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龚彩霞老师谈唇腭裂心理: 唇腭裂患者家庭心理访谈(十)——冷漠的父亲

家庭在唇腭裂患者,尤其儿童青少年患者的成长中所起的作用十分重大,但是这一点并没有被家长们广泛认识到。在十几年的临床心理工作中,我接触过许许多多的唇腭裂患者家庭,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以及成长经历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差别巨大。希望大家能从我讲述的这些故事中收到一些感悟,受到一些启发。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时常会在朋友圈分享一些心理相关的科普知识或励志文案,有这么一位患者(化名小李),我的每一条朋友圈他总是第一个点赞,也经常留言评论。有时候他会大段大段地在评论区述说他的家人对他的各种“偏见”,他的核心信念是:“一个人,连自己的家人都不喜欢自己,都嫌弃自己,那活着还有什么用呢?不如死了算了。”“我觉得我就是一个不该出生的人,是一个多余的人!”等等。在这样一些负性认知模式下,他的情绪也时常处于低落消极状态,行为也表现为退缩回避,不愿意出门工作及社交,成天宅在家里。我在微信上和他进行过多次交谈,在交流的初期,作为一名母亲,我总是条件反射般地、不由自主地站在为他父母“开脱”的角度去劝说他,比如劝他体谅父母的不易啊、劝他理解父母的辛苦啊等等,但是越劝感觉他越消极,并且感叹自己“命不好”,摊上这样的父母,觉得自己这一辈子都完了。后来,我灵光一现:对啊!我怎么忘了先认同、共情再干预的原则啊!于是我顺着他的思路,“承认”他父母对他不好,并和他一起“谴责”他的家人,给他出主意教他如何“证明”给他父母看。其中我用到的一个真实的案例对他影响最大,在这个案例的启示下,小李走出家门,找到一份做家装的工作,并雄心勃勃地规划以后要学好技术,争取早日成为工长,挣很多钱,向父母证明自己是一个很有用的人。他时常说的话是“我要向陈大哥学习”。他口中的励志人物——陈大哥,就是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案例:

大约十年前,陈大哥(当年的小陈)24岁,年纪轻轻已是一家公司的老总。在科室住院进行唇裂二期整复术。小陈住院期间,一直有很多同学、朋友看望陪伴他,却没有父母兄弟等亲友前来。后来小陈在团体咨询中主动说出实情:小陈一共有三兄弟,父亲比较好强好面子,是当地的村支书。生下两个儿子后,本想再要一个女儿,没想生下来仍然是一个男孩(小陈),而且还患严重的唇腭裂。父亲十分丧气失望,并且认为孩子的缺陷让他矮人三分,会让别人从此看不起自家,因此一直难以从内心接纳孩子,加之北方男人的内敛及不善于表达,留给小陈的是父亲永远冷漠的面孔和严苛的要求:从小到大,父亲对小陈的要求都更高:同样的事情,如果几兄弟都出错,他得到的打骂总是比哥哥们更多,任何情况下父亲的口头禅都是:“丑人多作怪”,“从小不打掉你的坏毛病长大了不得了!”。

直到现在,小陈已经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拥有了自己的公司,而且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父亲和家里人仍然对他很冷漠,此次住院手术家里也没有人前来医院照顾他。小陈说,自己曾经一度怨恨父亲的冷漠……一直生活在“要比哥哥好,要证明给父亲看”,“要比别人好”,“要证明给别人看”的强烈信念中,觉得自己活得很累很累……“但是……”小陈话锋一转,说道:“但是,我要感谢我的父亲,长大了,我理解他了,他是因为自己好强的性格,以及好面子的观念,才造成了他对我的不接纳和冷漠。我感谢他,正因为他的冷漠和偏见激发了我上进的动力,否则我可能像我的两个哥哥一样还在农村种地耕田。”

对小陈家庭的心理访谈与心理分析,总体概括为以下方面:

首先,小陈的父亲比较好强好面子,面子观念让他认为家里出生一个有先天缺陷的孩子的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造成他对孩子的不接纳。

其次,小陈的父亲是当地的村支书,在当地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容易把自己“中心化”,认为全村的人都会关注他们的家庭,所以孩子患有唇腭裂是“人尽皆知、人尽议论、人尽取笑”的事,感觉自己在村里人面前抬不起头而产生自卑感。

第三,小陈的父亲在生下两个儿子后,本想再要一个女儿,没想生下来仍然是一个男孩(小陈),这也是小陈父亲对孩子的性别期待没能达成,所以产生失望心理,从而对小陈表现为不接纳的状态。

在与小陈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基础上,我和小陈一起对他父亲进行了“心理画像”,小陈表示自己从内心深处理解和原谅了父亲,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诚然,小陈这样的“励志”是令人欣慰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拥有小陈的幸运。也许还有无数的孩子,会在父母的冷漠和偏见中遍体鳞伤地活着。为此,我呼吁唇腭裂孩子的父母,请你们去做一个特别“有爱心”的父母,好好去爱上帝送给你的那个特别的孩子,因为你是孩子最大的天,你的爱是治愈他们一切创伤的良药。

读完本文我们再来温习下心理知识的文章

龚彩霞老师谈唇腭裂心理:唇腭裂患者家庭心理访谈(八)——“心痛”的汶川姑娘

龚彩霞老师谈唇腭裂心理:唇腭裂患者家庭心理访谈(七)

龚彩霞老师谈唇腭裂心理:唇腭裂儿童家庭心理访谈(六)

专家简介

龚彩霞,女,1973年生,四川三台人。大学本科,学士学位,研究生学历。副主任护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督导师/心理危机干预专业认证师资。现任四川省护理学会心理护理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护士长/心理咨询师。

专业领域:

唇腭裂护理临床、护理科研、护理管理、唇腭裂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负责组建了全国第一个唇腭裂心理治疗工作室。有丰富的临床个体心理咨询及团体心理咨询经验。四川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主讲教师。以负责人身份主研科研项目5项。团队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学术成绩:

主编专著《唇腭裂心理咨询与治疗》《唇腭裂的护理》2部,副主编著作1部,参编著作十余部。在核心期刊及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爱心修复 笑语新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别说没提醒你:孩子生病时,父母2种态度会影响孩子一生心理健康
文案:缺爱的孩子四个表现
不成熟的父母对孩子的伤害,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父母知“爱”,却未必“会爱”
父母离异 男孩更受伤
多少父母拼尽全力,把孩子养成了“废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