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户外知识应用大全

 

本文节译自20026月的加拿大户外杂志《EXPLORE》(《探索者》)

技巧1: 如何挑选
  把你所有计划要带的东西收集起来,把它们放在一个房间里,然后想象它们都装在你的包里。哇,这时可以执行第一条:凡是不知道该不该带的东西都别带。这样你的包会变得更紧凑。

技巧2: 如何装包
  轻的装备放在下面,重的放在上面。因为任何人在走路时都会向前微倾,这样就把重量
集中在你的臀部而不是你的肩膀上。在底部可以放你的睡袋(睡袋有睡袋套,也可以用塑料把它包起来,这样万一你掉在水里或你的独木舟进水就可以防止被浸湿)。然后是当天你不用的衣服:内衣和袜子,鸭绒衣等。接着是你的睡垫,应该放在里面而不是绑在外面。然后是你的帐篷和防雨布。然后是野炊用品:炉子,油,壶子,杯子和匙子,滤水器和急救包。然后――*近顶端的地方――你的食品。恶劣天气的衣服放在最上面。最后拉紧口袋绳子。

技巧3: 让包又薄又高
  而不是又矮又厚。这就是那些背包带的用处――扎紧它们,用膝盖来压紧它们(当
然不要弄坏了里面的东西)装包

技巧4: 避免悬摆的物件
  当你走路,这些东西的摆动会耗费你的体力。那哪些附在你腰带和肩带上的可爱的小
包呢?其实它们是沉重的累赘。当你需要防晒霜和胶卷时,花不了你多少时间把它们从你的背包上层口袋中取出来。唯一的例外是辣椒水喷洒剂。它应该在你触手可得的地方。

技巧5: 把你所有的食品都放在防水包里
  当你在晚上把你的补剂藏在远离动物的地方时,你用不着到处乱找这些零碎的东西。至于午饭和小吃,分别用塑料包好放在食品袋里,这样在休息时可以轻易拿出来。

技巧6: 把你的水壶放在包里
  不要吊在屁股上,会被太阳晒热的。

技巧7: 防虫剂
  喷洒一些在你的劲后和你身上一些暴露的地方。在蚊虫肆虐的季节,还可以喷一些在你的袜子上和裤子的根部上,因为这些小虫虫会从一些长得比较矮的植物上而不是从树上爬到你身上来。喷洒一些到你的手背上而不是手掌上,然后擦在脸上。听上去蛮怪的,因为这样可以让害虫远离你的眼睛。还要在你的帽檐的下边喷洒一些。

抵达

技巧8: 放松点从但是要有节奏
  开始时慢点,让自己的身体慢慢热起来,然后找出你自己的行走速度。

技巧9: 早点抵达
  不管你去哪,应该在中午时到,并在其它人陆续抵达前及时地找到露营地点。你有足够的时间来支撑帐篷,并在入睡前晒干睡袋。你可以小憩一会儿,随便走走,四处探探,或者手拿一杯茶,好好欣赏一下眼前宜人的风光。

技巧10: 让大家在一起

技巧11: 当你感到疲惫时,你同时也又饿又渴
  所以在你休息时,你也要补充食品和水分(当然要开开心心)。不要在你的身体出现不适反应时才这样做。

三急

技巧12: 晚上不要喝茶
  不管是不是含咖啡因,大多数茶会让你晚上爬起来撒尿。

技巧13: 使用尿壶

技巧14: 用有拉链的袋子装使用过的纸张
  人有三急,最好把你的排泄物用旧纸张包起来,并装在有拉链的袋子里,然后在下一个垃圾处理地点(生火点或者简易茅坑)把它们倒出来,而不是就地掩埋。动物喜欢挖人类的粪便(啊,嗯,唔)并把纸张弄得到处都是。

技巧15: 是不是真的要篝火
  我不大生。而且在野外最好不要生篝火。因为如果我们不生火,这些木材足够供养一些有机生物,而它们又是在生物链中一些更高级别生物的食品。点一堆火你得收集木材,生火,把自己熏得眼泪水直流,最后浑身一股烟味去睡觉。但是如果你又冷又湿,这就有必要生一堆火了。或者当有重要的事情要当晚讨论时,大家可以围火而坐。(待续)

技巧16: 有GPS
你在哪?走了多远?你走了多快?路过了什么地方?何时天黑?类似的问题GPS比指南针有用。

技巧17: 哪里买地图?
  大的书店和专业的书店,还有可以在网上查找

技巧18: 很多地图没有详细的细节。
这时就要*GPS了来确定你精确的位置了。而且以后还可以借给朋友用。

技巧19: 检查数据
  当你的GPS接受了一份地图,别忘记设置这份地图。

技巧20: 扔了熊铃
  熊可以在比你认为的更远的距离的里听到铃声。尽量多用喊叫而不是不停的铃声。

技巧21: 隐性眼镜
  以前在旅行时我总是戴眼镜,得忍受眼镜框,摩擦和雾气。现在不用了,有可以长达三个月的不用更换的隐性眼镜。

技巧22: 你不需要的
  牙膏(但是你需要牙刷和丝线。)
  一块肥皂(一点洗洁精也可以)
  一块毛巾(风干的就可以了)
  折叠饭盒和镜子

饮食

技巧23: 小吃和午饭
  高能麦棒,牛肉干,奶酪,饼干,干果,乳酪,馒头,果酱,花生油,糖果条。不要沙丁鱼和罐头。他们容易把东西弄脏。蜂蜜也不用带。

技巧24: 正餐
  速泡汤和面条,还有一些干化的食品。都是一些袋装的和不用再烹饪的食品。倒水时注意,要倒比说明上的水多,因为这些东西很耗水。这些食品的成分中都有蔬菜,而且容易带,还可以长时间不会变坏。记住:双份装的干化食品只能解决一个人的饥饿问题。

技巧25: 早饭吃豆类食品和米饭
  把速溶黑豆片或黑斑豆片放入杯中,混上同等量的速溶米饭,用一个小的塑料瓶装一些沙拉和几块奶酪。最上面再放一些玉米片。这样就有一份非常可口的早饭了。它能提供你接下来几个小时里足够的热量。

技巧26: 壶里只放水
  我的壶只用来煮水,然后再倒到速溶汤,豆类品和米饭,热巧克力等里:这样可以减少油的消耗,而且喝完了也不用特别清洗。

技巧27: 你所要用的餐具是杯子和匙子。
  除非你象我一样喝些糊状的东西,否则你需要刀和*,特弗笼的平底锅等很多东西。

技巧28: 使用煤气炉

技巧29: 回到老路上
  如果你发现了一条你喜欢的小路,要不时回到老路上,否则很容易迷失。

睡觉

技巧30: 找一个好地方
  因为在野外或者在海拔高的地方,你很难入睡,一个方法是多服一点安眠药片。

技巧31: 戴御寒帽
  即使我不是秃子,我也戴。还有戴一双薄手套也有用。

技巧32: 戴耳塞
  野外的各种声音可难会令你难以入睡,可能还有别人的呼噜声,所以不妨戴耳塞。

技巧33: 最佳的安营地点
     a. 平而干
     b. 离小溪或湖泊比较近。这样就比较容易取水。
     c. 必须大大高于水位线,以防水位半夜里上涨。
d.
在树林里。这样不但可以挡风,还有地方绑防雨罩,但不要选枯死了在树旁,以防倒下来砸到。
     e. 帐篷与帐篷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以防被别人的酣声吵到
     f. 附近有厕所的地方,既方便又卫生
     g. 远离灯光和噪音
     h. 和你喜欢的人在你喜欢的地方 :


必备之物

技巧34: 4人一组在七日中所需要的东西
  1个炉子,6个炉架,2个壶,1块防雨布,1个滤水品,1个水袋,1份地质地形图,1把多用途工具,1个急救包,1本自然历史书,1本户外书,1GPS1个指南针,2要吊食品的绳子,1个挖简易茅坑的铲子。

技巧35: 个人必备14样东西
  1个口哨,1把瑞士军刀,打火机,头灯,食品,水,有边帽,防晒霜,太阳眼镜,小型急救包,手帕(用来擦拭物品和当包扎布用),恶劣天气的衣服,药品(千万别依赖别人),卫生纸。

技巧36: 指南针如何?
愿意的话带一个,但是没有多少人知道如何正确使用。

技巧37: 雨伞
  在细雨蒙蒙的时候,这个英国人的习惯还在有用的。你可以买那种小的,插在包上,
这样可以让你的包避免打湿,而且还可以空出手来。(个人建议带雨衣而不是雨伞)

技巧38: 花尽可能多的钱在你的帐篷上
  你付出多少,你就得到多少。记住一句著名的探险家讲的话:在山区里,最好的也不过刚刚好。 

技巧39: 晚上把帐篷的门打开来
  关上帐篷的门不但容易在帐篷里面结水,水珠还会结在睡袋上。所以在夏天带上可以挡住0度的睡袋。然后保持空气流通,当然要拉上纹帐。(尤其是在山区里)

技巧40: 带上防雨布
  我总是带一个7X9英寸大小的防雨布。每个索扣上绑上一根12英寸长的绳子{共四根},并用一根30英寸长的绳子绑在树当中当帐脊。

技巧41: 如何穿着
  明智的穿着
1
柔软的尼龙T恤,感觉象棉的但更舒服;
2
不会发出臭味的POLYPRO内衣
3
中部有拉链的裤子
4
底部有拉链,可以罩着你的鞋子的防水裤
5
女士运动上装(女士所用)
6
抓绒衣
7
有绳子的帽子
8
防水鞋

技巧42: 笨拙的穿着
1
牛仔服(湿了时很可怕)
2
发出臭味的POLYPRO内衣
3
任何紧身服
4
袖口很紧的裤子――适合攀岩,但不适合徒步

技巧43: 雨具
  穿上一层厚厚的抓绒衣很有用。下雨时,我总是穿上丝绒杰克,如果是滂沱大雨,我就会穿上粗呢大衣,当然我会出汗,但是丝绒衣会吸干它们,我可以保持温暖。

技巧44: Gore-Tex 袜子
  在你一般的袜子外面套上一双Gore-Tex的袜子,可以保证的你的脚步不进水

技巧45: 处理,煮或者过滤
  当你煮水时很多有害的生物都会被杀掉。所以在用前不用特别过滤,也不用让水开上五分钟。我个人使用过滤水而不是经过化学处理过的水,虽然化学处理过的水更好而且可以减掉过滤器的重量。

技巧46: 用水袋去小溪里打水而不是用壶直接去打水。一个好的水袋很轻,可以装1020的水。

技巧47: 如果你在野外不得不用水来清洗,请把水带到营地而不是把东西拿到水里去洗。同样你洗脸涮牙洗澡应该这样{这想这一点我们应该注意,避免了污染整个水源。如果我们在岸上用,水再渗到地里去,经过自然过滤,再汇合到水里时就过滤得干净多了}
当你找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地点

