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产业互联网发展实践、格局演变及趋势展望

目前,各垂直行业基本处于数字化的初级阶段,还未形成直接竞争,各方结合自身优势形成了差异化发展策略。

来源 / 华世界产业数字研究院 (ID:HSJ-IDresearch)

文 / 张无忌

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面临数字化转型,产业互联网被认为可以全面重构产业链生态。通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对各个垂直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进行重塑和再造,是实体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机遇。

随着5G和AIoT的快速普及,各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进程空前加速。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在这种背景下,产业互联网迎来了黄金发展机遇。

01

我国产业互联网政策梳理总结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产业互联网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以及助力生态圈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促进创新创业创造的主要力量。

近几年来, 我国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供应链创新与供应链金融的支持政策, 推动了产业互联网的不断发展。2017 年 10 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文),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形成一批适合我国国情的供应链发展新技术和新模式,并建立覆盖我国重点产业的智慧供应链体系。  

2018 年 9 月,商务部发布《关于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与企业评审结果的公示》,确定北京等 55 个城市成为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269 家企业成为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 在这些供应链示范企业中, 大部分是在产业互联网的应用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企业。 

之后,政府又相继颁布了《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关于推进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平台经济的指导意见》等相关的政策,鼓励构建大中小企业深度协同、融通发展的新型产业组织模式,提升上下游中小供应商的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以更好地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20 年 4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联合印发《关于推进 “上云用数赋智” 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更是明确提出了“构建多层联动的产业互联网平台”的工作推进思路,努力推动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 

进入2021年,各省市密集出台产业互联网相关政策,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其中,智能制造、供应链升级、数字化服务等产业互联网核心内容成为政策支持重点。

02

产业互联网发展演进及探索实践

纵观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产业互联网主要是由B2B 电商、供应链金融、物流和工业互联网 4 个细分领域逐步发展起来的,如表所示。国内产业互联网的场景应用始于 1999 年成立的阿里巴巴,该 B2B 电商平台在国内最早实现了互联网和产品交易的有效结合。

表 我国产业互联网发展历程

到了 20 世纪初,深圳发展银行首先开启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后来其他银行以及一些电商平台和 P2P 企业等也陆续开展了供应链金融业务, 推动了产业互联网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深化应用。同样,进入 20 世纪以来,得益于电子商务的推动,物流企业也逐渐向信息化转变,包含第三方物流和自建物流的电商物流企业迅速崛起。

在工业互联网方面,为应对国内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发展水平不足的现实难题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以提升国内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一)产业互联网发展格局演变

2020 年,企业数字化意识被疫情激醒,产业互联网理论落地为应用场景,涌现出一批行业特征明显的商业模式。亿邦智库认为,产业互联网在在四方面因素的加持下,已经有六方势力入场,形成“3 + 1”范式,未来的发展主线和格局基本确立。

(1)产业互联网成为数字经济的主战场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1.7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到了80.9% ,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而产业互联网,正是产业数字化的最佳实现方式。

 (2) 六方主体凭各自优势入局

在对产业互联网发展大方向的一致认同下,各方势力开始在工业品、办公采购、生鲜、服装、家居、建筑等行业争相布局,形成了互联网巨头、垂直平台、行业龙头企业、央国企、技术型企业以及品牌企业多方参与的发展格局。

目前,由于各垂直行业基本处于数字化的初级阶段,因此还未形成直接竞争,各方结合自身优势形成了差异化发展策略。 

(3)产业互联网 “3 + 1”范式

在不同行业、不同业务模式下,跑出了一大批产业互联网典型模式。总结这些模式的共性特征,可以发现产业互联网已经形成“3 + 1”范式,分别是智能制造、数字供应链和双能力品牌,此外,数据智能则从技术维度贯穿上述三种范式。 

而 “3 + 1”范式则都遵从 “效率驱动可持续增长”的底层逻辑。在 “3 + 1”范式下,在不同行业将持续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形成千峰竞起的大时局。

