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3章 周宣王-千亩之败

        一些小故事的集合,喜欢的话,就订阅“东周往事”合集吧。

        周宣王浑身甲胄,站立在自己的王车之上,率领着周王朝的南师,还有从晋国征调来的200乘战车,身旁的战车上站立着随同出征的太宰仲山甫,面对着远处一字排开的姜戎部族一众骑兵。

        商、周之时,经济与军事实力强大的王朝和诸侯国都采用以战车作为战斗单元的战斗方式。听起来200乘战车好像并不是很多,而实际上呢?

        一乘战车上有御者一名、弓箭手一名、操戈者一名,一辆战车通常由4匹战马拉着,车下还跟随有10-100名士兵。通常这样一个战斗单元人数在50-100人,200乘战车,就意味着1-2万人参战,规模相当不小了。

        战车上的御者是这整个战斗单元的核心,进退周旋都由他决定。如果大家还记得著名的奥斯卡获奖电影《宾虚》,其中那一段无比精彩的战车大赛,宾虚王子无与伦比的驾车技术,仇人战车车轮上的恶毒机关,以及那四匹十分美丽的银白色阿拉伯骏马。这基本上也正是我国商、周时期战车的基本形式,车轮上的机关是必备的,与恶毒无关,只是我国的战车更大更高,上面站着3个人,车下还配备着数名步兵。

        弓箭手是最主要的战斗力,因为他是远程伤害的输出者,能最早且从最远就对敌人发起进攻,所以弓箭手挽的弓自然就是越强越好,越强射程越远,伤害越高。冷兵器时代的弓箭手完全相当于热兵器时代的炮手或狙击手。成为一名优秀的弓箭手,必须经过艰苦而长期的训练,且必须拥有极其优良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弯弓射箭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实际上对技术与体力都有极高的要求。

        如果御者和弓箭手的技艺高超、配合默契,则完全可以在敌人还未近身之前就结束战斗。由此可以看出,那时教育科目六艺中的射、御两个科目都是极有针对性的,正对应战场上最重要的两个战斗力,相比较百姓们练的拳脚、兵器,这两项在战场上更加重要。

        操戈者和士兵都是防守力量,当然士兵也有后备的意思在,万一车上人员减损,能立即补充。操戈者持四丈长的戈一柄,负责抵御敌方靠近的战车。战车的车轮上装有机关,两辆战车不能靠得很近,于是戈长四丈才能打得到对方,但戈也不能太长了,否则操作起来太困难,于是四丈是在战场上无数教训换来的经验。商朝一丈1.7米左右,周朝一丈2.31米左右,于是4丈在7-10米之间。撑杆跳高的杆还不到5米呢,挥舞这样一柄长戈,若非武艺高强,实在很难运用自如,更不要说形成杀伤力。

        至于说有身份的将领、君王还会在身侧挂一柄剑,这基本上就是身份的象征,在两军对战中起不到多大作用。如浪客剑心的飞天御剑流,凭一柄剑单挑千军万马,大约只能是神话,我国战国时期的越女凭一柄越女剑似乎也有此能力,但这确实是个神话。

        周宣王带领的军队有数万之众,姜戎倾全族之力同样也是数万之众。所不同者,姜戎没那么多钱,造不出那么战车,也没有这么多兵种,更不具备高超的金属冶炼技术,所以对姜戎来说,骑在马背上射箭是机动性最强,而且成本最低的战斗方式了。只不过,骑射更难,人不好发力,没有步射的射程远,用的弓也没有那么强。

        虽说在小说里,两军交战之前双方主将通常要唇枪舌战一番,论一论谁是正当,数落对方的不是,然后主将之间再公平的交战几个回合,武艺不济的主将直接战死,但这只是小说为了精彩而已。将军们文武双全,懂得兵法战阵,这种人才很难得的,哪儿能轻易送死!记得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战,曾有一次,曹军的主帅本不是司马懿,后来偷偷换成了司马懿。诸葛亮在自己的山头这边遥望对方的阵营,感慨说:“虽然营盘依旧,然而一望便知气象已然更新,曹军一定换了主帅。”

        真正决定战场胜负的是士兵们的士气(悍不畏死的决心)、训练有素和持久力。元帅们的最大能力并不是武艺高强,而是把握战场局势、调动人心,卓越的管理能力和对军队的训练,认真阅读《孙子兵法》就应当懂,那本兵法根本就是一本现代管理学。

        真正的两军交战,就好像电影《指环王》里面那几场十分精彩而激动人心的大战。比较光明正大的,就是两军摆好阵型,然后擂起战鼓,按着平时训练的战阵,双方便冲杀起来。比较阴险些的,自然就要利用天时地利,搞些埋伏和偷袭。其实兵者,诡道也,也就是说,没有规矩。两军交战本就应当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具体战术完全没有一定之规。然而,兵法中也明确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乃是堂堂阳谋,也就是综合实力。没有士气、力量和训练,就单靠诡道奇技,胜不了。

        周宣王与姜戎对峙未久,战鼓响起,鼓声震天,连大地也在微微颤抖。这一场战斗从天明打到日暮,直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双方势均力敌。周宣王这边胜在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姜戎这边则胜在悍不畏死,灵活机动。然而常言有云:骄兵必败,而哀兵必胜。姜戎挟恨而来,誓欲报家园被毁之仇,于死路中寻一条生机,自然是越战越勇,而周王朝的军队却渐渐显出了疲态。

        在乱战之中,姜戎之主眼见着宣王的王车冲突在战阵之中,于是自领一支队伍,带头冲锋,向着王车所在冲杀而去。片刻之后,便将宣王团团围在中心,幸好王车的御者奄父(读音:ǎ ù),驾御之术出神入化,而王车车上车下的士兵们全都是军中武艺最为高强、久经战争考验的老兵,一时之间竟然就抵敌住了。

        只是寡不敌众,拖延之下必然不吉,然而匆忙之中却又无计可施。宣王面上虽然沉静刚毅,亲自弯弓,屡射敌方兵士,心却也止不住地沉了下去,真是不甘心啊,孤贵为天子,幼遭大难,一生兢兢业业,克勤克俭,自问无愧,没想到今日却要命丧于蛮族这帮宵小鼠辈之手,实在可恨!

        正在懊恼之间,宣王只听得东北角上一声大喝“休伤吾主!”一支人马冲杀而来,却原来是太宰仲山甫。他在战场之上密切关注着王车的走向,唯恐宣王有失,此刻眼见宣王被围,也顾不了那么多,带着身边战车人众便冲了过去,须臾之间便将包围圈冲出了一个小小的缺口。奄父一见机不可失,驾御战车,踩着不可思议的弧线,冲出了包围圈。也亏得王车的战马乃全军最优,征战一日毫无疲态,此时纵然浑身浴血也丝毫脚步不乱。

        王车脱离了险境之后,便向后军而去。然而,王车在战场上的目标何其明显,敌方看得到,己方也一样看得到。此刻的双方都是凭着一股毅力彼此僵持,王车后撤,宣王一方仅存的士气被泄,再难提振。姜戎军却趁得胜之勇,竟士气大振。王车退后,周王朝一方很快全面败退,这一退竟演变成了一溃千里。

        姜戎军趁胜追击,沿途大肆劫掠,王军无可奈何,直退入附近小小的太原城中,暂时落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77、六月之凯旋宴《我吟诗经》——十七、小雅·南有嘉鱼之什
耳边历史(13)
春秋战国——一段霸气的历史 第321节;迅读网手机版
百喻人生小故事171
多友鼎铭文解读
十二、不遑启居,玁狁之故――周宣王的赫赫战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