技巧48: 把它作为营地
早上起来时把昨天的衣服和睡袋都摊开来,然后再出去,等你回来时就可以好好的睡一觉了,{当然要注意天气不会变坏}

技巧49: 带小孩子

技巧50: 好好把一切都想一下
想一下你花了多少时间在室内,在一个没有季节的办公室里,在电话旁,在电脑前。然后想一下你离开它们多久了。因此每天花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去享受一下你所努力获得的。舒服地呆在在一个风光无限的地方,然后按照一个著名的加拿大自然学家所讲的:静静地坐在自然世界里,忘了你在那里,你会看见,听到和感觉到一些让你惊奇和快乐的东西。这时你就知道你到家了

 

 

野外旅行的应急备用箱


旅行备用应急物品应简单、多用途、轻便。一般应备:

  1、气体打火机一个(防风火机更好)

  2、灯笼蜡烛数支,用于照明、取暖、点火、野外生火煮食;

  3、多用小刀一把,切割削之用;

  4、细尼龙绳5~10米,捆绑物品、晾晒衣物、扎营等;

  5、小型指南针一个,茺野山林失向用;

  6、手电筒一个哨子一个,遇险发信号联络用;

  7、高猛酸钾一小瓶,既可消毒用,又可作引火燃料;

  8、药棉若干,擦洗和包扎伤口用,也可作引火物;

  9、丝巾一块,既可防风保暖用,又可用于包扎伤口和作止血带;

  10、有盖铁皮罐一个(形状不限),既可装上述应急物品,又能作为饮具煮食,还可用其盖反射日光发信号。

  应急物品不宜繁杂过多。要注意实用和携带方便。

  登山锻炼别忘护膝

  登山健身是广大群众喜爱的一项运动。每到周末,北京周边的山上总是挤满了人,尤其是香山。在享受登山带来的欢愉的同时,您可知道登山也有不利的一面:对膝关节的磨损较大。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岑浩望教授介绍,普通人登山虽然步履缓慢,但它需克服地心引力向上攀登,因此提高了运动的强度。登山作为一种有氧运动,能通过吸入的氧气燃烧体内的脂肪和葡萄糖,达到提高心肺功能和消耗多余脂肪的目的。同时,登山还是一项有撞击性的运动,对骨骼的刺激比较大,对延缓骨质流失、促进钙的吸收有很大好处。但就像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一样,教授同时指出,登山对膝关节的磨损较大。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与地面行走相比,登山中对膝关节的压力增加了45倍。由于髌骨、半月板、关节面的磨擦加剧,很容易造成伤害。尤其中老年人年龄大,骨质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一旦磨损,几乎是无法恢复。许多中老年朋友登山后,感到膝关节发胀、疼痛,甚至无法再登山,就是这个原因。如何既在享受登山健身的同时又尽可能地避免对膝关节损伤?作为登山爱好者之一,岑浩望教授以自己的切身感受指出:在户外登山时,不妨配带一副轻便的越野手杖进行辅助攀登,可大大降低行进过程中对膝关节的磨损。因为一方面,在攀登的行进中,借助手杖的平衡,会由单纯的下肢运动变为加上手臂的四肢运动,使上下肢的大肌肉群在攀登的同时得到充分的锻炼。另一方面,在登山时,由于有了两支手杖的配合,可以降低运动的强度,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心肺功能的超负荷状态,还极大减轻了对膝关节的压力,减少对膝关节的磨损。

  在高原上突遇不适怎么办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雪山飞狐,是久居都市的人们所向往的,于是拥有着蔚蓝天空、纯净空气的高原便成了许多人期待已久的度假地首选。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副秘书长王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高原地区气压低,空气密度小,含氧量比内陆平原低25%30%,阳光强烈,年平均日照可长达3000小时。冬季漫长寒冷而无盛夏。前往高原工作、生活、旅游时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1.在出行时宜穿宽松、保暖的衣服。

  2.因为高原地区普遍日照强烈,人们最好戴上墨镜、太阳帽并涂抹防晒霜以免紫外线灼伤皮肤。

  3.初到高原进食切莫过量,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可在早上活动前喝足水,最好不吸烟、不喝酒。

  4.另外,晚上休息时应开窗户以保持空气流通。

  特别介绍

  严重高原反应怎么办

  海拔在3000以上的地区,称为高原地区。其特点为气压低,空气中氧的浓度也低,易导致人体缺氧,从而引起高原反应。高原病的常见症状是呕吐、耳鸣、头痛、呼吸急迫、食欲不振、发烧、睡意朦胧,严重者会出现感觉迟钝、情绪不定、精神亢奋、记忆力减退、听、视、嗅、味觉异常、产生幻觉等,也可能发生浮肿、休克或痉挛等现象。

  1.对高原病患者而言,给氧及降低高度是最有效的急救处理,若有休克现象,应优先处理,注意失温及其他并发症。

  2.应将病患移至无风处,并立即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同时严禁大量饮水。

  3.若疼痛严重,可服用镇痛剂止痛。如果仍不能适应,则需降低高度,直到患者感到舒服或症状明显减轻之高度为止。一般而言,出现高原反应的患者降低至平地后,即可不治而愈。虽然如此,严重的患者仍需送医院处理。

  出现低血糖怎么办

  1.无论是乘车还是游览观光,口袋里要备几粒糖果,巧克力、水果糖比较好。要按时吃早餐,一旦没有吃早餐或早餐吃得太少而在午餐前出现心慌、饥饿感,就马上吃几粒糖果,大约1015分钟就会恢复正常。

  2.如果有条件,可马上冲一杯浓的砂糖水喝,如是在旅途行进中,身上未携带糖果,可喝些含糖饮料或吃些其他食品,也能恢复正常,只是在时间上稍微慢一点。

  3.如果旅伴出现低血糖并突然晕倒在地,应立即让其平躺仰卧休息,松解其衣服扣子和裤腰带,让其服些浓糖水或甜饮料、果汁之类,一般都能很快缓解过来。假如采取上述各种措施均无法使低血糖症状消失,应考虑患有其他疾病,要毫不犹豫地送当地医院诊断治疗。

  腿脚出现浮肿怎么办

  初到高原,人们也许会由于海拔高、行程过于紧张而出现腿脚浮肿的情况,此时不要惊慌,以下方法可以适当减少或舒缓浮肿的程度:

  1.要妥善安排旅游的时间和路线,不要赶得太紧,游完一个景点后要休息一会,注意劳逸结合。

  2.途中要注意体位的变化,站立和行走一段时间后,要坐一会或平躺一会,并把两腿跷起来。长时间坐车时,要把两腿抬高,便于腿脚的静脉血液回流。

  3.外出旅游需要长时间行走时,最好打上松紧合适的绑腿,或用宽布带在小腿上缠几圈,用别针固定住。

  4.每天旅游完以后,用热水烫脚,使脚部的血管扩张,便于血液回流。

  特别情况

  高原行车抛锚怎么办

  1.如果汽车在高原遭遇抛锚等意外时,应及时通过手机、海事卫星电话等通讯手段向相关部门报警,如出现手机没有信号或未携带其他通讯工具的情况时,应积极向往来车辆示警,如挥手叫后面来的车辆靠路旁停下,迎面驶来的车辆也要截停;在晚上,可以用手电筒或浅色围巾截停车辆。

  2.由于高原空气稀薄,所以人们在行车遇到意外时,注意不要做剧烈运动,并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否则会增加吸氧量,加大体热的消耗,并会导致身体疲惫。

  3.在等待救援过程中,被困者应保持车厢内空气流通,并每隔一段时间就活动一下四肢,例如活动脚趾、转转手腕、伸伸肩膀和颈部,促使血液循环。

  4.不要经常打开收音机或车灯,以节省电池电力。如果所处地区气候寒冷,建议每小时开动引擎和暖风约10分钟,这样不仅可以节省燃油,更重要的是引擎开动时间过长,废气涌入车中的危险也较大,同时过于温暖的环境也容易让人昏昏欲睡。

  户外避雷十大方法

  雷电通常会击中户外最高的物体尖顶,所以孤立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往往最易遭雷击,人们在雷电大作时,在户外应遵守以下规则,以确保安全。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5、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水能导电。

  6、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7、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8、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羽毛球拍、高尔夫球棍、锄头等;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雷暴天气进行高尔夫球、足球等运动是非常危险的;不宜在水面和水边停留;不宜在河边洗衣服、钓鱼、游泳、玩耍。

  9、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快速开摩托、快骑自行车和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也越容易伤人。

  10、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跳离现场。

  防止冻伤 拒绝寒风--高寒地带的致命因素及防范

  珠穆朗玛峰,藏族人称为生命的恩赐者,因为高峰上披挂的冰川化成的水汇成了养育大地的河流;但也有的人把他叫做夺命鬼,因为许多登山者,包括世界著名的登山家和世代生活在珠峰南坡的夏尔巴人,都葬身在它的怀抱之中。

  从1921年英国探险队首次征服珠峰以来,已有600名左右的登山勇士先后踏上了这座 世界最高峰的峰顶。其间,也有140人为此献出了生命。19965月中旬发生的灾 难,写下了有史以来人类征服历程中最惨烈的一幕。在36小时之内,有8人遇难,其 中有世界上最优秀的登山家。

  痛定思痛,人们在仔细地分析了悲剧发生的原因后终于认清了在高山一威胁生命的 几种因素。它们包括:

  严寒:这是在高纬度和高寒地带致人死地的头号杀手。今年5月中旬,本该是攀登珠峰的黄金季节,但突然而至的暴雪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使顶峰一带的气温骤降至- 40°C,给登顶人员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极度的寒冷能够使人因身体的热量大量丧 失,心脏运动减慢,最后导致死亡。

  为此,一些发达国家为登山运动员特制了良好隔热层的防寒服,以减少人体热量的 散失。人体在运动、肌肉抖动时可以产生热量,保护心脏和肌体。 氧气丧失:据测定,珠峰顶峰处的大气中氧含量仅为海平面大气中氧含量的三分之 一。氧缺乏会使人容易疲劳,在低海拔处,人每分只需呼吸12次,而在峰顶附近, 必须呼吸50次才可保证人体的正常氧需要,确保将肺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以增加体 内的氧含量。

  目前,除了一些特殊的登山项目,大多数登山探险队员都装备了轻巧而牢靠的氧气 瓶,用来增加登山时的安全性。

  干风:虽然高峰处常常被冰雪覆盖,但那里的风却是十分干燥的,登山者每次呼吸 都会损失体内的水份。据测算,攀登像珠峰这类高大山峰时,因呼吸而造成人体内 血液中水分损失可过15~40%。在高纬度地区,血液中红血球的增加会使血液变得粘 稠,这样就可能增加冻伤发生的机会。而且,干风也往往与严寒相伴。 在常规的登山活动中,登山者除了在带足水以外,还往往携带着方便、有效的炉 子,以便溶雪化水,及时补充人体水份的损失。

  判断的失误:海拔高度的增加,会对人的大脑造成一些不良影响,造成人情绪的不 稳定。易产生慌乱心理,导致判断失误,甚至发生自残行为。这些不良因素,在准 备登山时充分考虑到。