(二)产业互联网细分领域探索实践

2020 年,阿里巴巴、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开始强势入局产业互联网,凭借在云计算方面的科技优势,通过生态合作、投资并购、孵化等方式,多维度同步切入。其中,阿里巴巴、腾讯从基础云服务、在线办公、金融科技这三个层面建立企业连接,同时基于云服务平台开放合作,打造细分产业和场景解决方案,形成合围。

整体来看, 我国产业互联网依旧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其中,在 2012 年以前处于萌芽阶段,更多是一些电商企业、银行、物流企业等就产业互联网的细分领域所进行的碎片化实践,缺乏对整个产业链的连接。

2012年以后处于产业互联网兴起的阶段,通用公司发布报告《产业互联网:打破智慧与机器的边界》以来,一方面一些国内企业进行了积极探索, 建设了自身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比如,2015 年宝武集团建立生态型服务平台———欧冶云商, 以及中粮集团与招商局集团联合打造一站式电商服务平台———粮达网等等,2018 年互联网巨头腾讯更是实施产业互联网发展战略,改组了企业内部的 6 大事业群,新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进一步推动了国内产业互联网的新发展。

03

我国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展望

准确地把握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对于企业管理者的科学理性决策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产业互联网将进一步向垂直细分领域发展

对于不同的产业而言,每个垂直细分领域都有其特定的属性,在互联网的支撑和推动下,都可能衍生出巨大市场。

在电子商务领域,一些大型综合 B2B 电商凭借自身积累的用户基础和资源优势,开始向垂直 B2B 电商布局,例如国联股份旗下的涂多多、卫多多、玻多多等多多系产业互联网平台,深入涂料产业链、醇化工产业链、卫品卫材产业链和玻璃产业链等多个行业细分领域,慧聪网旗下的棉联、中模国际、买化塑等垂直平台分别深入纺织、建筑装备和化工等行业领域。

同样,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由于未来的融资会更加地趋于精细化和集成化,众多金融企业会基于自身的核心能力, 在某些垂直行业进行精耕细作,不断开辟新市场,例如在教育、医疗、餐饮等领域,纵深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二)短期内不会形成寡头垄断

一方面,产业互联网服务于生产者,未来可能会形成上万亿的超大市场, 而任何一家企业或者几家企业都难以在短期内占据这么大的市场,并且,我国产业互联网当下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新的市场正在不断被挖掘;

另一方面,产业互联网涵盖着众多的垂直细分领域,而这些细分领域,特别是在一些制造行业,有着较强的行业进入壁垒,没有一定时期的技术积累,很难进行市场渗透和产业整合。

总之,产业互联网在短期内难以形成寡头垄断的局面,中小的科技型企业依然有着众多的发展机会。但是,从生命周期理论来看,在一些行业领域,经过短期的发展之后,中长期可能会形成多个巨头并存,甚至一家独大的情形。因此,在早期的“开疆拓土”完成以后,产业互联网相关企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获取自身的独特优势,增强和稳固自身的市场地位,会成为很多企业的基本发展要求。

(三)基于在线交易的供应链金融将成为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

供应链金融服务是产业互联网平台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互联网服务体系的核心是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四流的协调一致,其中,在四流中,具备时间价值的资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大部分传统产业中,融资难和融资贵一直是产业链中的中小企业所面临的最为困难的问题,而基于产业互联网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不同于传统的银行借贷,它依托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真实交易,并保证了核心交易在线上进行,实现了业务流程的闭环以及更为有效的风控管理。因此,提供优质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将成为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上平台开展在线交易,以及推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峰竞起!钢银电商荣获亿邦产业互联网“千峰奖”!
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我国大数据产业增幅全球领先
中信证券深度解读看好元宇宙!哪些板块将会首先受益?(附名单)
解决用户痛点最多 互联网家装未来还需探索
基于工业互联网赋能区域产业集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