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题研究中的常见问题

内容提要

一、我们真得一无所知?

二、共同体意识

(一)问题1:不对概念进行界定

(二)问题2:不会读文献

三、写作规范

(一)问题3:不标参考文献

(二)问题4:多价值评判少事实描述

(三)问题5:前言不搭后语

四、研究方法

(一)问题6:题目指向不明

(二)问题7:没有方法论意识

五、结语:一个评判框架

通过吴老师的分享,相信大家会对课题研究的重要节点有所了解。接下来,我就再聚焦研究本身,分享一些常见的问题,以便参与课题研讨的时候提醒一下我们服务的老师。

一、我们真得一无所知?

扣上课题研究的帽子,大家可能会觉得陌生。但是对于研究底层的套路玩法,大家其实并不陌生。课题研究是解决问题,我们参与项目,打造成效,同样也是解决问题;课题研究要针对问题提出假设或者进行干预,我们也要根据政策导向和客户需求定义成效目标,提出成效策略;课题研究要考察问题解决的效果,提炼研究结论,我们也要做好复盘和总结,提炼项目成效。所以我们跟老师研讨课题的时候,尽可以挖掘自己打造成效的经验,什么SMART(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ound)原则之类的,都可以派上用场。

 我还是一个刚转正的新人,关于成效打造方面的问题,我就不再班门弄斧了。我就先来分析一下存在差别的两个地方,第一个是共同体意识,第二个是写作规范,然后再来说明一些常见问题。

二、共同体意识

首先,我们来聊一下共同体意识。游识猷(2016)发在微博上的一段话,我认为特别切题。“科学工作者能彼此交流,能同行评议,他们熟知同样的假设,懂得同样的术语,遵循同样的验证标准,他们最终的成果,是可关联的。”

我们虽然有文档云或者百川计划等平台共享经验,我们也强调拉通各部门的资源,但我们始终只是一个小群体,我们的资源不对竞品公司开放,使用的术语,熟知的假设,与竞品公司也不相通。比如我们讲到个册、讲到大精、讲到学科1+1,外人听来都会一头雾水。对学校里的老师,也是同理。不同学校或者不同区域的说法和做法,都会存在差异。

从这里,就引申出来两个问题:一个是不对概念进行界定,术语直接拿来使用;一个是不读文献,选题全凭拍脑袋。

(一)问题1:不对概念进行界定

课题研究申报书的格式各不相同,有的要求进行核心概念界定,有的并不需要。不管有没有这样一个部分,我们都要提醒老师对核心的几个概念进行解释说明,以确保作者表达的和读者接收到的是同一个意思。这样才能保证能够“彼此交流”。比如我们讲到“精准教学”,可能特指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支持的讲评课。而在我入职公司以前,我就会认为是泛指精准地教。

核心概念都要解释说明,其他术语也要酌情考虑。我们可以帮老师检查,行文里哪些概念术语比较生疏,或者看到哪些是我们公司内部的说法,都要提醒他们做好解释。

(二)问题2:不会读文献

接下来就是阅读文献的问题。仅凭经验或者学校内的研讨,想法和做法都是有限的。当我们扩大范围,将这些想法和做法放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脉络中考察时,我们觉得非常新奇的,可能已经被人研究了千百遍,或者已经被判了死刑。我们查阅文献,与其他研究者对话,才能保证研究成果“是可关联的”。想要对教育研究的认知版图有所贡献,首先就要站到巨人的肩膀上。

老师们的时间精力有限,借助百度之类的工具搜到的资料就会良莠不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www.ncpssd.org)收录了很多中外期刊,而且还是免费的,可以推荐给老师们查阅。如果觉得不够,还可以看看本地图书馆注册之后,是不是可以免费访问中国知网。觉得麻烦,也可以直接淘宝购买知网账号,很便宜就可以搞定。

下文献或者读文献的时候,老师们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为文献太多了,完全看不过来,或者不会选择关键词,找不到合适的文章。

针对文献太多的问题,可以采用顺藤摸瓜的方式。先在知网里按“被引”排序,找到前面几篇阅读,或是在左侧“文献类型”里勾选“综述”,看里面感兴趣或觉得重要的观点对应的参考文献,就可以成串地挖出新的文献。回溯相关概念和观点的源头,就会对选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可以更精确地定位关键词,也可以更快速地甄别文献的优劣和相关性。这样就可以降低阅读时的认知负担。

说到顺藤摸瓜,这里就引申出来一个常见问题,就是老师们看到一个观点比较有价值,就直接引用,而不管它是不是原文。因为原始的说法很容易被断章取义或是曲解,所以建议老师们尽量不要引用二手文献,而是通过标注,找到原始文献。

针对找不到合适文章的问题,可以采用无心插柳的方式。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可以按学科浏览相关期刊。看近期都有哪些题目,觉得比较相关,就可以翻开正文,重复上文顺藤摸瓜的操作。

三、写作规范

刚才提到两个差别,一个是共同体意识,一个是写作规范。共同体意识暂时告一段落,下面就来讲一下写作规范。

(一)问题3:不标参考文献

最基础的规范,就是要标注好参考文献。如果是参考了别人的观点,就要在文中直接标注。我前文采用了“(人名,年份)”的标注方式。还有一种常用的方式,是用数字加总括号上标的方式,比如[1]。如果直接引用原文,除了标注,还要加双引号。关于文后参考文献的格式,大家可以自行百度,这里就不再赘述。