  有经验的登山队,在到达一定的高度以后,通常都采用结组攀登的战术。这样在遇 到危险时,队员之间可以密切配合,互相照顾、到相激励,共同克服困难,勇敢上攀、安全下撤。

  外出旅游防止脚掌起泡的简单方法

  外出旅游,脚泡的发生比较常见,它会影响旅游的顺利进程,而且处理不当还会引起感染。

  预防脚泡的发生必须注意:

  一、鞋袜要合适,鞋子不宜过大或过小,最好穿半新的胶鞋或布鞋,女同志不要穿高跟硬底皮鞋,鞋垫要平整,袜子无破损、无皱褶,鞋内进沙应及时清除,要保持鞋袜干燥;

  二、徒步游览应循序渐进,先近后远,脚步要均匀,落地要稳,不可时快时慢;

  三、临睡前要用热水烫脚,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足掌部位应用手按摩。

  若发生脚泡,首先用热水烫脚5—10分钟,然后用碘酒或酒精对脚泡局部消毒,再用消毒的针刺破脚泡,使泡内液体流出。另外切忌剪去泡皮,以防感染。

  消除旅游疲劳的六大秘笈

  旅途操对于消除疲劳颇有效果,做法如下:

  1.颈部伸展坐姿,双手抱头,两肘内颊夹,稍用力下压使颈部前屈,然后颈部用力尽量后仰,做8次,每次静止12秒。

  2.肩部伸展坐姿,十指交叉上举,掌心朝上,然后由慢到快用力后振10次。

  3.胸背伸展坐姿,两臂屈肘前平举含胸低头,然后两臂向侧后平行伸展,抬头挺胸,做10次。

  4.体侧伸展坐姿,一手插腰,另一手臂伸直上举,上体稍侧屈,手臂用力向侧上方伸展5次,然后换另侧做,每次静止12秒。

  5.腰腹伸展坐姿,两手抱头,体前屈,然后上体后仰,肘关节外展,尽量把身体伸直,保持34秒,慢速做5次。

  6.腿部伸展坐姿,双腿屈膝置于胸前,然后两腿同时伸直,脚尖前伸,做10次,每次静止12秒。

  此外,快步走路也是消除疲劳的妙方。正确的方式是一定要快步走,而且要持续1520分钟,这样才能平衡全身肌肉、帮助大脑运动,进而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

  户外活动、探险与自助旅行的书目

  野外活动常识类:

  冒险图鉴 - 野外生活与生存(中国标准出版社)

  野外生存(解放军出版社)

  野外生活手册(中国登山协会)

  野外旅游生存自救(中国旅游出版社)

  生存手册英国皇家特种部队要威教程(华文出版社)

  生存指南中国人的城市生存与野外生存技能大全(兰天出版社)

  野外旅行完全实用手册(中国戏剧出版社)

  摄影类:

  彩色风光摄影(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新疆

  天山问穹庐(山东画报出版社)

  《中国西部探险丛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罗布泊之谜

  与彭加木同行

  楼兰一个世纪之谜的解析

  最后的罗布人

  尼雅之谜(中国书店)

  有限背叛” – 一群都市人的罗布荒漠行(上海人民出版社)

  魂系罗布泊(北京出版社)

  无声的塔克拉马干(山东画报出版社)

  大漠明珠丝绸古道上的秘宝(四川教育出版社)

  西上天山的女人(作家出版社)

  丝路探险记亚洲探险之旅 (新疆人民出版社)

  西域劫踪中国西部文物被盗纪实(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中国西部四十年(鲍大可)(东方出版社)

  亚洲腹地旅行记(斯文·赫定)(新疆人民出版社)

  马可·波罗游记(中国文史出版社)

  天界西北边塞行(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西藏

  西藏的地平线(西藏人民出版社)

  西藏的诱惑(安徽文艺出版社)

  聆听西藏系列(云南人民出版社)

  以纪实的方式

  以散文的方式

  以小说的方式

  喜马拉雅(人民文学出版社)

  喜马拉雅寻觅(山东画报出版社)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现代出版社)

  拉萨踏古(西藏人民出版社)

  发现西藏书系(关于西藏的名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消失的地平线寻找理想国香格里拉的神奇之旅

  失落的古格王朝落千丈- 一个西藏神秘的兴盛与衰记亡之谜

  西藏历史地位辨(民族出版社)

  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50(三联书店)

  亲历秘境首次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

  最后的秘境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作家出版社)

  无人区历险记(解放军出版社)

  走进世界第一大峡谷(人民日报出版社)

  西藏风土志(西藏人民出版社)

  一个巴黎女子的拉萨历险记(西藏人民出版社)

  藏行记实(进军西藏日记)(中国藏学出版社)

  森林女神(江苏文艺出版社)

  康巴旧闻(四川人民出版社)

  西藏墨脱的诱惑(东方出版社)

  珠峰密语(李乐诗)(香港聚贤馆)

  呼吸明天(曾哲)(中国青年出版社)

  西藏秘行亚洲探险之旅 (新疆人民出版社)

  雪域东部神秘的喇嘛教 (南海出版公司)

  川藏日记(陕西旅游出版社)

  生命在藏北(西安出版社)

  闯入世界屋脊的人(西藏人民出版社)

  离天最近的地方藏北无人区科学探秘(民族出版社)

  漫游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

  西藏之旅(马丽华)(花城出版社)

  走过西藏(马丽华)(作家出版社)

  藏北游历

  西行阿里

  灵魂像风

  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马丽华)(湖南教育出版社)

  终极风景(马丽华)(时代文艺出版社)

  云南

  雪山寻梦(沈阳出版社)

  雪崩中国登山史上取悲惨的一页(中国书籍出版社)

  中国原始社会最末一朵玫瑰沪沽摩梭人(中国青年出版社)

  南北极

  南北极探险史话(中国旅游出版社)

  雪龙闯北极(中国财经济出版社)

  长城

  长城梦(江西美术出版社)

  北京

  双休日自助游(兵器工业出版社)

  驾车游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

  双休日北京周边旅游指南(测绘出版社)

  环北京休闲旅游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

  长江魂一个探险家的长江源头日记(岭南美术出版社)

  敦煌

  敦煌天下第一说(敦煌文艺出版社)

  九十春秋敦煌五十年(浙江大学出版社)

  敦煌之恋(人民文学出版社)

  伊斯兰文化

  以笔为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其他

  在路上-漂泊笔记丛书(天津教育出版社)

  离别北京的天花板- 西路人信札

  太阳之下

  与江河一道

  平原动物上高原

  骑马找马

  苦行九州长- 九州方圆万里行

  漂泊者之旅(长春出版社)

  西路无碑(曾哲)

  独守苍茫(范春歌)

  走进墨脱(曹华波)

  荒原有爱(尚昌平)

  十年旅痕(孙心圣)

  漫长的路潘文石在大熊猫中间(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壮士中华行余纯顺风雨八年日记(上海文艺出版社)

  壮士中华行余纯顺孤身徒步走西藏(上海文艺出版社)

  余纯顺挑战罗布泊纪实摄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探险纪实系列众生丛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走进神农架

  远征北极纪实极地心路

  寻踪揭谜四十年考古探险纪实

  猎人影记丛书(江西美术出版社)

  长江情结

  黄河落天走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

  绝境的地图一个人的死亡之旅(经济日报出版社)

  万里海疆第一走刘华徒步走中国大陆海岸线纪实(广西人民出版社)

  旅游必备药品

  外出旅游是为了放松一下紧张的心情,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可是,在外地他乡,如果你突然出现了一些不适,而你又没有任何准备,那可真是太糟糕了。这里,为你介绍一些在旅游中必备的药品。希望你的旅游生活有备无患,更加丰富多彩。

  旅游的必备药,首先要说特需药。要根据自己身体的特殊健康状况将药品带上,如有心脏病、哮喘病史的人一定要带上对症的药。然后,要考虑在旅游时普通常见的病症。

  感冒:于这种病症,要根据自身状况选择。中药制剂:可以应付一般的感冒症状,而且较少有副作用,解热镇药:可以退热和缓解头痛、关节痛等症状。组胺拮抗剂:可以减少打喷嚏和流鼻涕,并有轻微的镇痛作用。

  过敏:息斯敏和扑尔敏:适用于过敏性湿疹、过敏性鼻炎、药物或食物过敏。与解热镇痛药同服,可以控制感冒时的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

  消化不良:应付这种状况,可以选择食母生或乳生这些维生素类、有益菌类的消化药,但不能与抗生素、抑菌剂等合用。或者选择中成药。还可以选用由慢性胃炎等引起的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烧灼感等的药。

  腹泻:一般选用黄连素片治疗肠道细菌感染引起的胃肠炎、腹泻。或者选用中药类丸剂治疗。

  细菌感染:对付旅游途中发生的身体各系统细菌感染,可选用广谱抗菌药。腹泻严重时,可以和黄连素片同时使用。

  晕车:可以选用乘车、船、飞机等运动引起的眩晕、呕吐等症状的晕车药。

  上火:旅游时休息不好很容易上火,可以准备牛黄解毒丸或黄连上清丸,可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牙龈肿痛、耳鸣口疮、大便不通等。

  准备了以上药品,还不是足够的,还要准备这些药品:创可贴,用于应付意外受伤;清凉油,用于应付蚊虫叮咬、头晕;眼药水,用于游泳或泡温泉后,或灰沙入眼;活络油,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它们都是应该带的。

  此外,还要根据旅游的时间和内容准备有针对性的药:夏日应准备仁丹应付中暑,冬天去北方要准备防冻伤的药。

  有了以上的准备,你的旅游就不怕出甚麽意外了。放心的你,一定会玩得更加尽兴。

  溪谷运动的伤害与预防

  综观人类的文明发展,无不以溪流为起源,因此人类与溪流的关系,自古以来即相当之密切,就以现代文明社会而言,溪流依旧扮演着孕育人类的重要地位。也由于人类长久以来依赖河流生存,因此难免会有一些溪谷伤害发生,而其伤害类型也因各地族群所居住的地理环境、气候、社会、经济、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就针对近年来与登山界互动较为密切的溯溪运动为主题向各位报告,又因个人接触溯溪运动不久,溯过的溪流也屈指可数,因此无论在技术或经验上都还在学习阶段,所以在内容上有所疏漏、错误或不适当的地方在所难免,还请各位前辈、先进不吝指正。

  台湾的溯溪运动乃是于民国七十一年由日本大阪草鞋会茂木完治先生所引进。而于民国七十二年由彰化县登山协会黄孟宗老师创立国内第一个溯溪团体「彰化溯溪俱乐部」,两年后中华民国山岳协会亦成立「台北溯溪俱乐部」,共同推展台湾的溯溪运动。

