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翻译 | 课堂教与学的文化迷思与现实:我的个人历程(2)

从录音机开始的历程 (1960– 1968)

当我还是一个研究生的时候,我的研究历程就开始了。当时我感兴趣的是,老师们是如何塑造学生的学习的。我说服了一群有经验的老师,让我在他们的课上录音。录音的麦克风由照明装置上固定的细绳吊着。分析了第一批的录音之后,我很自然地发现,老师和学生互动的方式遵循着固定的模式和惯例。即便老师对学生个体的需求和兴趣很敏感,这些互动的社交结构和规则仍然是可以预见的(Nuthall & Lawrence, 1965)。以下摘录就展示了一种典型的模式。这段互动1959年录制于一个五年级的课堂(1999年录制也会如此)。当时课上正在讨论一首诗的片段:“手指酸软渐磨伤,眼皮沉重血丝浓,衣不遮体斜身坐,针线飞舞又穿梭”:

老师:有人能告诉我这可能是历史上什么时候吗?Suzy?

Suzy:大概是法国大革命时期。他们都是穷人。

老师:回答得很好。你们能给我一个理由吗?Peter?

Peter:是中世纪左右?

老师:有可能。Len?

Len:我认为可能是贝叶挂毯时期。做挂毯之类的。

老师:是,有可能。但是我想我们已经有一个最接近的答案了。

像所有的全班讨论一样,这个讨论是由老师通过提问发起的。学生回应,老师评论,然后追问。然后重复,学生回应,老师简单评论(“有可能”),然后再找学生回应。最后老师再做一次总括性的评论,把讨论引导到一个特定的方向。这种互动模式的核心就是提问-回答-评论序列。通常这种模式会在由老师或其他资源提供信息的语境下(这里是诗中的引文)不断重复,只是略有变化(更多学生回答,不同类型的评论)。

后来,我在伊利诺斯大学做研究助理时,发现不同国家和各种欧洲语言的课堂里面,研究者也在确认相同的提问-回答-评论模式(Simon & Boyer, 1968)。20世纪早期的教学速记,就已经表明这种模式有着很长的历史 (Hoetker & Ahlbrand, 1969)。教学,像语言一样,有它自己底层的结构规则,而且像语言一样,既高度创新,又严守规则。如果文化是由这些规范社会互动的习惯性行动序列构成,那么,虽然我们当时没有如此思考,但是我们已经开始去揭示构成教学文化的习俗化常规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条笑话:课堂上,老师讲课提问,下面没一个回应
耒阳二中生物课题组《高中生物课堂中教师提问的技巧和方法研究》开展课堂实践活动
《优质提问教学法》
走近文本 巧妙设问 情感渗透——绘本课《逃家小兔》赏析
诸城龙源学校学习心得
老师,你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