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行合一浅谈(三)
阅读第1286天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遗言
本来想着能够将这本书中的内容再细细品味。可惜,以我目前的功力,只能望洋兴叹。
 
一个雨天,坐在窗边,不知不觉把整本书看完了。
 
当看到先生说完“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溘然长逝,心中万分情绪涌上心头。
 
所以,只能以五百年后一位小青年的角度,来重看王阳明。
 
 
 
01
 
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阳明先生应该算得上真正践行这句话的人。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最开始就提到了“以终为始”。
 
越基础,真的越难得。
 
我不知道为何阳明先生能够从小立下此志,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让他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书中虽然进行了一些说明,但是人心我们真的可以看到吗?
 
只是某些行为,我能够感知到,对他目标的促进是极好的。
 
从小爷爷的鼓励,父亲表面的苛责但是依旧默认。
 
私塾先生听到的“叛逆”言论没有反驳。
 
理学大师娄谅的肯定:圣人可学而至。
 
还有,诸多好友,学生的认可,鼓励吧。
 
亦或在实践自我思想的过程中,看到百姓能够过上更加安逸的日子,那些笑容也许就是对他最大的褒奖。
 
当我合上书本,回顾先生以终为始的道路时,发现目标是什么不一定最重要。
 
关键是你在实行的过程中,到底想做什么,做了什么。
 
家学渊源,也许能够成为一代理学宗师。
 
圣人可学,但是何为圣人?
 
能够践行四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心有民众,胸怀天下。也许,这才是成圣之路吧。
 
 
 
02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两千多年前,司马迁的这篇《报任安书》就揭露了一种现象:
 
古今以来的贤者,那些心血之作,基本上都是在不安逸的情况下所作。
 
为何呢?也许是太过安逸的生活,容易让他们很难有深刻的感悟吧,也不会触动内心极强的情绪爆发。
 
阳明先生的心学思想,如果粗略梳理一条时间轴的话,其实分成三个阶段:
 
龙场悟道,南赣剿匪,天泉证道。
 
这三个阶段,其实都是王阳明遭遇人生巨大挑战时才发生的改变。
 
龙场悟道,开创了心学的基本体系,提出了“心无外物”、“事上练”、“知行合一”。
 
南赣剿匪的过程中,真正践行了何谓“事上练”,同时真正悟到,并提出了“致良知”。
 
致良知在昨天的笔记中说到,这是心学的最高升华。
 
而这种升华,是在面临匪徒环伺的情况中,以“事上练”逐渐琢磨出来的。
 
天泉证道,自己重病期间,奉旨前往广西剿匪时发生的。
 
那时候诸多情境,估计自己已经看得较为清晰了,于是提出了四句箴言: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话的解析,其实很有意思。应该算是不单指心学,更是王阳明个人所有思想的精髓吧。
 
包含了对于人性,世界观,方法论的总体概括。
 
天泉证道之后不到两年,王阳明病逝。
 
 
 
03
 
天地为牢笼。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之后发现,破心中贼亦可,破朝堂之贼难于上青天。
 
阅读整本书的时候,能够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无奈,哪怕是这位被称之为千年来的“两大完人”之一。
 
得罪刘瑾,发配于贵州龙场。恶劣环境慢慢走过来,形成自己的独特思想。
 
开书院,教化众生。
 
刘瑾倒台后,一日三迁,成为南赣巡抚。在我想来,这应该是他生平最安逸的两段时光吧。
 
龙场虽然艰苦,但是能够想通透自己的问题,还能开书院讲学,上官也是自己的学生,岂不乐哉?
 
南赣环境危及,前有盗匪丛生,不得安宁;后有宁王虎视眈眈,随时举事。一切都像危如累卵。
 
可是,一封劝降信,摆平四大匪患。
 
再一出疑兵之计,让宁王之乱已经注定好灭亡结局。
 
可,至此以后呢?便是处于徘徊之间。
 
欲辞官,不许;重病在身,奉旨剿匪;功成之后再辞官,不许。
 
奄奄一息之间,回归祖地而不得。呜呼哀哉!
 
死后依旧被降罪,剥夺爵位。学派禁锢,不得传播。
 
多年之后才得以平反。那时的心学,也只是在那固化的理学中残喘偷生。
 
但是想来,没有去到京城朝堂之中的大染缸,算是万幸。
 
能够在地方行善事,传学问,收徒讲学,想必这也是先生为何临终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原因吧。
 
 
 
04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朋友开玩笑问我,你是不是以后就专门研究王阳明和心学了呢?
 
我笑着说,至少现在还不会。
 
能够让我推崇备至的,是王阳明这个人,以及他追逐自己梦想的过程。
 
心学的诸多内容,我到现在还不是很透彻。
 
其中的事上练和致良知,确实是可以给自己一些日常行为进行方向指明。
 
不过,对于心学的吹嘘,还是要注意适当。
 
虽然阳明先生的讲学是很厉害,教学生真的是一代名师的风范。但现在能有哪些人做到,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我更担心的是,某些大师更多的解读,其实是把心学带入偏歧。
 
最简单的一点,没有经历,何来对于心学的解释呢?
 
而作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典范,也需要适当。日本,韩国对心学多么推崇,我不知道。
 
至于说日本诸多大佬对于心学和王阳明的推崇,哪怕是东乡平八郎(甲午海战的背后BOSS之一),也挂着“平生俯首拜阳明”的印章,也是可疑。
 
毕竟,这不是一件值得多么炫耀的事情。
 
就像我们国家现在主流思想,曾经在日本,法国盛行一时,然后呢?
 
别人该看我们不顺眼,还是不顺眼。
 
我们能够适当多去吸收点不同的思想,慢慢践行,思考总结,我觉得就好过一切了。
 
 
 
【结语】
 
我看本书时,尤其是心学的各类思想,想到了一个人,稻盛和夫。
 
他所作的《心法》、《干法》、《活法》里面,确实很多思想和阳明心学共通。
 
但是,诸多的这些思想,我发现都是简平朴实的,没有太多的花哨。
 
或许是我们错了,还是这个世界错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王阳明会在21世纪重新走红?
8分钟读懂,王阳明“心学”思想核心: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人物|许葆云:王阳明和他的“知行合一”
10分钟看完《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如何诞生
格物致知,一通百通
只知道稻盛和夫?这位被低估的中国思想家亟须了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