  若是要将台湾溯溪运动勉强分阶段的话,则大略可分为引进期、推展期、扩张期、颠峰期及衰退期。自日本人开始来台溯溪至溯登台湾的旧五岳为止,可说是为引进期,此期主要是以台湾的溯溪前辈由启蒙到完全吸收日本的溯溪技能及观念为重点。而从国人陪日本队完成台湾旧五岳溯登后至今,可说是已进入了推展期。几年来在溯溪前辈的不断推展之下,台湾的溯溪人口也急遽的增加,因此有心从事溯溪运动的山友,也开始在探讨溪谷运动的伤害与预防,如台湾山难救助协会每年都会定期的举办溪谷搜救训练,借由各界的经验与技术交流,期能将溪谷运动伤害减至最低,让台湾的溯溪运动更趋成熟。

  第一章 人为因素造成的伤害

  人为因素造成的伤害大致可分为因技术、经验不足所造成的伤害及因人为疏忽所造成的伤害两种。此两种伤害又往往相互影响,也就是所谓的疏忽,有时是因个人或团体的技术及经验不足所造成的,相同的,经验、技术及个人的心态也常引发疏忽而造成伤害。常见的人为因素造成的伤害有:坠落、溺水、滑倒、误入支流、密丛迷途、失温及其它外伤等。

  第一节 坠落或滑落

  坠落或滑落原因相当多,以下介绍几种较可能发生之种类。

  一、于岸边攀爬或行走时滑落

  原  因: 大多为岩石湿滑,无良好之把手点及踏足点。

  因应方式: (1) 选择良好牢靠之把手点及踏足点。

  (2) 运用器材辅助确保通用。

  (3) 避开湿滑困难路线,采行小高绕方式通过。

  二、高绕时坠落

  原  因: 会采行高绕大都是遇到困难点,如瀑布、大深潭等,而往往在瀑布、深潭两旁大都为陡峭的岩壁,因此高绕时很容易发生因攀爬而坠落,所以瀑布高绕是溯溪活动中,相当危险的因素之一。

  因应方式:(1) 高绕时尽可能退回下游一段距离,在两岸较不陡峭之地型再行高绕。

  (2) 高绕时应注意把手点及踏足点是否牢靠。像枯枝及松动之岩石都是相当危险的。

  (3) 高绕下切时,必须注意因失去平衡而坠落,尤其是背着重装高绕时。

  (4) 必要时最好做绳队确保。

  三、攀登坠落

  原  因: 溪谷岩壁大都湿滑不易找到良好之把手点及踏足点,且因穿著溯溪鞋对攀爬并不甚理想,因此增加其困难度。攀登可分为上攀、下攀及横攀,溯溪最常采用的是上攀及横攀,而其中又以横攀最为常用。

  因应方式: (1) 攻击手应卸下不必要之装备以方便攀爬。

  (2) 先观察研拟最安全可行之攀爬路线,必要时可用望远镜观察把手点。

  (3) 利用器材及绳索确保通过,必要时应使用岩钉、岩契、马蹬或钻打膨胀锚桩加以确保。

  (4) 固定点架设距离不可太长。

  (5) 退回下游采行高绕。

  第二节 溺水

  溺水是溯溪活动中最可怕的伤害因素,当一个人溺水时,其它人员必须赶紧采取救援行动,而无太多时间加以研讨如何救人,因此溺水救援应于平时即加以演练,并有一套模式,待真正救人时则可马上采取行动,而不会不知所措或用错方式影响到救人的时效。

  当将溺水者救起后,若发现溺水者已无心跳呼吸,应先以C.P.R心肺复苏术给予急救,并尽速的送医院观察,在将患者送医途中应注意其保暖及避免患者于途中二次溺水。若救起之溺水者仍意识清醒,则先让其休息观察有无异状,再行决定是否继续往前溯,若是患者咳嗽不止,应先送医检查,以免肺部引发感染。

  一、因坠落滑落而溺水

  原  因: 请参考第一节各项之原因。

  因应方式: (1) 拋绳给落水者,将其拉出。

  (2) 利用钓杆或树枝将其拉出。

  (3) 救援者先以绳索确保,再入水救人。

  (4) 平时练好泳技,可自行脱困。

  (5) 不谙水性者可穿著救生衣。

  (6) 横攀时固定点距离不可太长,以免坠落时落入水中溺水。

  (7) 尽可能以器材救人,而不要空手入水救人。

  二、卡绳溺水

  原  因: 当攻击手泳渡时,因确保绳给绳太松,而被水流卷入石缝中卡住,使攻击手动弹不得而溺水。

  因应方式: (1) 确保者不可将确保绳给绳太松。

  (2) 确保者可将确保绳拉高,使其尽量离开水面,除可避免卡绳外更可减少因水流冲击绳子所产生的阻力,以方便攻击手泳渡。

  (3) 由另外一位伙伴做自我确保,然后沿着第一条绳索至溺水者处,将第一位攻击手确保,再解开原先之确保勾环拉回岸上。

  (4) 攻击手自我解除确保,然后顺着确保绳游回岸上。

  三、横渡急流溺水

  原  因: 一般急流水位于大腿时即不易通过,容易被冲倒至下游落差深潭溺水,因此急流横涉之选择点及确保相当之重要。

  因应方式: (1) 水位不是很高时,可以二人或三人一组,以搂腰互抓背包带或吊带方式,面向对岸缓缓而行。此法优点乃水的阻力增加不大,但抵挡水的力量则由两只脚增加至四只脚或六只脚。

  (2) 避免在太靠近落差点的上游横渡,因万一被水冲下落差,将不易将人拉上来。

  (3) 若横渡点无法远离落差,则应架设一条固定绳绷紧,再用一条拖拉绳做双绳确保流星法。

  (4) 攻击手横渡时可利用双绳,一条固定于上游,其长度以可横渡至对岸,但又不至被冲下至落差点,另一条则与第一条形成一大角度,这样攻击手可利用第一条固定绳做钟摆方式通过,第二条活动绳则万一攻击手失败时,确保者可将其拉回岸上。

  (5) 若攻击手被冲至落差点溺水不易拉回时,则可适下游溪况自我解除确保游至下游岸上。

  (6) 水流不是很急时,可利用手杖于下游处协助通过或以手拉手方式协助通过。

  四、因漩涡及回流而溺水

  原  因: 溪谷中的漩涡可能发生于落差点的上方,因溪床上的大石头下有大缝隙,使水流由大缝隙流出,若人溯行于其间,可能会被卷入水下石缝中而无法脱困相当危险。回流大都位于滑瀑或急流落差下的深潭,因下游有岩石挡住,使水流不畅而产生回流现象。

  因应方式:(1) 若见水不是由水面上流至下游,而是由岩缝流下则应避开此路段,以免被卷入漩涡。

  (2) 跟随较细心有经验之老手,可及早判断出漩涡、回流,避免不必要的危险。

  (3) 误入回流可用器材或以人确保入水救援,将可轻易的将人拉出。若误入漩涡则救援工作将较困难危险。

  (4) 某些漩涡及回流都可从水面上的落叶或水流观察判断,溯溪者应多加观察以累积经验。

  第三节 跌倒、滑倒

  跌倒或滑倒为一般溯溪中最常见之伤害,虽造成的伤害不大,但有时也会因此影响到动作的协调性,而造成再次的跌倒。而个人的技术、平衡感、踏足点的选择。及溯溪鞋的良莠都是重要的关键因素,而溯行时有时也可能因队友的疏忽,造成的碰撞而使身体失去平衡而跌倒。

  一、跳石动作造成的滑倒

  原  因: 溯行途中常因踏足点距离太长,而需以跳石方式方便通过,在跳跃着地时因石头光滑造成重心不稳而滑倒受伤。

  因应方式: (1) 需做大动作跳跃时,尽量以四肢着地方式来增加身体的平衡。

  (2) 选择较干燥不易滑之岩石当落地点。

  (3) 避免不必要的跳石动作,宁可改行其它踏足点或涉水而过。

  二、溯行于一般路段造成的滑倒

  原  因: 在许多平缓简单之路段,仍常见许多人滑倒或跌倒,其原因大都为漫不经心及踏足点之选择不当。

  因应方式: (1) 溯行时应选择较不易滑之踏足点,如岩缝、岩棱、粗糙岩面、干燥岩石、水花下石头、水下细石子及沙面。

  (2) 避免行走于水淹得到,太阳也晒得到的石头,因此种踏足点最容易滑倒。

  (3) 许多倒木皆相当光滑,行走时需特别小心。

  (4) 于光滑地型及落差地型尽量将重心放低,尤其是往下溯时。

  (5) 于落差地型尽量互相协助,可运用大腿、肩膀、双手、背部甚至头部协助队友上下落差。

  (6) 于光滑地型可用绳圈或拉手来协助较弱队员通过。

  (7) 利用树枝当手杖来协助平衡。

  (8) 即使溯行于平缓溪谷,亦不可掉以轻心。

  第四节 误入支流

  原  因: 长程溯行或初次溯行之溪谷常因路线不熟,在大高绕时误入支流,而偏离溯行之路线。虽不致于造成伤害,但却平白的浪费许多体力与时间。

  因应方式: (1) 高绕时不可偏离主流太远。

  (2) 随时观察主流所在的山谷方向。

  (3) 高绕前先研判地图及高绕路线,若地图上有显示支流则应特别注意。

  (4) 随时对照现地是否吻合。

  (5) 一经发现误入支流,应设法回到主流,以免偏离预定路程。

  第五节 密林迷途

  原  因: 溯行时于大高绕或要上岸走密林溯登山顶时,常因无任何路迹及视野不佳而造成迷路其可能造成体力消耗、粮食不足及心理上的恐惧。

  因应方式: (1) 高绕时应以地图、高度针、指北针、角度尺经常对照现地,可运用合流点、尾棱、大转折点、峡谷、大落差、崩地、山头、鞍部甚至高压电塔做为判断之依据。

  (2) 携带通讯器材与外部联络。

  (3) 若于树丛里,可借由爬到树上高点观看远处地型,确认所在位置,唯需注意爬树安全或用绳索确保。

  (4) 避免摸黑赶路。

  (5) 只要人员安全装备齐全,则迷途并不可怕,因人还是站在地球上,只是换个点而已。切勿慌张乱闯,以免受伤及不必要的体力消耗。

  第六节 失温

  当队伍中有人身体不停的颤抖,这就是失温的前兆了,此时应立刻给予保温及补充热量。

  溯溪因长时间浸泡于冰冷的溪水中(高海拔溪谷,水温常降至十度以下),因此很容易造成失温或肢体末稍冻疮,又加上湿冷效应,当山谷的风吹来,很容易带走大量体温,造成失温或增加体能消耗。

  因应方式: (1) 选择保暖性佳不易挂水之衣服穿著,一般登高山所穿著的排汗衣是不错的选择,另外裤子可选择舒适不易挂水的混纺运动裤。

  (2) 近来有许多溪友将潜水用的防寒衣拿来做溯溪衣着,实在是不错的选择,因其不但保暖不挂水且具有浮力,对于溯行时的小擦撞亦具有保护的作用;但其也有缺点,一般在大高绕时即无法穿著闷热的潜水衣,必须将其放入背包,但潜水防寒衣体积,既大又重实在有点不方便打包,因此潜水防寒衣于溯溪活动之适用性则有待溪友们自行斟酌。

