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解读《老子》,一定没有模棱两可和人云亦云

那么多版本的《老子》译解,为什么我还要多此一举的再翻译一遍呢?

我从十八岁开始读哲学,到现在已近五十年了。这五十年来, 我先是研究西方哲学,再回到中国哲学,几乎没有一天不在想“为什么我要翻译老子”这个问题。答案是:市面上很多版本我真的看不懂啊。特别是看到那些模棱两可的翻译,人云亦云的表达,我就特别难过。

哲学思想不应该一字多义

一般的古文翻译是由中文系的教授们负责,而他们的做法通常是把古文当作古代的材料加以解释。

一个字有几个意思,古代怎么用,这些中文系教授们都研究得很透彻,但这样却变成一门与生活脱节的学问了。结果,解析的时候往往只是强调字的意思,若总共有三种意思,哪一个才对呢?自己也没有把握。有时候说某一句的某个字是这个意思,换一句之后同样的字又有不同的解释,至于为何如此,却讲不出所以然来。

老子到底有什么连贯的哲学思想,很少有中文系的教授好好研究。

确实,对于中文系这个领域来说,基本上只要研究清楚文字、词章就过关了,不需要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

然而哲学是要讲义理的,因此我们就要问:儒家、道家是哲学,还是文学?这些作品摊开来看,当然是哲学!

以文学标准来看,有些部分或语焉不详或故作神秘,甚至有很多部分在文章的表达上根本就不够水平。

但是哲学上就不一样了,“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系统” 之后, 它有另一种表达的方式。每思及此,我的责任感就油然而生,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重新解读这些经典。

一个字都不能改!

翻译的重点应该放在精确上

解读经典,其实有两项主要工作。

第一项,就是很简单的翻译,但千万不要小看翻译。

译者本身必须具备相当的功力,才能将古文译成通顺的白话文。我为了翻译 《老子》,至少看了五、六种市面上找得到的版本。虽然这些版本都是很有权威的学者翻译的,我看了之后还是觉得实在应该重译。

从译文便看得出来,他们多半认为翻译好像是附带的,不需要太严谨。结果导致译文既不通顺, 用词也不够精确,更遑论典雅与否。

因此,我要求自己翻译时,尽量做到不随便改字,即使我翻译出来的是白话文,也不能随便改动,不能说用这个字替换那个字,意思也一样。若不能做到这一点,对原文的掌握就会有偏差。

凡是人云亦云的,都不算哲学

 第二项则是解读,这才是真正困难的地方。

我接受五十年的中、 西哲学训练,加上自己做的研究,方才具备解读的能力,也就是掌握古文经典的哲学含义,不可能每个字都重要,因此必须懂得掌握关键词, 了解每句话的重点在哪里。因为所谓 “哲学”,就是要设法说出背后的道理。

有些 《老子》的注解会说这个字有几个意思,但到底什么意思正确,他也没什么把握,对于自己为什么选定其中一个意思,也说不出个理由来。

很多学者注解时喜欢说王弼这样说、河上公这样说、王安石这样说、 苏辙这样说、朱熹这样说......他们可以举出很多一千年前的古人,但是这又能说明什么?

古人的看法就一定对吗?如果都对的话,就互相矛盾了,因为他们之间立场不同。所以,在这个时候,就要勇敢地把古人说的话先搁在一边。如此,才有可能依据老子的原文,做合宜的理解与诠释。

我译解《老子》,对自己的要求就是:翻译要精确,讲解要明确,表达要准确,这样才能让大家更明白老子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就是我解读《老子》的缘由。

9月8日晚20:00—21:00,我在直播间,等你来和我一起解读《老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一书中的那些不朽的哲学观点
政治知识:如何针对古文哲学题
『经典古文』《老子》全文翻译目录
历史上100位思想家系列:老子的道家思想精髓,和儒家思想的差异
庄子说“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道家和儒家思想的真正差异
老子在道论哲学里提到;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是什么意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