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21教学总结——教学过程的设计

著名教育学者戴维·珀金斯说:教育要为未来而教,要为未来而学。党的教育方针中也提出,教育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今,时代正位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也应时代提出 “教育强国”“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等教育强国战略。

作为一名教育的主要执行人——教师,该如何摆脱“填鸭式”教学,创设一个合作、探究的课堂?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又该如何培养为未来而学的能够适应时代的新人?笔者作以下思考。

一、何为学何为教?

学习是一个把未知变成已知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学校这个场所,通过课堂的形式开展。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计算、学习文字、学习绘画都是在把未知变成已知。而是教师的教便是把未知变成已知的过程使用的方法。

在未知变成已知的过程中,最多使用的方法为讲授法,即教师“讲给你听”。在过去的一年教学中,笔者发现使用讲授法时,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参与度不够,特别是对于没有学习习惯的学生,课堂思考不够,没有耗费脑细胞去学习,这样学习的结果就是对学习结果毫不在意。 讲授法具有省时省力,学生可以迅速习得知识的优点,但却较少给学生发散思维的机会,并且,教师滔滔不绝讲40分钟,不管讲得多好,学生总是会走神、遗忘。如果教师课堂一味采用讲授法,就会变成现代教育所不提倡的“填鸭式”教学。

在把未知变成已知的过程中,另一种方法就是“教师知道,但不讲,由学生去合作、探究”,扩大思维空间。

笔者认为,两种方法的结合,会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由知识类型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方法

知识可分为事实性知识,比如地球的宇宙环境、大气分层、世界洋流的分布,五带的划分等等,这类知识为事实性知识,便可“讲中学”,省时高效,后期需要加强记忆。

第二类是方法性知识。比如褶皱形成的背斜背部受张力容易产生裂纹,被风化侵蚀,于是发生地形倒置。如果仅仅给学生讲这句话,学生记住背斜背部被风化侵蚀产生地形倒置,一节课教师可以讲授许多知识。学生不知道为什么,也没有感知到知识的真实性与可用性。针对于方法性知识,便可以采用“做中学”,合作、探究的方法。比如用橡皮泥模拟岩层,手动两边施力形成褶皱背斜,在学生模拟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便会发现,橡皮泥形成背斜的过程中,顶部由小裂隙变成了大裂隙,没有裂隙的也变松了,不需要老师讲授,学生自然而然就发现了。并且由这种方式得到的知识是第一经验,一旦会终生不忘。在以后遇到同类型地貌判断时,也会由已知的经验去思考,去推理。

再比如河流地貌的发育,这类过程性知识很重要却也很难理解。如果采用讲授法,上游河流发生溯源侵蚀和下蚀,中下游侧蚀和堆积,学生只靠记,记了忘,忘了记,却不理解。如果采用实验的方法教学、探究、提问,那么整堂课难点就突破了。由于实验较难实现,所以这类实验可以以放视频的方式,同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模拟实验中,上游顶部放一面旗帜,凹岸凸岸分别放一面旗帜,然后提问,当水开始流的时候,旗帜分别会发生什么变化,让学生去思考,思考的过程便是学习的过程。水是由顶部偏下的位置倒的,会发现顶部的旗帜倒了,这便是发生了溯源侵蚀。这样的教学,突破难点且学生理解不会忘。

第三类是价值性知识。学科的育人价值、学生的感悟、信仰等。教师可以适当提点,也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悟中学”。比如讲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时候,要节约资源,要寻求可持续发展;水循环时,淡水资源并不多,要节约水资源。青藏高原产业时,国家出资出力建设,学生自然会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团结,中华民族是一家。

所以,教学要该讲的讲,不能什么都讲,什么都讲,教师累,学生也不想学,教学效果也不会太好。

三、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评价一堂课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教师有没有完成一堂课的重要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的书写不确切,主体错误,并写得十分复杂,以至于读完教学目标,也并不知道是什么。比如,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三种洋流的特性,识记三种洋流名称并理解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是影响洋流成因的重要因素。主体错误且行为动词无法判断目标是否达成。

教学目标的书写应该压缩目标,不要过大,主体为学生,是学生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的详细具体的描述。并且要可评价。

2)教学过程

一节课40分钟,学生注意力集中有限,即使是老师,学生时代上课也有走神的时候。如果把老师完全掌控教学,一刻接着一刻的讲,学生但凡走神一刻,便会影响接下来的学习并且影响学习的自信。所以,教学要允许学生偶尔走神。课堂如果一直是条线式教学,碎片化教学,那么教学效果会打折扣。教学过程设计可以板块化,大环节化,这样可能会更加提升教学效果。比如说,第一个板块,大气分层;第二个板块,探究各层次特点,第三个板块,结合已知的知识思考大气层个特点产生的原因。

3)学情分析

当教师提问时,课堂回答问题学生大致可分为这么几类:一、迅速得出答案,这类学生思维活跃,可能超前学习,问题对于这类学生,没有难度。二、一会之后举手回答。这类学生经过思考之后,得出答案。是最好的思维学习过程。三、不回答问题。排除性格原因,可能是不知道,没有思考习惯直接等老师讲。教师不能只在意一个班优秀的学生。要在意第二类学生,如果答案是正确的,让这类学生上台讲讲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是学生的直接经验,更有代表性。也让学生意识到,通过思考是可以得出结果的,增强其自信心,便会越学越好。第三类学生,教师也要给他们思考的时间,然后可再单独讲解,让学生增强学习自信。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是课堂引导者的作用。

4)教师自身

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学科及教学能力,教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诊断者,唯有教师自身有丰富的知识,才能更好的诊断。就像让一个五音不全的人教音乐,教音准又怎能教好呢。教师要有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理念。

教育是一门学问,学问很深,需要用一辈子去学习,路漫漫其修远,上下而求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慢”教育促儿童“快”成长
教师远程教育研修报告1
做成功教师的38个切入口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实施有效地理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个人研修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