  (3) 溯溪若觉得寒冷或山谷有风,可将风衣或雨衣穿著在外,减缓体热流失的速度。

  (4) 带保温瓶或糖果干粮,随时补充热量。

  (5) 长时间休息可用毛巾将衣服身体稍微擦干。

  (6) 煮食热饮或姜汤驱寒。

  (7) 利用炊事时间升火取暖。

  (8) 长途溯行尽量行走于岸上,避免身体泡水。

  第七节 其它外伤

  溯溪时因个人的经验、技术、警觉心及环境的因素,可能造成各种不同的外伤,包括:擦伤、撞伤、割伤、刺伤等,因此急救包药品的内容可能与登山不尽相同,应视实际需要而定。

  一、擦伤、撞伤

  原  因: 可能因攀爬滑落或坠落及溯行时滑倒所引起。擦伤一般均较轻微,可能只是皮肉之伤,但亦会引起伤口感染,因此仍不可忽视。撞伤则差异较大,轻者皮肉红肿,重者可能造成骨折及器官受损。

  因应方式: (1) 大略与本章第三节之因应方式相同。若有受伤者除给予适当治疗之外,应考虑队伍是否继续前行或折返。若有重伤者应尽速送医或求援,并注意其保暖。

  (2) 穿著防滑手套、护膝、护肘、护小腿可减轻因擦撞所造成的伤害。除了露宿休息或特殊情形,安全盔不可轻易脱下。

  二、割伤、刺伤

  原  因: 造成割伤、刺伤的原因,可能是锐利的岩石、芒草、树枝、箭竹、有刺植物等。

  因应方式: (1) 避免穿著短袖短裤溯溪。

  (2) 穿戴手套可避免手部被割伤及刺伤。

  (3) 高绕密林或箭竹,可载上防护眼镜或泳镜保护双眼。

  (4) 高绕密林载着安全盔,可保护头脸被割刺伤及方便于密林之穿越。

  (5) 高绕密林应避免将树枝、箭竹弹回,打到下一位队友。

  第二章 大自然因素造成的伤害

  大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很难以二分法来区别,例如险恶的高山雪原及溪谷地型是大自然因素,但其存在那里并不会伤害到人,会伤害到人的往往是由于人们主动的去接触它而产生伤害,前者是自然因素,后者是人为因素。若勉强将溯溪中自然伤害因素归类的话则有:溪水暴涨、打雷闪电、地震、落石等,这其中几乎与气候关系离不开,因此气候的好坏,深深的影响着溯溪及登山的安全与成败。

  第一节 溪水暴涨

  当您看到峡谷地型岩壁上的水线时,您会觉得不可思议,水竟能涨高一~二公尺。台湾因地型陡峭,溪水涨得快也退得快,当溪水高涨时其困难度将增加好几倍甚至无法克服通过,因此于长程溯登中遇到大雨,如何判断溪水高涨的速度与程度,是每位从事溯溪运动者,必须学习的课题。

  原  因: 大都于河川的集水区范围内落下豪雨所造成,再就是因集水面积广大及溪谷狭窄,而造成水量急速暴涨。

  因应方式: (1) 研判地图了解该溪流之集水面积大小、林相覆盖比例、林相别、坡度等。

  林相覆盖率愈高、坡度及集水面积愈小,其雨水到达溪谷时间将愈长,有利于溯溪者应变逃脱。而原始乔木林相因树冠具有阻挡雨水落下的力量及地上有层厚厚的腐植层,因此可大大的减少雨水直接打到泥土所产生的径流。

  (2) 广泛搜集该区每季每月之降雨率及降雨量。

  (3) 上岸高绕或休息。

  (4) 毅然折返。

  (5) 选择营地应考虑半夜下雨是否会淹水及有无撤退路线。

  第二节 雷电

  原  因: 夏季是溯溪的旺季,也是天气最不稳定的季节,典型的午后阵雨常带来雷电,是从事户外活动的一大威胁。虽然闪电会由最近()点,导入地面接地,但因其所产生的威力相当惊人(目前地球上无任何一座发电厂之发电量能与它相比),因此活动于水域的溯溪运动,仍应防范雷电于未然。

  因应方式: (1) 遇雷闪时,最好先离开水域到岸上密林中避一下。

  (2) 于岸上避雷电时,应除去身上之勾环及金属器具以免感电。

  (3) 紧接着雷电而来的可能是雷雨,因此应考虑是否撤退。

  (4) 若溯登于高山草原遇雷电,应迅速卧倒或躲入地面凹处,并将金属物暂时远离队伍。

  第三节 地震

  原  因: 位于欧亚大陆板块及太平洋菲律宾板块交接处的台湾,其发生地震之频率相当之高,又台湾属于幼年期山谷,许多地型尚不稳定,因此随着地震可能带来的坍方及落石,将影响溯溪活动的安全。

  因应方式: (1) 搜集资料了解该区之地质。

  (2) 大雨及地震刚过,避免进入溪谷山区。

  (3) 遇地震时尽量回避可能发生坍方及落石地。

  (4) 考虑撤退。

  第四节 落石

  原  因: 自然因素造成的落石,一般都在地震及大雨过后因土石松动所产生引起的,其规模一般都比较大,造成的伤害也比较严重。除了自然因素外,人为所造成的落石范围都较小但频率却较高,大都是于高绕或下切时将石头踢落而打伤同伴,而这关系个人的技术及警觉心。有人行走如蜻蜓点水,不留痕迹。有人行走则如大象过境,满目疮痍。

  因应方式: (1) 不于崩塌处及可能落石的光秃地休息。

  (2) 高绕时由经验、技术较佳者,选择较不易发生落石的路线行走。

  (3) 遇落石应大声警告队友。

  (4) 高绕或下切时,前方队员有责任将不牢靠之石头搬离行走之路线,最好将石头安放于树干上坡处或地面凹处,切不可将石块往下拋,以免引起更大之落石,且石头往往不会直线往下滚,可能会滚回行走方向打到队友,尤其是位于上坡处的队员,更是严禁拋石。

  (5) 高绕坡地时,不可摘下安全盔。

  (6) 小队伍高绕或下切时,尽量缩短队伍长度,如此即使上方队友踢落石头,其滚动高度也较低,滚动速度也较慢,因此造成的伤害也较小。

  (7) 大队伍高绕或下切时,应分批行进,位于下方之队伍应避免于上方行进队伍的直线方向下等待,以免被上方踢落之落石打到。

  第三章 动植物伤害

  溯溪运动因大都行走于人烟罕至的原始密林,植物群相及动物生态均远比登山来的丰富,偶而也可撞见下溪喝水的大型哺乳动物。大型哺乳动物如台湾黑熊、山猪,虽对人类威胁较大,但其嗅觉灵敏数量也较少,因此造成溯溪者的伤害机率并不大,以下仅介绍几种较可能对溯溪活动造成伤害的动植物。

  第一节 毒蛇

  台湾有62种蛇类,其中26种为有毒蛇。大略可分为出血性毒、神经性毒及混合性毒三种,属响尾蛇科的出血性毒蛇大都有热血孔,可感觉到哺乳动物的体温。溪谷中最常见之毒蛇为赤尾青竹丝,属出血性毒,咬人率为全台最高,而死亡率则只有10%,为毒蛇中最低。青竹丝喜欢停留于溪旁岩石、岩缝及岸上的小树枝上,往往会在同一地点上停留数天等待猎物。

  溪谷另一种常见毒蛇为龟壳花,常躲藏在岸上干燥的石缝中。另外属神经毒性的雨伞节也喜欢至潮湿地活动,其咬人的死亡率为全台最高,大都因被咬者没发现被蛇咬,而延迟了急救的时效。一般发现蛇并不需太惊慌,只要远离它一公尺以上即不会被咬,因人类不是蛇的食物,除非必要它不会浪费保贵的毒蛋白来咬人的。

  因应方式: (1) 打草惊蛇虽然有效,但却不适用于坎坷地型的溪谷活动,因此溯行中只能眼明反应快,避免碰到毒蛇。

  (2) 长时间休息或扎营,应先检查或清除休息场地避免蛇咬。

  (3) 于宿营时,可取一堆柴火,驱赶虫蛇。

  (4) 蛇与蜂为色盲,着浅色衣物,可减少被咬机率。

  (5) 携带毒蛇急救器或拔罐;拔罐可用大、中、小塑料针筒,将前面用小刀切平代替,也可将燃烧的纸张放入空底片盒中,再迅速的压住伤口当拔罐。

  (6) 拔罐的使用最好时效为刚被蛇咬的五分钟,但可被吸出之毒液也相当微少。各位想象我们生病打针时,您能用拔罐将药剂吸出多少呢?

  (7) 被动物及毒蛇咬伤时,应消毒或洗净伤口。被毒蛇咬伤时可用绷带做大面积的逆血循环包扎,以阻止淋巴组织快速流入心脏。

  (8) 过夜时应将鞋子及装备包好,避免躲进虫蛇。

  (9) 穿拖鞋于营地活动时,应特别注意安全。

  (10)被蛇咬应尽速送医,有经验医师可从患者症状,判断出神经性毒或出血性毒。

  (11)被蛇咬最重要为心理建设。

  第二节 毒蜂

  溯溪时最怕于高绕密林误触蜂巢。一般来说成群的胡蜂,远比毒蛇及其它动物的伤害来得可怕,原因是其组织性及防御性强,且以飞行方式攻击目标也较不被地型所限制,因此动植物伤害中以毒蜂防治最为重要。

  因应方式: (1) 蜂巢范围50100公尺内,大都有巡逻蜂负责警戒,发现巡逻蜂时应迅速离开勿逗留休息。

  (2) 遇巡逻蜂时不可挥动空气或故意拍打它,除非它停在你身上准备螫您,因毒蜂对气流相当敏感,异常的气流会引起它的注意而产生攻击,甚至连呼吸都应以手将口鼻稍遮掩,勿将热气直接呼向毒蜂。

