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汉趣事》之三十:灵帝重新禁党人

当初,李膺等人被禁锢,天下的文人都崇拜他们,称窦武、陈蕃、刘淑为"三君",即一世宗师;李膺、杜密、荀翌、朱寓等八人为"八俊",即俊杰;范滂、尹勋、郭泰等八人为''八顾'',即德行的表率;张俭、翟超、岑晊等八人为"八及'',即导师;度尚、刘儒等八人为"八厨'',即能用财救人。陈蕃,窦武当政,还举用了李膺等人。陈、窦被杀后,他们又被废黜了。
宦官痛恨李膺等人,每次下诏书,都要重申党禁。侯览尤其恨张俭,他指使奸邪小人朱并上书,举报张俭和二十四人互取称号,结为朋党,图谋危害社稷,而张俭就是首领。于是,下诏书收捕张俭等人。

建宁二年(公元169年)冬,十月,大长秋曹节暗示有关官吏上奏:"一起钩党的,有李膺、杜密、朱寓、荀翌、翟超、刘儒、范滂等人,请求令州郡审问。''当时,皇上只有十四岁,问曹节:"什么是钩党?"回答说:"就是党人。''皇上问:"党人有什么罪,要杀他们?''对答说:"他们互相推举,图谋不轨。''皇上问:"想谋什么不轨?"答说:"想图谋社稷。''灵帝就批准了。
有人对李膺说:''可以逃走了。''李膺说:"奉事不辞艰,有罪不逃刑,是臣子的节操。我年已六十,生死有命,能逃到那里!''就自投诏狱,被拷打而死。他的门生、故吏都被禁锢,永不叙用。侍御史景毅的儿子景顾也是李膺的门徒,未记录在名单上。景毅慨然说:"我认为李膺贤能,让儿子拜他为师,怎么能因漏了名字,就苟且偷安呢?''就自已上表辞官归乡。

汝南郡督邮吴导受诏逮捕范谤。他到了征羌县,在驿站里抱着诏书,闭门哭泣。人们都不知为什么。范滂听到后说:"一定是因为我。"就自己到监狱投案。县令郭揖大惊,将他接出来,解下印绶,要和他一起逃亡。范滂说:"我死了,事情就结束了,怎么敢连累您呢?''又诀别母亲說:"弟弟仲傅孝顺,能够供养您了。我去黄泉见父亲,生者死者各得其所。''他母亲说:"你能和李(膺)、杜(密)齐名,死有何遗憾!既要求名,又要求寿,豈可兼得呢!''范滂跪下接受母亲教诲,再拜而别。路人闻之,无不流泪。杜密也自杀了。
党人被杀了一百多人,妻儿流放边疆。天下豪杰、有良好品德的儒家,都被宦官指控为党人;和宦官有私怨的,即使是瞪眼嗤鼻,也列为党人,加以陷害。州郡官员秉承旨意,使一些和党人毫无关系的人,也遭惩处。被杀死、流放、废黜或禁锢的又有六、七百人。

张俭逃亡,每见人家,就请求收容。主人敬重他,冒着家破人亡的危险收留他。最后逃到塞外。张俭逃亡所投奔的人家,被诛杀的有十多人,被牵连逮捕审讯的遍布天下,这些人的亲属也被灭绝。
张俭与鲁国孔褒有旧交,曾逃到孔家。孔褒不在,弟弟孔融,年十六岁,将他藏起来。张俭走后,官府将孔褒、孔融抓进监狱,不知道该处罚谁。孔融说:"人是我藏的,应当由我承担。''孔褒说:"他是来求我的,应由我承担。''官吏问他们的母亲,母亲说:''我是一家之长,应由我承担。''一家人争着去死。官府不能决断,只好上奏朝廷。诏书诛孔褒抵罪。

陈留书生夏馥得知后,叹息说:"自已惹的祸,应当自已承担,怎能凭空牵连善良的人。一人逃命,使万家遭祸,还活着干什么?"过了几年,党禁解除后,张俭回来,当了卫尉,活到八十四岁。
南阳何顺和陈蕃、李膺友好,也被通揖。他改换姓名,藏匿到汝南袁绍处,和袁绍计议,救援了不少受党事牵连的名士。前太尉袁汤有三个儿子:成、逢、隗。袁成生袁绍、袁逢生袁术。中常侍袁赦认为袁家是宰相门第,和他同姓,就推崇袁家作为外援,故袁家富贵得宠于当世。所以袁绍能救助党难人士。

熹平元年(公元172年)六月,窦太后的母亲在比景去世,太后忧郁而终。太尉李咸、廷尉陈球等力排众宦官的非议,使灵帝同意,赐太后谥号桓思皇后,葬于桓帝宣陵。
宦官虽然得胜,但朝臣也不甘心。请看下集《阳球义愤诛王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4)一半的故事
宦官与党人互为死敌,为何曹操备受名士推崇?
大狱再起
秦汉之宫廷政变(八十五)
东汉献帝刘协简介资料
历史的尘埃——三国随侃之汉末政治乱象中的宦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