针对标注,再多啰嗦几句:“1、”是不规范的标注方法,应为“1.”;顿号是中文的表达方式,“一、”就没问题。最好不要采用“①”的标注方式,可改为“(1)”。按照“一、”、“(一)”、“1.”、“(1)”的顺序逐级标注。次级标题不要与上级标题相同。图的题注在图下方,表的题注才在上方。

(二)问题4:多价值评判少事实描述

接下来就是行文风格。文字带有强烈的价值评判和情绪是不适宜的,建议“零度修辞”,“写作要尽可能保持克制……保持'不介入’'不动心’的白描风格。”(刘良华,2017)比如将老教师与因循守旧、枯燥无味联系起来,是一种典型的刻板印象,是贴标签的行为。“老教师平时较少接触网络,不太了解直播等传播形式,在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时,存在难以适应和学习成本高的问题……”相对就更客观一点。更好的方式,还是以调查数据说话,毕竟老教师这个群体不是铁板一块,有一些老教师比年轻人还时髦开放,经常鼓捣最新潮的东西,尝试新的教学方式。

“比如说?然后呢?”是一个很好的论证工具。你讲结论,讲观点,就要比如说,摆事实列证据。你列数据,就要然后呢,说明这些数据反映出什么问题。

(三)问题5:前言不搭后语

最重要,也是最难的,就是要逻辑一贯。老师们写材料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罗列文献或者前后没有关联的问题。可以按照“需求(应然)-问题(实然与应然的差距)-假设(填补差距的干预)-验证(逻辑和数据)-总结”的链条贯穿推进。行文的时候,各个部分要围绕研究问题展开。比如文献综述,就是要讲你这个问题别人研究过没?没研究过,你填补了空白?别人研究过,方法或者结论有问题,你做了优化调整?还是说别人研究了小学的情况,你把它拓展到了中学?这样,才能够显示出研究问题的理论意义,也就是你的选题是有价值的。

结论部分也要一一回应你的研究问题,看问题解决了没有。写结论的时候,也要联系文献进行讨论,这样问题的解决本身或者解决的方式对别人有什么启发,还有什么新的问题或者方向需要跟进才能够说得清楚。最终的研究成果,也才能够跟学术共同体产生“关联”。

四、研究方法

最后再来讲一下研究方法的问题。在考虑选题的时候,要思考的问题就是,要做什么样的研究?刘良华(2015)将研究分为三类,分别是哲学研究、实证研究和实践研究。哲学研究和实践研究就不建议老师们做了:思辨类和对策类,很容易空对空,做不出东西;没有文献,没有重复,或者没有调查,教育改革和经验总结就会显得没有那么科学。因此还是建议老师们做一些跟自己实践比较相关实验研究,一方面是能让自己实践得更好,一方面也是更容易得到问题情境、学生反应和各种细节的滋养。

(一)问题6:题目指向不明

对研究方法的理解出现偏差,就会在题目和思路方法部分体现出来。实验研究可以采用“……对……的影响的实验研究”、“……对……的影响”、“……的实验研究”等题目。前一个……的关键是“可操作性”,后一个……的关键是“可测量性”,不可测量,要可言说(访谈)、可观察(观察)。(刘良华,2010)

还有一种题目上的偏差,就是对假设或是研究成果缺少想象。比如,《“互联网+”自主合作学习的研究》,是对学习的什么进行研究呢?学习策略?学习模式?学习效果?这就需要添加一些限定词。

(二)问题7:没有方法论意识

接下来再说思路方法部分。很多人喜欢写一堆相互没有关联的方法,“本项目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其实文献研究法可以删掉。文献是研究的基础,不是研究的主体。研究方法可以从研究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分开说。研究设计就是实验研究,或者行动研究,具体会使用问卷、访谈、课堂观察之类的方法收集数据,然后使用方差分析、时序分析,或者百分比统计、教育叙事之类的方法来分析。

方法论的说法,是我开题的时候,赵建华老师提的。他说要有个统领性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就算一个。问卷啥的,都是数据收集的具体方法了。徐晓东老师的《计算机支持的协作概念改变的实证研究》,就是采用准实验的研究设计,然后再说具体数据收集分析方法是怎样的。我之前的行动研究就是参照他的方式表述的。

  五、结语:一个评判框架

在进行课题研究的时候,需要考察一致性和适用性。前面出现的几个问题,可以简单地做个对应。不对概念进行界定,就是没有考虑表达和接收一致性的问题;不会读文献,就是有目标,没有顺藤摸瓜和无心插柳的手段,或者不懂得如何表达研究的重要性;不标注参考文献,就是没有考虑到约束性,没有限定自我与共同体以及传承与创新的边界;多价值评判少事实描述,也是一种无效或低效的表达方式;前言不搭后语,不能围绕研究问题展开,也是没有建立目标和手段或方案与实施的一致性;题目指向不明,则是没有考虑到约束性;没有方法论意识,研究方法的表述就会缺少兼容性,相互打架或者没有关联。

参考文献

刘良华. (2010). 我所提倡的教育研究方法. Retrieved from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2e7a6d0100j4c4.html

刘良华. (2015). 教育研究的类型与走向. 当代教育与文化, 7(3), 98-107.

彭玉生. (2010). “洋八股”与社会科学规范. 社会学研究(2), 180-2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2020年国社科项目申报过程中必须避免的21个大坑
课题申报秘笈之一:资深专家告诉你如何写好课题申报书
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课题申报秘笈之三:课题申报书常见问题梳理及资深专家应对建议
中小学教师如何填写课题申请表
开题报告怎么写?需准确把握住2W1H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