  (3) 毒蜂为色盲对于深暗色衣着较会攻击,因此穿著浅白色光滑衣物,较不会引起毒蜂的攻击,尤其是应带帽子,避免将黑色的头发暴露于外,引来毒蜂攻击头部。

  (4) 遇蜂群攻击应尽量保护头部,并往下风处逃离。

  (5) 于溪流旁遇蜂群可暂时潜入水中,并用安全盔盖住脸部,利用安全盔内之空隙来呼吸或躲入飞溅的水花下避开蜂群攻击。

  (6) 不幸被蜂螫应尽速以清水洗净毒蜂所留下的费洛蒙气味,避免引来更多的毒蜂攻击,然后再以氨水或尿液来中和毒性。

  (7) 毒蜂螫伤与毒蛇咬伤之急救略似,除了解毒、消毒、包扎外,过敏性体质的人也可携带抗过敏性药剂。

  (8) 扎营前应先小心检查营地附近有无蜂窝,并升一堆柴火驱虫蛇。

  第三节 蚂蝗

  蚂蝗即我们常称的水蛭,喜生长于潮湿地,会利用齿咬破人的皮肤吸取血液,其所分泌的唾液含有水蛭素,可防止人的血液凝固,且唾液中的组织胺可使人的小血管扩张便于吸血。

  至于蚂蝗会附着于人,可能与蚊子一样会侦测人的体温或对移动之物产生攻击。溯溪中时常可能高绕于潮湿的丛林,因此受到蚂蝗攻击的机率也相对的提高。

  因应方式: (1) 穿戴潜水布料的小腿护具,可避免蚂蝗附着于腿部吸血。

  (2) 休息于潮湿的中低海拔山区,应特别注意周围的环境。

  (3) 休息及感觉身上有瘙痒应仔细检查是否有蚂蝗附着。

  (4) 发现蚂蝗吸血可用盐巴或烟草洒在其身上,因盐份很容易被蚂蝗吸收,会将蚂蝗体内之水份渗透出来使蚂蝗死亡,同时可配合手在患部周围拍打使蚂蝗震落。

  (5) 蚂蝗若吸入太深,应以上述方法处理,切勿用手将其用力拉出以免蚂蝗被扯断成两截,造成处理上的麻烦。

  第四节 植物伤害

  植物伤害可归类为有毒植物及有刺植物两大类。有毒植物伤害常见的有木本植物的咬人狗及草本植物的咬人猫,其中又以咬人猫数量最多最常见。有刺植物则以刺藤、悬勾子、高山蔷薇及玉山小蘗为最多。植物造成的伤害虽不及动物造成的伤害来得严重,但对于长程溯行而言也会造成一定的困扰。

  因应方式: (1) 穿戴手套及长袖衣物,可避免相当程度的伤害。

  (2) 高绕密丛时应注意把手点枝干是否有刺。

  (3) 休息时应注意身旁植物是否为咬人猫。

  (4) 携带药品可减轻因接触有毒植物所引起的过敏反感。

  (5) 穿行于有刺密丛区,应注意保护脸部及眼睛。

  (6) 利用瑞士刀之小夹子将勾刺拔出。

  (8) 穿著光滑衣着于密林穿越可减少衣服被勾住。

  第四章 溯溪运动常见之运动伤害

  溯溪运动因行走于石头林立凹凸不平的困难地型,因此常造成大小不同的各种运动伤害,如踝关节扭伤、手臂拉伤、疲劳性骨折等。运动伤害初期应施于RICE即休息、冰敷、压迫及抬高,等过了23天后才可施予热疗或冷热交替疗法。于溯溪中若发生轻状的运动伤害,不太可能做长时间的休息及抬高患部,因此冰敷及适当的包扎即相形重要,尤其是以冰冷的溪水做冰敷的治疗更适合于溯溪运动。

  第一节 踝关节扭伤

  原  因: 踝关节可说是人体关节中最易扭伤的关节,尤其行走于湿滑不平的溪谷,更容易因踩空或脚底翻转而造成足部踝关节扭伤。

  因应方式:

  (1) 选择较厚较良好的溯溪鞋。

  (2) 选择良好踏足点避免滑倒扭伤。

  (3) 避免跳跃式的溯行。

  (4) 平时多加强运动增加肌肉及肌腱力量。

  (5) 以贴扎贴布方式或用弹性绷带来保护踝关节避免扭伤。

  (6) 扭伤时可借用手杖来减轻患部承受的重量。

  (7) 短时间无法离开溪谷,可服用适当药品以缓和肿胀及疼痛。

  (8) 立刻实施RICE,尤其是浸泡溪水冷疗,冷疗有以下几个优点:

  A. 冷敷会增加胶原纤维的强硬度,使它不易被拉断。

  B. 可以使局部的血管收缩,减少急性发炎的肿胀。

  C. 可以有效的放松肌肉,使肌肉收缩的速度和张力减慢。

  D. 可以局部的麻醉患部达到止痛效果。

  E. 可以降低局部的新陈代谢速率,抵消发炎所引起的红、肿、热、痛,因此冷敷是溯溪中对于运动伤害最有效且最方便的方法,其冷敷时间愈早愈久效果愈好。

  第二节 肌肉拉伤

  原  因: 肌肉拉伤是一条或一群肌肉因用力过度或突然而不当的扭转,以致过度伸展,而造成肌肉或肌纤维的断裂和肌腱的损伤。溯溪中最常见的肌肉拉伤为手臂拉伤及闪腰。

  因应方式: (1) 于落差协助拉人时,切勿用力过猛造成他人手臂拉伤。

  (2) 要将地上之大背包背起时,切勿弯腰猛力转身提起以免闪腰,可两人共同协助提起彼此背包,或先将背包提至石头上再背起。

  (3) 丢掷冰锤或先锋爪时,应充分的做好手臂的暖身运动,并先以空手试作拋掷动作。

  (4) 拋掷冰锤或先锋爪,应以手掌握住把柄并将理好细绳握于另一只手,向目标远处拋掷,再缓缓拉动绳索勾住。切勿以西部牛仔方式,手握绳索旋转先锋爪,因此种方式很容易打到队友,且拋掷方向往往不是向前,而是飞向左右甚至后方打到人。

  (5) 可事先将背包底部用铆钉打几个洞,方便背包内的水流出,避免因渡潭时背包浸水增加重量,使手臂及腰部因拉人而受伤。

  第三节 疲劳性骨折

  原  因: 疲劳性或称压迫性骨折,可能是因长时间受压迫,骨骼不胜负担而产生的裂现象。溯溪中较可能发生的疲劳性骨折包括:胫骨、腓骨及跖骨,尤其以跖骨较常见。

  因应方式: (1) 选用鞋底较厚鞋跟有加高之溯溪鞋。

  (2) 平时加强运动增加骨骼的承受力。

  (3) 减少不必要的跳跃动作。

  (4) 长程溯行应适时的休息。

  (5) 小腿穿戴护具可增强胫骨、腓骨承受力。

  (6) 长时间高绕可更换较舒适的鞋子。

  (7) 另外长时间溯行可穿分指袜或鞋内套,避免脚底因摩擦起水泡。

  野外方向判断

  野外判断方向和位置的方法有许多,这里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 利用罗盘(指北针):

  把罗盘或接纳北针水平放置使气泡居中,等磁针静止后,其标有N的一端所指的是北方。

  除了测出正北方向外,罗盘或指北针还可以测出某一目标的具体方位。方法是把罗盘照准器对准目标,或将刻度盘上的0刻度对准目标,让目标、0刻度和磁中点在同一直线上,罗盘水平静止后,N端所指的刻度便是测量点至目标的方位,台磁针N端指向36并,则目标在测量位置的北偏东36度。

  利用罗盘或指北针辨别方向虽然简单快捷,但需要注意:

  1) 尽量保持水平;

  2)不要离磁性物质太近;

  3)勿将磁针的S端误认作北方,造成180度的方向误差;

  4)掌握活动地区的磁偏角进行校正。

  2. 利用太阳:

  在晴朗的白天,根据日出、日落就可以很方便地知道东方和西方,也就可判断方向。但只能大致估计,较准确的测定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手表测向。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的是北方,一般在上午9时到下午4时之间可以很快地辨别出方向,用时间的一半所指的方向对准太阳,12时刻度就是北方,如下午14:40,其一半为7:20,时针对向太阳,那么12指的就是北方,或者是把表平置,时针对准太阳,时针与12刻度平分线的反向延伸方向就是北方;或者将一根小棍垂直立在手表中央转动手表,使小棍的影子与时针重合,此时与12时刻度之间的平分线即是北方。

  必须注意:判定方向时,手表应平置;在南、北纬20~30度之间的区域内中午前后不宜使用。

  2) 日影测向。在地上竖立一木棍,木棍的影子随太阳位置变化而移动,这些影子在中午最短,其末端的连线是一条直线,该直线的垂直线为南北方向。

  在一张50×50厘米的绘图纸上绘制一系列同心圆,同心圆半径以1厘米递增,钉在平板上并水平固定好,将一根12~15厘米长的细钢针或针状物垂直插在圆心上。当太阳位置变化时,影子的端点总会与同心圆相交标绘出这些点,然后把同一个圆上的两点直线相连,把这些直线的点与圆心相连,这条连线就是南北方向线,圆弧顶的方向为北方。

  野外之"小材大用"

  野外探险,以下一些物品一定要备齐!

  红霉素眼膏

  红霉素眼膏是一种常用的抗菌药。它的本职是用于眼睛外部的感染症。在野外吃喝住行不适时,尤其是饮水不足时会上火,症状是在面部的某个部位,会有脓包""地而起。当受伤后,伤口常常感染,红肿不愈;气候干燥使外露的皮肤裂口等,这时都可以用红霉素眼膏涂抹患处,症状便会消失。

  缝衣针

  在野外活动,免不了扎个刺,疼痛难忍,不及时弄出来还可能发炎、化脓。如果你外出时带上一颗缝衣针,就可剔除外侵物。切记,在挑刺时缝衣针的针尖要在火上烧一下,确保消毒卫生。另外,要挤压"刺眼"使其出血,这样才不会感染。涂上一点红霉素眼膏将会更加安全。

  伤湿祛痛膏

  行走在野外,荆棘、酸枣树枝等难免把外裤刮破,如不及时补上,就会越破越大。这时可用伤湿祛痛膏在口子的里外面贴好,即方便又快捷还不影响活动。等到野外活动结束之后,回到家中再"正规"修补。

  行李绳

  去野外活动备上一根十米五毫米粗的尼龙行李绳,在关键时刻会大显身手。当有人不慎坠坡、跌倒摔伤而骨折,可用行李绳和树枝固定手臂和腿脚。还可绑扎成框架, 用两件外衣作成简易担架来救护伤员。无论是下陡坡,还是走峭壁,用它可安全通过险 区。这根绳可以说是"救命绳"

  塑料袋

  冬天雪后上山观景,别有一番情趣。可最令人恼火的是,保暖的鞋子不久就会湿 透,极易冻伤双脚。这是因为积雪沾到鞋面上受热后融化而致。如果踏雪前在袜子外套上塑料袋再穿鞋,一则使脚保暖(冰天雪地绝不会捂出汗,当然汗脚除外);二则是隔 热,降低鞋面温度,使积雪沾上后不易化成冰水,保障了棉鞋不湿。这样,不起眼的塑 料袋便解决了大难事。

  酒精

  医用酒精可以消毒,还可用作燃料。使用酒精还可以把野炊时锅底上熏黑的埚烟子 除去。酒精有溶碳的本事,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值得提醒的是,每次野炊回来后就要擦拭干净,日久则效果不佳。其实黑黑的锅底虽不雅观,但吸收热能效果较佳,从而节约能源和作业时间。故每次没有必要非擦拭得光亮如新,应以轻蹭不黑,不污染它物为适当。倒是锅帮及边缘周围要仔细擦拭。如无酒精,用湿润的沙质土也可擦去黑迹。

