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字化转型的2个方面、1套方法、4类场景3个数字化、3个平台、4个保障

文末附PPT下载:离散制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规划

最近笔者结合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往经验,总结了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框架体系,包括2个方面、1套方法、4类场景3个数字化、3个平台、4个保障;系统地阐述了数字化转型的整体框架,这套框架是业界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实践总结,并附有实践PPT供读者下载学习与借鉴~

一、两个方面

一个是硬件升级,主要在生产、物流、仓库部门,通过引进自动化设备,机器人,如AGV\RGV、自动化立库WCS等,用机器代替人力,这是强成本导向的,如果机器的购买、运维成本在一定时间内能优于人力成本,就是更优选择,在这种清晰的价值评估形式下,硬件升级是很多企业迈向数字化的第一步,这就是先实现设备的自动化。

但自动化并不等同于数字化。这就是要说的另一个方面,数字化转型应该是硬件与软件的协同发展,除了生产物流仓库、还要综合销售、采购、财务等部门,把设备的数据与各系统、部门、全局的业务系统包括数据进行集成打通,实现端到端的流程驱动、数据驱动运营、分析、预警、改善与预测。

但很多企业无法对软件的价值做科学有效的评估,导致迟迟不愿行动,或者推动受阻。而评估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上限的,恰恰是软件,这里软件,不仅指的是软件系统、还指的是企业整体的数字化素养、意识。

软件是企业的思维方式、灵魂,硬件像是肉体,身体已经成长发育,而灵魂还停留在婴儿期,这是非常可怕的。所以,不光关注硬件带来的自动化,更要关注软件,实现作业过程、业务流程、业务对象、业务规则的全面数字化,这是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二、1套方法

通过一套方法,贯穿数字化转型建设的全过程:以始为终,描绘数字化愿景,首先企业高层,尤其是老板CEO\CIO们,要能清晰地描绘数字化的愿景、通过愿景牵引,企业上下才敢于创新、才更有战略耐心,并对愿景进行层层分解形成架构蓝图、制定相应的举措以制定明确的转型目标,并规划数字化的项目来承接目标和举措,再就是要设定项目的优先级、实施计划,在架构的管控下实施IT项目,视IT为投资,并以产品的思维管理IT,不断打磨和迭代IT系统;这是一套业内最佳实践得出的方法或行动思维,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三、4类场景、3个数字化

那么,从哪方面着手推动数字化转型建设呢?从4类场景3个数字化实现业务重构。

企业应该从4类场景、3个数字化来重构我们的业务,就是面向我们的各类作业过程(生产、物流等)、交易过程(与供应商的、与客户的各类交易)、运营管理(实现数据驱动运营)、协同办公这四类业务场景,从这4类场景去开展我们的数字化转型,从这4类场景去构建3个数字化,就是业务对象的数字化、业务过程的数字化、包括业务规则的数字化。

四、3个平台

另外,通过3个平台,从技术侧支撑数字化的实现。就是要统一技术底座:打造3个平台,一个是数据平台dPaaS,包括数仓与指标平台,二个是技术开发aPaaS与集成底座iPaaS,第三个就是IT基础设施平台;

为了构建企业数字化业务,少不了技术平台的支撑,传统的开发开发脚手架,功能分散、功能单一、功能无法做到真正的共享和复用,对于数字化自主控制能力偏弱,这样会导致数字化开发与实施效率偏低、质量不佳,不利于数字化长久的发展。我们要有这3个平台的规划与构建:

1、通过数据平台的构建,将企业内外部数据进行统一治理、建立统一标准、统一汇聚到数据底座,对数据进行重新组织和连接,在确保数据安全与合规的前提下,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充分共享和复用,使数据真正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决策服务,实现数据洞察,通过数据辅助业务分析、质量管理、风险识别、业务合规管理和业务决策。

2、企业有必要引进统一技术底座、云化的数字平台,这是所有数字化业务的技术开发与应用部署底座,通过这个底座,企业可以快速打造自己专属的各类应用系统,包括通过底座的快速开发能力满足个性化业务需求,通过底座的集成能力,实现外采套装软件、各类系统功能的高效率集成和流程的紧密衔接。

3、第三个是IT基础设置平台,比如超融合,私有云与混合云的构建与部署,包括K8S+Docker架构,从软件硬件两个方面,确保这些数字化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及高可用,进而确保业务连续性。

五、4个保障

数字化转型要获得成功,确保落位成效,必须获得最基本的4个保障,包括战略保障、文化保障、组织保障、资源保障。

战略保障:数字化要融入企业战略,都说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这里的一把手,不是说一把手、总经理要亲自动手去做,而是从公司战略上给于拔高,真正把数字化和目标融入到企业战略中去,进行顶层谋划,并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长期坚持。

文化保障:就是说企业要有数字化的文化建设,影响和培养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要有数据思维、数字化管理思维,善于通过数字手段优化我们的业务、优化我们的管理,辅助我们的决策。

组织保障:数字化转型要获得成功,需要有足够强大的数字化操盘运营能力,包括企业的IT团队的能力、业务与IT融合的能力,这些都是需要不断构建我们的流程与IT团队的组织能力、数字化的专业能力,以保障数字化工作的有效开展。

资源保障:数字化是一项不断投入的项目,这种投入企业不能当做费用来对待,不能当做成本中心来看待,企业要视费用为投资,数字化建设应该是一项公司战略投资行为,数字化涉及到业务的变革与重构,任重道远,所以,投入资源的保障尤为重要,且保持投入的持续性,才能有能力把自己打造成数字企业。

以下是某制造企业智能制造数字化建设规划PPT节选,值得借鉴与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华为数字化转型框架:1套方法、4类场景、3个平台能力
低代码开发框架 助力企业打造新时代技术底座
漫长To B路,华为用数字平台解局
可进化的私有云,筑牢金融数字化转型的底座
从新浪数字化转型,窥见互联网的“懂行”新十年
企业数字化底座与数字化转型方案(PP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