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快乐童年各种玩儿

《鼓楼静语》邮箱1225077169@qq.com

欢迎老街坊们投稿。

插图绘画:张瑛

“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六一儿童节又要到了,唱起这首歌,立马又回到了童年,儿时的各种玩儿一一展现在了我的眼前。丢手绢,跳皮筋儿,欻拐,爬杆儿,养蚕,捉土鳖,还有和小伙伴到处找着做好事学雷锋的故事,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往事储存在脑子里,呼之欲出。

摄于1962年前圆恩寺小学二年级二班在景山公园过小队日。照片第一排左起:郑敏玲 王春琪 王春英 亢淑文 第二排左起:季俊平 于俊全 陈宪 鲁健 张瑛。老照片后期美图加色。

五十年后各就各位,情景再现!后排中间陈宪联系不上。
                                     
六十年代,我们在公园嬉戏打闹,最简单的是同学之间玩儿“丢手绢”……还有就是几个女孩儿围一圈腿盘腿拍手单腿跳玩儿“喝酒夹菜,吧唧吧唧小白菜……”一个人摔倒了,大家都跟着摔倒压成在一起……蹩着腿的,窝着胳膊的,叫声不断,那叫一个生疼,可站起来掸掸身上的土,个个跟泥猴儿似的,还照玩儿不误!                                      

跳皮筋

照片来自网络

如果说玩儿,女孩子们最热衷的项目就是跳皮筋儿了!皮筋儿分三种:松紧带皮筋儿、牛奶瓶封口用的皮筋儿、彩色猴皮筋儿!松紧带皮筋儿脚踏的多,正如学妹赵红所描述的:“这个跳法叫“踩前踩后”,再早是跳单根皮筋,跳“柳条青柳条弯”,后来出现了双筋儿。难度也不同,单筋儿到大举,“踩前踩后”到大腿……。” 牛奶瓶口上的皮筋有点儿拿不出手,色泽暗淡,弹力也不大,不受女孩儿欢迎。记得“洪吉纸店”里卖一分钱三根的彩色皮筋儿,中间折叠起来双股的,各种颜色花插着套起来,色泽鲜艳,结实也弹性大!女孩儿都喜欢!缺点就是一根断了,就像多米骨牌散落一地。这算是讲究的了!再讲究点儿,那就是用两根儿彩色皮筋再折起来,那弹力更大,此时皮筋儿上下起落“嗖嗖”的风声回旋耳边!弹的高,由于皮筋儿沉,落地也低,大举时,单手把皮筋拉的越低,皮筋弹起的就越高,而落地也最低,趁势脚一勾就OK了……小短腿儿也照赢不误👍(没有花钱的不是)

插图绘画:张瑛

照片来自网络

我们那个时候,猴皮筋都属于私人财产,班里从来不会集资买皮筋儿。持有这种皮筋的主人就有选人的权利,大长腿的、跳的好的往往都会被选中!没选中的给人抻皮筋儿的时候就多了……。手里有几分钱就到“洪吉纸店”买新皮筋儿,把颜色暗淡的、有些老化的皮筋儿替换下来。在当时拥有一团这样的皮筋儿,就像是现在的爱马仕、LV包包了……那叫一个“狂”!                                       

爬杆儿

记得那时候,就盼着下课,铃一响……老师一说:“下课!”  话音未落,我们跟剑一样窜出去,占单杠、双杠和兵乓球台,我就喜欢爬竿,前圆恩寺小学的爬竿是借助着一棵老槐树上,爬竿的顶部焊接在粗大的树干上,牢固结实!抓住爬竿瞬间爬到顶上,下面的孩子也不甘示弱,也跟着爬了上来,就像一串小猴子🐒……。                                  

欻拐

插图绘画:张瑛

除了皮筋儿,四个羊拐一个沙包也是我每天上学书包里的玩物。请“大众副食店”阿姨给预留的羊拐,模糊记得是三分钱一副四个,回家用清水煮了,用砂纸把缝隙打磨光滑。羊拐不怕借给人,越玩儿越熟,越玩儿越光滑。就像“盘核桃”。自己用碎布头拼接的六面沙包特别好看,里面放点绿豆,不重不飘,抛起来得心应手特别好使!翻拐、抓拐,一次我能玩儿好几轮! 

养蚕

照片来自网络

插图绘画:张瑛

有阵子学校里还兴养蚕,饱满的紫红色蚕子布满一张报纸上,我们每个撕去一块儿,小蚕出壳了用毛笔尖儿给扫到鲜嫩的桑叶上…..用写日记的方法记载着蚕的每一天变化……。后来,桑叶少了,有两孩子不养了也都拿到我这里,越来越多,越大越能吃……吃莴笋叶集体拉稀,只能再想招儿。同学家有棵大桑树,下面的桑叶已经摘光了,我就爬到树的高处,树枝断了,我掉了下来,幸好中途抓住了一个树叉,那也重重的摔在地上…..。回家不敢跟大人说,腿拐哒拐哒几天就自愈了,那时候的孩子可真皮实。                                                                  