  可乐瓶

  在山野中露营,晚间照明是一件大事。有汽灯当然是件乐事,可多数人只能用手电 作光源,用不了多长时间,干电池就会耗尽。用蜡烛照亮有会受到风的影响。如果做一个灯罩,减小风的影响,将会怎样?有人曾用可乐瓶(其他白色透明瓶也可),将其顶和 底削去,罩在蜡烛上。这样一根蜡烛可工作3个小时,效果不错,不妨一试。

  防水火柴

  如果外出野外之前把火柴特殊处理加工一下,把它变成"防水火柴",那就有备无患 了。其制作方法是:将蜡烛油均匀的滴在火柴全身,也就给火柴穿上"防水衣"。然后用两层宽胶带把间隔排列的防水火柴包封在中间,卷成一卷。再把同样胶封的磷片擦纸 (最好两个磷面相对)一同装入一个小巧的塑料小瓶(:胶卷盒),旋紧盖子。为以防万 一,可在瓶盖缝隙处蜡封或胶封,最好在瓶外注明"防水火柴"字样。使用时要将火柴头上的蜡油刮除干净,火柴棒上的蜡油除否两便(但要注意别被蜡油烫着手指)

  最新户外品牌一览

  大家都十分关心市场上琳琅满目的户外品牌及其来历。这里,笔者就列出了一些北美及欧洲主要的户外服装厂家(排名先后按字母顺序排列)。不管在欧洲还是美洲,户外产品的厂家大都是由家庭式的作坊发展起来的,其中有很多设计师本人都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像Gregory(背包)Dana(背包), Bibler(帐篷)最开始都是靠自己动手做器材开始而逐步发展成最受欢迎的厂家的。同时,他们深知质量对于户外产品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也和用户一样重视产品质量。

  Arc’Teryx

  该公司的背包名气很大,但它们的户外服装做的也是很出色。很多人认为Arc’TeryxMountain Hardware是北美市场上最出色的户外服装厂家。谁是最出色的很难说清,但Arc’Teryx的东西细节上做的好是大家公的。

  Columbia

  Columbia公司1938年在美国成立,至今已有64年的历史了。最初以生产雨衣、雨帽起家,其后发展出各种类型的户外衫裤及配饰,包括风衣、T恤、衬衫、功能裤、背包、鞋及滑雪服。它的产品由于适合于各种户外活动,如登山、滑雪、远足、自行车越野等,因而成为美国第一的户外品牌。

  JackWolfSkin

  JackWolfSkin是德国一个著名的户外品牌,在欧洲享有盛誉。因其独特的设计、加之质量上乘而倍受好评,在德国属于户外的第一品牌。其品种有背包、户外鞋、帐篷、睡袋、各类服装及配件。从郊游远足到攀登高山无一不能。这一品牌目前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现在你能看到的主要是从厂家流出来的一些加工多余产品及假货,有背包、冲锋衣、休闲裤等。

  Lafuma

  Lafuma集团1930年在法国成立,是法国的一个著名品牌,在欧洲市场也很有知名度。其主要产品包括各类服装、旅游包袋、户外鞋、帐篷及各类野营用品。其价格在欧洲市场上属于中上偏高的,是高档产品与中档产品间的一个结合点。即能制作用于极限运动的专业服装,也有许多日常穿着的休闲服装。

  LL Bean

  LL Bean的产品价位合理,比较大众化。它经营很多休闲产品,但也有一些专业户外器材。LL Bean全都通过邮购或internet直销,没有代理商,所以它成本更低。(如果你在小摊上看到LL Bean产品,一般都是假的,最多是出口剩下的次品)。相对于其它户外产品,LL Bean的要便宜很多。

  LL Bean的质量控制做的不错,在美国消费者眼里是属于物美价廉的。

  Marmot

  20多年前,三个加州的大学生一起爬山时决定自己创建一个户外产品公司,这个公司就是MarmotMarmot的产品普遍采用优质材料,所以它在户外用户中的口碑很好。其中,Marmot的雪地服装和羽绒睡袋深受玩家的推崇,同时,它们的高山冲顶帐也是深受登山爱好者推崇的。

  Mountain Hardware

  说到MHW,这家公司和TNF渊源不浅。MHW的发起人是一些原TNF的雇员,它的服装和帐篷设计师都是原TNF的主要设计人员。据说他们是因为不满TNF管理层偷工减料的政策而分道扬镳的。不知传闻是否属实,MHW的产品质量普遍要比TNF好的多。MHW在产品细节上设计的更合理,它的质量倍受用户拥戴,而且它在产品创新方面遥遥领先,已经成了户外服装的领头羊。

  Patagonia

  Patagonia主要生产户外服装,而这也是它的优势。它的服装裁剪上比其它户外产品更好一些,细节方面也很优秀。比如说,身材比较高的人很难找到合适的户外裤子的,像TNF等公司的裤子全都不够长,而Patagonia是少数几个公司提供这种特殊尺码的。另外,Patagonia的抓绒衣也是非常受欢迎的。

  VAUDE

  VAUDE公司的广告语是追随你的梦想”(FOLLOW YOUR DREAMS)。因而它的产品在设计及制作方面都贯穿着一个全新的理念。因而它也就成为了德国著名的品牌,产品几乎包含所有的户外用品。在国内,由于该品牌尚未正式进入,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些从厂家流出来的残次品背包,但它们并不代表VAUDE 真正的质量。在服装方面,它拥有自己的一些专利材料,如SympaTexTriple-XWindproof等。

  The North Face

  TNF的产品比较结实耐用,一些经典产品也深受户外爱好者的欢迎。但是,自从TNF上市以后,公司的经理层更注重如何降低成本增加利润。该公司的产品定位已经从高档探险器材转到了大众用品上。这两年校园里穿TNF的学生越来越多,让人感觉这个牌子已经变成了时装。(听说在北京连外地民工都穿上了TNF,呵呵)近几年TNF在产品创新方面比较落后,它的一些产品技术含量降低。大家普遍的反应是TNF的产品比同类产品要重(帐篷,睡袋,冲锋衣等)。另外,一些老用户纷纷指责TNF cut corner(偷工减料),质量下降(假货泛烂?)。前些时间还有传闻说TNF负债累累,有破产的可能。不知道TNF是否真的偷工减料,不知道它的经营状况如何, 它的股票的确是从刚上市时的30多美元降到了3美元,最近一直在5美元左右徘徊。TNF最近更换了管理层,公司正准备严抓质量关。

  公司的网站也要在三月份全面更新(原来那个很烂)。前些天NBC放了5集精彩的TNF赞助的探险活动,大众反响不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不知道该公司能否重新崛起。

  T’tiss

  T’tiss是德国BILIN公司旗下的一个户外服装品牌,该公司同时又是K-WAYEXXTASY这两大品牌的经营者。T’tiss产品有T恤、衬衫、夹克、休闲裤等。它的定位在中档市场,而产品质量却是专业的要求。目前它已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其设计更符合我们中国人的审美观点及体形。它不仅具有一般的防风、防水、透气的功能外,还有手感软、耐高寒的特性。它的由Teflon材料制成的衬衫(以前只知道有不粘锅),还具有防油污等脏物侵蚀的功能,这对我们这些既是户外活动爱好者同时又是懒鬼的人来说无疑是个喜讯。

  最后再简单讲讲常见的户外服装的材料吧(排名先后按字母排列)

  Activent

  这是美国Gore公司出的一种既防风,又非常透气,还能防一点水的化学材料。它是一种薄膜,需要和别的尼龙类材料压合在一起用,比较适合自行车爱好者穿。

  CoolMax

  这是美国DuPont公司出的一种聚脂纤维。它的排汗性能很强,可以很快把汗水从里层排到外面,使你的身体保持干爽。CoolMax干的很快,而且穿在身上很舒服,是做内衣和袜衬的理想材料。有些冲锋衣也用CoolMax做网状内衬。

  Cordura

  这是美国DuPont公司出的一种高强度尼龙。以XX纤度(Denier)为强度标准,越高越结实。例如,160 D 是最薄的,330 D 就比较结实了。500 D 的韧度很高,很多好的背包都选用它做面料,而1000 D Cordura只用在极品背包上。不但背包选用Cordura做材料,很多冲锋衣和抓绒衣也都在肩膀和肘部易磨损的地方用Cordura加固。

  Conduit

  这是Mountain Hardware公司自己研制的一款防雨防风透气的材料,主要用于本公司的各款户外服装,如AscentTundra JacketExposureII。此材料被称为活的干燥剂,大自然中风雨雪的克星。

  Down (羽绒) 这是天然的,呵呵。主产地为中国和匈牙利。羽绒保暖性强,而且极轻,还可以压缩到很小,不占地方。羽绒服羽绒睡袋在高寒地区必不可少。

  对鹅绒的分级,全世界没有统一标准。在美国是以fill power来测量的。 Fill power越高越好。500550是现在市面上比较低的,其含绒量相对较低,羽毛和杂质的比例较大,所以蓬松度低。700fill power的鹅绒以上就很好了,800-830是最好的了。如果保养方式正确的话,一个好的羽绒睡袋或羽绒服可以用10-20年。

  DryLoft

  这是Gore公司推出的一种极轻的防水材料,主要用来做睡袋外套。它和羽绒合用做的睡袋既轻又暖和还可以防水。 这几年这种材料也被由于制作羽绒服,登山爱好者特别钟爱。

  Gore-Tex

  这是Gore公司的王牌产品。它的学名polytetraflouroethylene(PTFE)Gore-Tex是一种多孔的薄膜, 它需要压合在一层尼龙材料里面才可以做衣服面料。因为它的小孔比水分子小而比气体大,所以理论上讲可以防水透气。透过冲锋衣裤的网状内衬,你会看到压合在尼龙材料上面的白色胶状薄膜。3(3-ply)Gore-Tex2层的材料里面又加上了一层透气的材料。因为3层面料紧粘在一起,你就看不到里面那层Gore-Tex薄膜。它的优点是里面那层面料可以更好的保证Gore-Tex薄膜不被磨损,但它的缺点是比2Gore-Tex重,而且透气性稍逊。因为绝大部分Gore-Tex都是压合(laminate)在尼龙材料上,你摸着的感觉是一层。我用Gore-Tex产品的感觉是防水不错,但透气性能不如其它不防水的材料。总的来说,Gore-Tex综合效果还不错,是目前最常用的防水透气产品。当然,这几年Gore-Tex炒的太没谱,希望大家不要迷信它。

  Gore-Tex PacLite

  这是Gore公司最新的防水透气材料。它比一般的Gore-Tex轻至少15%, 压缩后装包体积也很小。实际上,采用PacLite做的冲锋衣非常轻。TNFPacLite做的Ama Dablam冲锋衣只有传统的Mountain Jacket一半重。

  Gore公司1999年的秋天才开始授权少数几个厂家生产。如美国的Marmot, Mountain Hardware, The North Face.美国境外的厂家Mammut,Berghaus, SchoffelPeak Performance

