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烟雨鹊华 ❀ 注解字面浅析,看人文情怀

注解字面浅析,看人文情怀

文:曹叔

图片/音乐:子耕

题记:

  有多少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从泰山脚下的这片今古桃花中走过,抬望黄河,展现他(她)们人生的靓丽,看花开,看花落。夜赏花落,因为,只有在花儿凋谢的这一刹那,你才能看到她昙现出一世的光华!清日花开,赏挚情燃烧,愿生命靓丽永恒!就<桃花赋>字面简单的意思,浅释如下:

  1、齐烟九点一一唐·李贺《梦天》诗曰:“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齐烟九点即由此诗句演化而来,“齐烟”本指中国。清代人因济南古称齐州便借用诗句指描绘济南的山景。“九点”所指古今不同,清朝郝植恭在<游匡山记>中曰:自鹊华而外,,如历山、鲍山、崛山、粟山、药山、标山、匡山之属,蜿蜒起伏,如儿孙列,所谓“齐烟九点”也。“九”并非确数,泛指山多。今一般指自千佛山“齐烟九点”坊处,北望所见到的卧牛山、华山、鹊山、标山、凤凰山、北马鞍山、粟山、匡山、药山九座孤立的山头。本文形容济南的风烟,弥向齐鲁大地,就连泰岱,也是因为“九点齐烟”而呈现山的连绵之势。把文章一下子引到泰山脚下!

  2、泰岱一一即泰山。泰山又名岱宗,故称。亦称“岱岳”。

  3、山河之间一一泰山与黄河之间,大概念。一般城市,也有桃花,号称万亩,实际没有,这里的黄河与泰山之间的辽阔,何止百万亩桃花,到处都是桃花。

  4、肥子一国今安在一一关于肥子国的源头,何光岳先生指出:肥系北狄族的一支白狄所建,其族为姬姓,系黄帝后裔。最初聚居于王屋山、中条山附近,国都昔阳(即今山西昔阳)。同属白狄的鼓国也建都附近,唇齿相依。这里山深林密,肥人过着半游牧、半狩猎的生活。其国名“肥”,源于其所获野兽肉质肥美。“子”则系其所封子爵。肥子国处于周王畿与晋国之间,北为晋,南为周。晋立国后,不断发兵出击白狄族的东山皋落氏,从属于皋落氏的肥国被迫东迁,其中一部分到达齐鲁边境。当时齐晋争雄,而鲁国与晋国同出周室,关系较密。同在山东境内的曹国、滕国、陈国等也都是周之宗族,周宗姬姓国在山东多达五六个。而姜姓国只有两个,除齐外,只有一纪国。在政治版图上,姬姓国对齐形成半月形包围。齐国在灭亡遂国后,在遂故地这一齐鲁缓冲带,扶植晋之仇敌肥族(姬姓但非周宗)重建邦国,作为邻邦,用以备御鲁晋同盟。重建的肥子国大约在齐鲁长勺之战后,随着鲁国收复汶阳之田,肥子国遂为鲁所并。通过肥子国的历史变迁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东迁齐鲁境内重建的肥子国,故址即是今肥城之境。《汉书注》等称肥城为“肥子国”,应是基于这一段历史。

  何先生进一步介绍:肥子国再次迁移后,其遗民一支南迁,后分居于安徽合肥、湖南肥川附近。一支北迁于河北肥如,时属燕国;一支后来又由燕经朝鲜半岛到达日本,今日本少数民族“肥人”,即是肥子国人的远裔。

  何先生还介绍了肥子国的文化特征,其族人以肥为美,衣尚白色。善弓马骑射,居太行山时,以狩猎为主,间刀耕火种。迁入齐鲁后,则转型为农耕。族俗尚巫术。乐器有胡笳。

  何先生最后指出:肥子国是历史悠久的部落邦国,其族兴衰是中华民族源流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作为肥子国故地肥城,肥子国更是乡土文化之源,对之进行发掘研究开发利用,对于传承文明、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当我到达肥城的时候,孙其昌副主席告诉我,最后一个肥子族的人去年过世了,非常遗憾,没有看到,接着,孙其昌副主席比较详细的介绍了肥城的历史古今,肥子国和肥子族的古迹考等事宜!

  5、花隐左丘一一史圣·左丘明,肥城衡鱼村人。春秋时鲁国人,史学家。相传他他双目失明,曾任鲁太史,大约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人。他为春秋作传,成《左氏春秋传》,简称《左传》。因目盲,后人称为盲左。因其世传史职,故能搜罗列国之史以传《春秋》,是为《左氏春秋传》。《国语》亦出其手。因其以真实的历史而记之,得罪当时的权贵,于桃花之间,隐居于此,当前年的央视来此考察左丘的姓氏的时候,他的后人拿出家谱,讲述左丘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确实让人震撼!

