,还是逃犯克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