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龚彩霞老师谈唇腭裂心理:唇腭裂患者家庭心理访谈(十五)——​小果果的“接纳”型妈妈

最近两期,我们连续推出了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与心理学系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学生面对唇腭裂患者及其家庭的不同视角的案例。今天继续来听听吕雅琪同学关于“接纳”的话题:

“接纳”,对于唇腭裂患者和他们的家庭是一个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关键词。家庭如何接纳孩子的疾病?父母如何接纳孩子的疾病?父母如何引导孩子去正确认知和接纳自己的疾病?都是患儿家庭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可以说,“接纳”在患儿的成长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团体心理咨询中,我遇到了果果妈妈(化名),那次活动的主题是观看电影《奇迹男孩》,讲述的是一位有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奥吉如何进入普通学校,从受人嘲笑、排斥到重拾信心、积极面对生活的励志故事。在看完了几个片段后,我们在团体内对电影中小主人公奥吉的遭遇以及家庭氛围进行讨论与分享。伙伴们对于奥吉的家庭氛围都表示了羡慕与赞许,而果果妈妈在赞许之外,还分享了她自己在孩子的治疗过程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接纳”的经历。

她向团体分享:她很喜欢带孩子出去散步,她觉得孩子需要与外面的环境接触,希望孩子能多去接触自然、接触外面的小朋友。带孩子出去散步时,她会主动去和其他带孩子出来的家长交流,在别的家长问及她的孩子的情况时会如实告知,也会聊到唇腭裂这个疾病,会科普一些疾病的信息,告诉他们这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这是可以治愈的。她还告诉我们,她觉得能有这样一个宝宝,也是一种幸福的经历。果果妈妈当时说的一段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感动,她说:“我有这样一个宝宝,我觉得很幸福,因为我的宝宝不仅是我们这个家的珍宝,同时让我们身边的人认识到他们自己生活的幸福。不管有没有患病,生活都是值得热爱的。”

从心理学的理论视角来看,“接纳”其实是一个调节自我认知、调整动机的过程,实际上这暗含了自我决定理论的部分概念。

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 Edward L. 和Ryan Richard M. 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自我决定行为的动机过程理论。

作为一种认知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人类行为的自我决定程度,将动机按自我决定程度的高低视作一个连续体,并关注人类行为在多大程度上是自愿的或自我决定的,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重视个体的主动性与社会情境之间的辩证关系。其基础是有机辩证元理论,认为社会环境可以通过支持自主、胜任、关系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来增强人类的内部动机、促进外部动机的内化、保证人类健康成长

有国外学者通过访谈的形式约谈了一批唇腭裂患者,并运用自我决定理论分析了他们在生活中面对挑战的方式,通过理论视角指出可以通过挖掘积极的心理资源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健康水平。其文章中指出,患者成长过程中,不同的环境能够提供的支持也不同。其中家庭起到了基石的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关键环境。孩子需要被父母正确对待,而不是作为一个“有缺陷的”孩子被对待。家庭在孩子的早期成长以及青少年时期的陪伴与支持有助于孩子建立一个积极的自我认同心态。这种支持可以不仅是让孩子提高自信心的鼓励,也可以是通过鼓励孩子发展更多的兴趣活动、探索更多爱好来实现。


一个被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全然接纳的孩子,会感受到“我是受欢迎的”、“我是被喜欢的”、“我是有价值的”,从而由内而外地散发出自信的信念。反之,孩子会形成诸如“我不受欢迎”、“我不被喜欢”、“我不够好”、“我没有价值”等负性认知,长此以往就可能陷入自卑、自暴自弃甚至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状态。因此,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你们对孩子的“接纳”与否,关系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个性的良性发展,希望你们及时调整自我状态,正确认识和接纳孩子的疾病,引领孩子建立信心、积极生活,收获美好人生。

读完本文我们再来温习下心理知识的文章
✦龚彩霞老师谈唇腭裂心理:唇腭裂患者家庭心理访谈(十四)——小男孩浩浩的“安全型”父母

龚彩霞老师谈唇腭裂心理:唇腭裂患者家庭心理访谈(十三)——小女孩安安的“权威型”父母
✦龚彩霞老师谈唇腭裂心理:唇腭裂患者家庭心理访谈(十二)——奶奶眼中的“福禄”孙

✦龚彩霞老师谈唇腭裂心理:唇腭裂患者家庭心理访谈(十一)——哥哥眼中的“蝴蝶”妹

专家简介

龚彩霞,女,1973年生,四川三台人。大学本科,学士学位,研究生学历。副主任护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督导师/心理危机干预专业认证师资。现任四川省护理学会心理护理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护士长/心理咨询师。

专业领域:

唇腭裂护理临床、护理科研、护理管理、唇腭裂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负责组建了全国第一个唇腭裂心理治疗工作室。有丰富的临床个体心理咨询及团体心理咨询经验。四川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主讲教师。以负责人身份主研科研项目5项。团队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学术成绩:

主编专著《唇腭裂心理咨询与治疗》《唇腭裂的护理》2部,副主编著作1部,参编著作十余部。在核心期刊及统计源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爱心修复 笑语新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唇腭裂可以治愈
宝宝说话不清楚,最好在几岁矫正
唇腭裂真那么可怕!来自一位腭裂宝宝妈妈的心声
小朋友爱告状,怎么办?该阻止吗?
前进的力量,源自背后温柔的眼神。
千万别这样给孩子读书,累趴自己还“毁”了孩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