  Omni-Dry

  Columbia公司自己研制的吸湿速干的材料,这款布料不但可以迅速将水份吸收,而且会有效的将水份带到面料外面挥发。它的吸水性能是一般棉布的三倍,挥发速度是一般棉布的二倍,因而能使穿着者经常保持干爽舒适,适合于参加各种户外活动。这款材料主要用于生产T恤、衬衫、休闲裤等。

  Omni-Stop

  Omni-Stop FleeceColumbia公司的另一个比较有特点的产品,它用防水、防风、透气的Omni-Tech与保暖的MTR fleece压制而成,从而成为防风、保暖、透气的服装,在寒冷的环境下非常适合。

  Omni-Tech

  Omni-Tech Columbia公司的一项专利,它与Gore-Tex材料一样具有防水、防风、透气的功能。面料表面加有DWR(Durable Water Repellent)防水涂层,令雨水无法渗入。并于面料底层压上透气膜,帮助排出体汗,加上接线处的压胶处理,使之具备了艰苦环境下的专业功能。即便经过20次的洗涤,仍能保持80%的防水效果。

  Outlast

  Outlast这种材料可以称之为人的体温调节器,它能够吸收、储存及释放身体的热量,令我们的身体在极端的天气下也能保持正常的体温。常被用作内衣及袜子(Lorpen就选用这种材料)的材料。

  Polartec

  这是美国Malden Mills公司推出的材料。迄今为止是户外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抓绒产品。Polartec比一般的抓绒衫要轻、软、暖和,而且不掉绒。

  它不但干的比较快,而且伸缩性也不错。Polartec分轻量级,中量级,和重量级。100系列的为轻量级,适合做抓绒裤。200系列最常见,保暖性比100系列好,又没有300系列那么重,算多面手。300系列更暖和,不去很冷的地方用不着。还有200BiPolar300BiPolar系列,这些是双层抓绒衣,比较厚。BiPolar保暖性能更强,适合在高寒地带穿。值得注意是,一般人买200系列最好,如果冷,可以套一件羽绒背心。300以上的穿在身上相对较沉重又有些裹得荒,太热了穿不住,脱下来又冷,在日常的穿着中不太适合。

  Ripstop

  这就是那种有小方块儿的尼龙。它的坚韧度比一般尼龙要强,好点儿的冲锋衣裤多用Ripstop做外层面料。

  SympaTex

  SympaTex VAUDE 公司的一项专利,它与Gore-Tex材料一样具有防水、防风、透气的功能。常用在公司自己设计制造的冲锋衣、裤上。

  TexApore

  这是Jack Wolf Skin公司自己研制的一种具有防水、防风、透气功能的材料。

  Thermastat

  这是DuPont公司出的一种材料。既排汗又保暖,是做内衣的理想材料。

  Windbloc

  这是Malden Mills推出的防风材料。Windbloc是一种薄膜。采用Windbloc做的抓绒衣很保暖,而且非常防风。它可以防一些水,但透气性一般。可以做外套穿,也可做保暖层的抓绒衣(但透气性差)

  WindStopper

  这是Gore公司推出的防风材料,也是一种薄膜。它没有什么防水功能,但防风透气,而且比一般抓绒产品暖和,可以做外套穿,也可做保暖层的抓绒衣。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所说的只是在欧洲及美国比较流行的面料。这些公司经常出资赞助探险活动,所以它们的产品名声更响。现在特种化学产品种类繁多,欧洲亚洲类似的产品也不少。也许它们名声上面比不了XXXX-Tex, 但真正的功能相差不会很大。买东西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商家的广告牵着鼻子走。 要记住,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

  户外装备的选择——睡袋的选择

  睡袋的款式有哪些?

  现在市场上主要有三种睡袋,长方形的(也称信封型),木乃伊,以及混合型。

  长方形的主要是夏季旅行用,因为比较宽敞,睡着舒服些,但保暖性比木乃伊差很多。同样温度级别的长方睡袋比另外两种要重很多。

  木乃伊型的睡袋在户外运动中占领了绝对优势。睡在木乃伊里面不能任意翻身,所以身材高大的人用起来不太舒服。但因为在户外保暖是绝对重要的,大多数人都理智的选择了木乃伊。另外,木乃伊的重量体积都是几种睡袋里最小的。

  混合型的又叫半长方形。它比木乃伊宽敞,比长方形的又小,是比较好的折中办法。

  专业户外产品的厂家绝大多数产品全是木乃伊,仅有少数厂家提供混合型。

  如何选择睡袋?

  大家如果需要为西藏之旅购买睡袋,选择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尽量购买羽绒睡袋。人造材料填充的睡袋打开了和羽绒睡袋体积差不多,但携带体积就要大很多。另外,人造材料填充的睡袋也要重一些。羽绒睡袋相对要贵一些,但是其保暖性能强,重量体积都比人造材料小。

  选择羽绒睡袋不能仅仅参考温标,因为很多睡袋都是按照欧美人的体质为标准的。一般来将,亚洲人抗寒力相对要低,所以要在睡袋的温标上再加10-20度。因为现在户外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大家可以买睡袋套,自己去商场里充绒。

  在商场充绒最多就是让黑心商人把鸭绒按鹅绒卖给你,其它的相对受骗机会很小。鸭绒便宜,鹅绒贵,但实际保暖差别不是很大。一般来讲,充8001000的绒就够了。

  选购时,一定要挑纯度高的绒。80%-90%纯度的活拔绒比较好。美国品牌的睡袋,超过700 fill power的就属于蓬松度非常好的绒了。

  2. 现在很多睡袋是可以两个睡袋用拉链连起来做双人睡袋的。买睡袋时,要和你的伴侣买不同一侧拉链的睡袋。一般来讲,男方买右侧拉链的睡袋,女方买左侧拉链的睡袋.

  户外装备的选择——帐篷的选择

  帐蓬是怎样分类的?

  分类多了,有四季帐篷、三季帐篷,又分高山帐、旅游帐,单层、双层。

  四季帐可在严寒冬季用,一般是双层帐,三季帐只在夏、春、秋使用。高山帐一般较小、矮,抗风、雪能力强,但顶级高山帐篷可能不太防雨(高山上只有雪,没雨),旅游帐大、高,舒适,抗风性差。

  单层帐一般教简单,轻,但防雨性不是很好,而且在寒冷天使用时,帐篷内层容易结露结霜,会打湿睡袋衣物(每人每夜通过呼吸散发的水分在几百毫升),但有顶级单层高山帐是单层的,防风透气性都很好,价钱也极高;双层帐内帐壁很薄,透气,外帐防水,罩在上面,往往还在内帐入口外能支起个小门厅,可放背包或做饭(一般做饭应在帐外,帐篷十分怕火,但也有天太冷出不去帐篷的时候),寒冷时内帐不结水,会结在外帐上,而且较少。温 返回

  谁来解剖一下帐蓬,看个清楚?

  帐篷主要由帐篷支竿、外帐、内帐、帐钉组成。主要指标有大小、高度、重量等。

  支竿用来把帐篷支起形状,分为几节存放,中间由松紧绳穿起来,用时可以很容易地接起来。支竿强度十分重要,一旦折了,帐篷就变成个袋子了,在大风和大雪(积在帐篷上)时是对帐竿的严重考验,帐篷容易出问题的部分也就是帐竿。   一般帐竿材料有玻璃钢和铝合金两种,铝合金的强度更高些。内帐比较轻薄,在气温高天气好时,可只支内帐。外帐没底,所以内帐帐底的防水性要好。外帐是防风防雨的,而且有不同的门厅设计。

  一般支帐篷是把帐竿穿在内帐上,再撑起来,最后挂外帐,钉帐钉,还有另外一种是把内帐平铺在地上,帐竿穿入四角,先撑起来,挂上外帐,抵挡住寒冷的大风,人钻进去,再把内帐挂在竿上,这两种帐篷有不同的结构设

  计。

  帐篷是集体装备,一般盛2个人及以上,旅游帐篷宽松,2人的底面在15m*2m左右,3人在2.1m*2m,高山帐较小,双人在1.3m*2m。还有高度,旅游帐高,1.5m以上,舒适,但迎风面积大,不适于恶劣环境,高山帐低,趴在地上,不怕大风。相同质量当然越轻越好。

  如何选购帐篷?

  选购帐篷的关键是,你要首先想好,我打算上什么地方玩?”最贵的并不等于是最适合的。如你就想全家郊游用,就没必要买一个又贵又重还很挤的Mountain 24。举一个例子,我们有一次用过一个Dunlop的高山帐,是88年珠峰双跨用的,按说也是顶级。但它巨沉无比,而且还不怎么透气,里面憋得慌。你在八千米时用它可能是好东西,可你跟北京的山里用它就不是什么享受了。

  旅游适合用哪类的帐蓬?

  最便宜的:一般是单层帐篷,大概200多元。这种帐篷属三季帐篷,主要是夏天郊游用,在环境不太恶劣的情况下使用一般没问题。优点就是便宜,轻;缺点是防水性能肯定低于双层的。

  中档的:一般是双层帐,价格400~600元不等,主要取决于质量(如防水好坏)。这类帐篷的防水一般来说都可以,但也有好坏之分。它的面料如何,接缝处有无压胶(这点挺关键,因为无压胶的话,虽然表面不漏水,但雨水还是可以从接缝处渗进来),底面是否防水。这类双层帐篷一般来说只适用于三季,冬天在环境及天气情况好的时候也可以,但不推荐。

  以上两类帐篷通通为旅游用,一般是玻璃钢帐竿(在严寒及大风时可能发生断裂),三至四人用(2M*2M)。外形都比较高,防风性能都不会很好。

  可以登山的帐蓬有哪些?

  目前在北京市面上的高档帐篷大概就三类。

  1 奥索卡,它们的产品,价格在1000元以上。做工没问题,号称是登山用(指高山)。各商场OZARK专柜卖。

  2 韩国产的Pro-Giant,双人,价格千元以上,质量还可以。各户外运动店有卖的。

  3 The North Face,有两款,Mountain-24,现改名为Mountain tent,双人用,可经受80mph的强风登上过所有八千米的山;VE-25,新名为Himalayan Hotel,三~四人用。TNF的这两款经典作品,只有秀水有卖的,而且是国内的加工厂利用国外订单的余料生产,不能保证是百分之百的真品。价格1400左右。

  所有这些帐篷大都属于登山用,帐竿为铝合金,虽然因设计不同,防风性能不尽相同,但总体比前两档强多了!面料的防撕防水性能均好。一般双人用冲锋帐都很矮(为了防风防雪),多人用营帐倒还比较高。而且都是双层,国外有单层的登山帐既好且轻,国内目前没见过。它们的最大缺点是贵,沉(VE-254公斤以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户外四十五条常识
知道文中五个以上品牌,你就是户外老炮
新驴最简装备选择-2005
驴行讲堂
户外运动全套装备汇总,一篇文章就够了!
户外品牌整理版(按档次、按功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