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鼓楼、地安门——说说当年家门口的那些公交车
《鼓楼静语》邮箱1225077169@qq.com
欢迎老街坊们投稿。


老汉我从1957年出生,到1982年搬离,在鼓楼前的帽儿胡同里住了整整25年。感觉小时候的家门口虽然不像西单、前门、王府井那样繁华,但公交车确是南来北往,非常方便。 

离家最近的是“老8路”公交车。就在我们胡同的西口,站名就叫后门桥,出家门5分钟就到。而所以加上一个“老”字,是因为这路车最早的时候车型既小又旧,在“三年困难时期”还在车顶上安了一个覆盖整个车顶的硕大的气包。虽然后来换了车型,但“老8路”还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当年,父亲在位于六铺炕的石油部上班,母亲在位于东华门的27中学教书,我去他们两位的单位都是坐这趟车。70年代中期,我在北京金漆镶嵌厂一车间当工人,车间就在六铺炕护城河边,所以我也天天坐8路公交车上班。 

其次是4路、5路汽车和7路无轨电车。这几路车都没有后门桥站,往北是鼓楼站,往南是地安门站。记得4路汽车是墨绿颜色的,现在还真找不着那样颜色的车。而且前面一节主车厢,拉着后面一节辅车厢,两节车厢是物理分开的。听大人们说,这4路是环形路,但从哪儿环、怎么环,咱也不清楚。没多久这车就改线了,只留下了墨绿色的记忆。等我再关注4路公交车时,这趟车已经在长安街上跑直线了。 

5路汽车比老8路要大一点,看上去也先进一点。小时候,我们坐公交很少能坐到终点站。坐5路汽车多数时候是往南坐,让大人带着去中山公园啊、天 安门啊,等等;偶尔往北坐一站,到皮肤病研究所看看皮肤过敏。记得有时我身上起大包,到那里开一种油质的药液, 用棉签蘸了后涂抹,过几天就好了。在离家这么近的地方,有一个皮科权威机构可以随时看门诊,生活的方便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而7路无轨电车呢,就是如今107路的前身,路线几乎一直没变。作为电车,那时就是和现在差不多的颜色,形状略有差异。坐7路电车,最兴奋的事情,就是去动物园看狮子、老虎等等。当然,有时也到护国寺、新街口等地看个电影。 

再远一些,要属3路汽车和11路电车了。前者的路线与今天的3路不同。其最大特点是,总站就设在地安门十字路口的东南角,也就是今天的管氏翅吧、中国书店那个位置。这是所有公交车中,离我家最近的一个总站。当时,这里也是一个月票换售点。我有一个初中同学,还曾在这里当过调度。而11路电车的路线与现在的111路大致相同,在地安门路口由西向南拐过,我们坐的是比较少的。 

以上都是出胡同西口常坐的车。而出胡同东口呢,那就是今天大名鼎鼎的南锣鼓巷了。这条巷子是走不了大型公交车的。但那时我们就常常穿过北兵马司胡同,在胡同口乘坐4路或8路无轨电车。有时候是去隆福寺看电影,有时候坐4路电车去王府井,坐8路电车去米市大街,到大华、红星电影院去看电影。记得老爸每次出差,都是坐4路无轨到北京站。 

最后要浓墨重彩说的是13路公交车。老汉我退休后拍过一些短视频,其中有一种类型是恐怖小说,其中又有一个经典故事叫“13路公交车”,使我每每就想起了当年的13路。坐这路车,或是出胡同东口、再出南锣鼓巷南口,或是索性从胡同中部南穿东不压桥胡同,到地安门站乘车。小时候每次坐13路,都是奔着市儿童医院去的。而令人兴奋的,一是有一站叫报子胡同(现在叫大红罗厂西口),那里有个动物医院,经过时可以看到很多动物宣传画;二是儿童医院门口有个玩具地摊,有很多好玩儿的玩具,有时看个病还能有所收获。 “东单西四鼓楼前”,说的是当年京城几处繁华之地。而就从我们小时候家门口的公交车,也可以感受到这里的繁华与便利。                   

(载于2022年8月21日中国电视报)

    

鼓楼脚下生命的欢歌

    


公众号内容简介
北京人的生活回忆,校园生活回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同学情,朋友情,邻里情、家人亲情,各类生活趣事。长年征集老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市区这趟公交看尽繁华京城 古老北京!郊区这趟列车抢尽春光 占尽天时!
坐着公交环游北京,一日玩遍景点古迹CBD,推荐五条宝藏观光线路
钩沉︱北京的一环路在什么地方
宁波首条无轨电车今起运营 你不得不知道的10件事
1982年天津公交车、无轨电车、郊区线路...
上海老电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