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所谓天才
阅读第1281天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当然,没有那百分之一的灵感,世界上所有的汗水加在一起也只不过是汗水而已!
——爱迪生
 
这句话的前半段从小很多人就听过,也算是老师经常拿出进行激励的话。
 
只是,到了后来的某个时间,你慢慢就明白了了后面还有一句话。
 
而也是后面的这句话,也许就会让你明白:
 
有时候,学习真的不是只靠努力!
 
 
 
01
 
小时候学过一篇文章,很喜欢,印象很深刻:《伤仲永》。
 
一位五岁开始就能吟诗作赋的天才,貌似注定了成为小说主角。
 
很幸运,他真的成为了小说主角。
 
很不幸,他的主角之路,貌似有那么一点点不同。
 
这篇文章中,对于神童的发现,显得较为突兀。
 
就是大家坐在一起吃饭,突然小朋友哭着说要看书。
 
可是,家里人是八辈子种田的啊,哪来的书?
 
等会,为何发生这么奇妙的事情,感觉其中有问题啊!
 
找来书给他,发现自己能读;而且没有多久,自己还能作诗!?
 
接着,可以看出方仲永家里不应该是这么穷,因为他老爸非常具有营销意识。
 
带着娃儿到处溜家串户,进行产品展示和炫耀,自然就收获赞誉。
 
自然,还能蹭,不对,还能“盛情难却”,被请吃饭。
 
说真的,我都羡慕这样的生活。
 
不用种地,每天只要负责装逼就可以衣食无忧。
 
过了几年,十年,这位神童就像燃料即将耗尽的火箭一样,逐渐变慢。
 
根据那位苹果先生的万有引力定理,火箭耗尽之后,那就只有魂归大地。
 
然后,这位神童之旅,犹如璀璨的流星划过,没有留下一点点痕迹。
 
最多,能够个别人曾经看过那转瞬即逝的靓丽!
 
 
 
02
 
如果真的较真,还分析这篇文章,总会发现一些很有趣的地方。
 
首先一点,见识不同。这就不谈什么格局了。
 
小朋友能够稍微认识字,能够作诗,很厉害。于是就被奉为神童。
 
可是,古今以来,不谈中外,那些典籍上记载的神童故事还少吗?
 
哪怕不读书,也应该听过说书人口中那些牛逼大佬的过往吧。
 
应该是更玄幻的。
 
而小仲永那般,奉之为神童,只能说家里人见得太少,周围人也见得太少。
 
当然,不排除周围有人并不觉得神童不神童,只是纯粹看个热闹而已。
 
什么是天才呢?如果去谈论这个劲爆的话题。
 
你会发现,没法定义。最多就是在某一方面极异于常人。
 
常人,就是我这种普通人。
 
至于哪方面,“异”多少,那就没有定数。这也就造成父母、老师和社会,动不动就来个“千年神童”。
 
你怎么知道十多年前,几十年前,几百年前没人已经推出过千年神童?
 
而且人家的版权注册比你早啊!
 
如果真的进行纯粹化定义神童,当然也不好。
 
不好的原因,反而更加剧某些人进行神童的批量制造。
 
任何东西给出标准,那就可能泛滥、盗版。
 
如果是产品,可谓幸事。
 
如果是社会,可谓悲哀!
 
 
 
03
 
其次,就是身边居然没人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好吧,我知道和前面那点是共通的。
 
仲永的父亲不知道可持续发展,不给孩子报个补习班再加强拓展,也可以理解。
 
毕竟,穷怕了,好不容易飞来一只金凤凰。
 
可是,那些围观神童的大佬们应该知道“盈满则亏”的道理啊。
 
再怎么样的乡底下,也会有几个读过书的乡绅吧,懂一点点逼格高的气质。
 
所以,要么就是方仲永没法接触到这类层次的人,人家完全不care他。
 
要么,就是最厚黑的,人家知道,但是不告诉你。
 
为什么不告诉呢?凭什么告诉?!
 
什么是天才?在某些人眼里,天才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不过用作宣传除外。
 
只有成长起来,成为大人物的天才,那才是真正的天才。
 
其他人,就是蠢材,和智商无关;或者,死才。
 
而且,一旦提到神童,天才这样的字眼,貌似就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玄学一点来说,就是天妒英才。
 
王重阳可谓天才,一个人吊打另外四位大佬。结果呢,英年早逝。
 
杨康是天才,长得帅,学武功确实还不错。
 
然后呢?太高调,留下孤儿寡母。造孽啊!
 
对比那位“憨傻”的靖哥哥,总感觉人生不公平。
 
其实哪有什么不公平,自己没看到,作啊。
 
 
 
04
 
最后一点,就是个人认知。
 
每次谈这个词,我心里都很怕怕,因为自己也不是搞得很清楚。
 
如果对此仲永和王阳明,这两位其实也算是天才。
 
只是,王阳明起步晚一岁而已。然后开挂了大概十年。
 
不过,两个人的起点不一样。
 
仲永是“一朝顿悟”,不讲科学。然后被父亲带着到处溜达,估计也是迷之自信吧。
 
可以说他父亲很混账,但是以仲永的智商,也说明这孩子脑袋确实也缺根弦。
 
王阳明的天才之始,倒不是那么玄幻。
 
跟在爷爷身边,天天听读书,慢慢地就记住了。
 
还好,被问到为何他六岁不开口,一开口就能读《大学》,他能够解释清原因。
 
而且他自己和家里人也明白为何出现这样的事情。
 
于是,爷爷更开心地去引导,也报名去辅导班进修。
 
虽然,那些辅导班老师教不出天才,但是为天才铺路,打基础还是做得到的。
 
到了十多岁,慢慢明白了要搞圣人之道,也要先读书,读好书,那就继续fighting。
 
那时候,仲永已经重新回归普通人了。
 
估计种地都够呛,因为耽误了最好的训练时期啊。
 
看不清自己到底为何如此。
 
看不到自己以后怎样才能如何。
 
确实正常,但总要去尝试突破下嘛。
 
毕竟,固定好的人生剧本,总要想着能够表现一二。
 
 
 
【结语】
 
如今的社会,大新闻中的天才就不说了。身边可闻,可见的“天才”已经不在少数。
 
我不知道如何才会被定义如此,也不知道那些小朋友听到这样的标签会如何。
 
只是,能够感觉,他们会经历更刺激的一些人生历程吧。
 
如果打个比方,那就是落差更大的过山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5岁神童地书完爆众“书家”,“伤仲永”?(文后投票)
堪称书法圈“最犀利”的对话,针针见血!
王安石为何写《伤仲永》?他们同龄同乡,王更是“神童”
神童魏永康被中科院劝退,母亲:恨不得他死了才好!幸亏及时醒悟
新中国第一位天才神童,13岁被中科大破例录取,最后却抛妻弃子选择出家
平平无奇的你,也许更快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