捡土鳖

插图绘画:张瑛

儿时有一阵子时兴捡土鳖,夜幕降临几个小伙伴儿一起出动,手握电池和木棍、长竹筷子沿着胡同南北分两路寻找,用棍子翻开碎砖头,拿小棍往砖缝里一探,“谈情说爱”的土鳖就会慌慌的出逃…..被我们瞬间按住,用长竹筷子夹在盒子里。土鳖必须是母的,收购价一分钱一只,每晚能收获十几只,放在华子家闲置的破缸里,缸里有泥土和菜叶,等攒到二三十只,就去卖到鼓楼中药店,谁捡几个都记上数儿,有的不要钱,直接换了三分钱一粒的“大山楂丸”了。那时候提倡“学雷锋做好事”,有的用钱到新华书店给班集体买课外书,捐给班里,书上签上自己的大名,那叫一个骄傲!买“大山楂丸”的瞬间吃完……速即就饿!老话说:“宁买不值,不买吃食”就是这个道理。过去形容人长得丑,有这么一说:“看!长得跟土鳖一样!”是的,土鳖是丑,还膈应人,但想起来它能换钱,就觉得它是藏在地缝里的“黑珍珠”,那么稀罕人,那么可爱!                     

学雷锋做好事

照片来自网络


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生活环境有不同的闺蜜,我儿时的小闺蜜是郑敏玲和于俊全,我们都住在帽儿胡同,近在咫尺。有阵子“学雷锋做好事”现在想起来,绝对是一个“锦上添花”“一个雪中送炭”!我和于俊全的目标就是她家隔壁,帽儿胡同西口的“小门诊部”,站在门口搀扶看病的上年纪的人,也帮助扫扫地,擦擦玻璃,再往地下撩点水儿!偶尔有腿脚不好的帮扶回家。(有点儿跟王清平扶老太太过马路似的)陈大夫总是和蔼的说:“好孩子!好孩子”来鼓励我们。陈大夫约莫六十岁的模样,圆脸皮肤雪白,戴着金丝眼镜,漆黑的头发往后梳着,说话“嗲嗲”的,孙大夫长脸黄头发,也带着金丝眼镜,脸色潮红,她们专吃黄色的西红柿,饭后必须吃。串胡同卖菜的老穆叔每天给她们带两个,因为是稀罕物儿不卖,就藏在麻袋下面。午饭她们到“合意斋”两菜一汤就着米饭…..我俩隔着玻璃看着这馋啊!(这是不是锦上添花?!)老街坊们发自内心的都爱戴陈大夫她们,记得我家玫瑰香葡萄熟了,奶奶就剪下最饱满的几嘟噜装在竹篮里,用葡萄叶盖在上面,叫妈妈给她们送去。还记得挎着药箱经常到我家里来瞧病……。 文革刚一开始,门诊部就关了,听说她们被哄回老家去了。                                         

再有,给我家的斜对门儿住的王奶奶做好事,她是个孤寡的瞎老太太,家里又脏又穷,六十年代了还真没见过那么过那么穷的……我和我的小闺蜜郑敏玲一起“学雷锋,做好事”我倆提了开水,拿着碱块……先用小铁铲清除木锅盖和案板上的油泥,那黑泥足有半寸厚,咔嚓完,再烫洗几遍,最后锅盖终于有了本色。在家都没这样干过。(这绝对是雪中送炭)后来才知道瞎老太太是地主,文革一开始也给哄回老家去了……一个孤苦伶仃的瞎老太太到农村她怎么活?!我不解地问隔壁院的街道积极份子王婶说:“怎么还有那么穷的地主?……”王婶严肃的批评我说“你,太没有阶级立场了!”  陈大夫人家有手艺会看病,那瞎老太太呢?不敢想……陈大夫和王奶奶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环境虽然有着天壤之别,但她们的结局是一样的,都被“请”回了老家。                                            

窗外的小鸟这几天格外多,大大小小品种不一样,叫声也不同,可能是疫情期间人们都不出门儿,它们的胆儿肥了……有一只小鸟就落在窗前,用那双小圆眼看着我,“进屋吧!保你吃喝不愁……”我轻轻地拉开窗户它瞬间又飞了……叽叽喳喳找伙伴儿去了……它们多像儿时的我们啊!触景生情我轻轻的唱了起来:“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啊吹向我们,我们像春天一样,来到花园里来到草地上……感谢亲爱的祖国,让我们自由地成长……”。唱着唱着不知道想起了什么,我突然哽咽了,泪水模糊了双眼……盯着那群飞走的小鸟心里默默地祷告着:鸟儿啊,祝你们挺过所有风险,一生平安!儿时虽然物质生活贫穷,但我们的精神世界饱满而丰富……。真的好怀念,好怀念!                                     

在此,也祝福所有的同龄人都要好好活着,争取活到四世同堂,五世同堂……一言以蔽之,曰:六一儿童节快乐!

写于2022年5月

鼓楼脚下生命的欢歌

     


公众号内容简介
北京人的生活回忆,校园生活回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同学情,朋友情,邻里情、家人亲情,各类生活趣事。长年征集老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军被人教插图定义为学雷锋,到底是想表达什么?
怀旧宣传画(33)学雷锋做好事1
怀旧宣传画(34)学雷锋做好事2
学雷锋标语感恩社会,学雷锋做好事。
《学雷锋做好事》1976年老年画
雷锋日做好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