  6、花示孔子一一孔子,天纵之圣,《肥城县志》载:“乐正子春曰:子适齐过肥,肥有君子也。”孔子路过肥城的时候,看见桃花开之奇异,知道有君子隐居于此,问之,乃左丘明也,孔子谓之“君子之邑”,《孔子家语·观周》载:“孔子将修《春秋》,与左丘明乘,入周,观书于周史。归而修《春秋》之经,丘明为之传,共为表里。”

  7、有子一一名若,字子有。山东肥城市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中“七十二贤人”之一,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学说。

  8、冉子一一名耕,字伯牛,肥城市人。冉子为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著称。肥城市内王瓜店镇冉家庄有冉祠和冉子庙,距庙20里有冉子墓,石横镇隆庄有冉子先人墓。《肥城县志》载:其故里冉庄有冉子祠,冉子庙及冉子墓。前487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流亡14年的孔子。

9、西施一一在山东肥城,西施被范蠡带走的说法较为风行,典籍中有记载。东汉人所写的《越绝书》中记述:“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文学戏剧作品大都这么描绘。说吴国灭亡的当天,范蠡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劝他的好朋友、一同共患难的文种,趁早离开勾践。再一件事就是,在姑苏台下花荫深处找到了萎顿不堪的旧日情人西施,仓皇逃到太湖,双双驾一叶扁舟,消失在烟波浩渺之中。苏东坡曾经写道:“五湖问道,扁舟归去,仍携西子。”在山东肥城陶山,有范蠡和西施墓。(也有沉江说)。

10、范蠡一一字少伯,汉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今河南淅川县人),春秋末著名政治家,后人尊称“商圣”,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勾践兴越灭吴,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后激流勇退,化名为鸱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乃中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人亦供之为财神。这次在肥城拍照中的范蠡塑像和范蠡墓,旁边都有范蠡的商训以戒后人。

  11、秦皇封禅一一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登泰山进行封禅仪式,期间,在这万亩桃花之地小憩。

  12、圣碑李斯之题一一秦皇封禅下山后,命丞相李斯为范蠡之墓题字以记。

  13、古风两河一一肥河与康王河流经肥城市,两河古风,更指远处的黄河与汶水。

  14、衡鱼白云之边一一衡鱼:位于肥城石横镇东南八公里处,按方位形成前衡鱼、后衡鱼、东衡鱼三个自然村,地处涝洼,汇河(古称陶河、衡鱼河)从村中穿流而过。

  衡鱼原名“都君庄”,历史上不仅是舜帝成都之处,也是春秋时期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左丘明的故里。该村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上古时期,衡鱼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大舜帝曾在此捕渔、打猎、耕稼。《石横镇志人物》记载:“虞舜耕于历山(今济南),作什器于寿邱(今曲阜东),后渔于陶河滨(陶河,源于陶山,后称为衡鱼河、汇河,陶河滨为一小渔村,即今衡鱼)。”

  虞舜(约生活于原始公社末期),姓姚,名重华。舜,相传为尧之后的古帝王,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称王于天下,其国号为“虞”,故称“虞舜”。舜帝来到衡鱼后,耕者让畔,渔者让泽,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后虞舜被尊为“都君”,陶河滨亦被更名为“都君庄”。村里至今仍流传着舜帝仁孝感后母、以孝治天下的动人故事。衡鱼唐代《重整庙会碑记》记载:“衡鱼,古都君庄也,是处旧有都君祠由来已久,迄东竟为隙地。”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肥城县志古迹志》亦记载:“都君庄在城西南四十里衡鱼,即虞舜成都之处”。

  2004年,在衡鱼村东南处发现了舜王冢,舜王冢墓径30米,高10余米。从墓的堆土以及附近农田中发现的大量灰陶、红陶、白陶、黑陶残片,还有用于货币的贝壳等文物遗存,有关专家考证,该地是龙山文化时期到商周时期的历史遗迹。舜王冢的发现,和附近的都君庄、都君祠以及周围许多古老的村落,构成了较为完整的证据链,为舜帝曾在衡鱼成都,故后又葬于此地找到了有力证据。

  近几年,东衡鱼和后衡鱼的村民们也曾挖出过大量古砖和炉灶,还发掘出一个实心夹沙褐陶鼎(鬲)足,据专家再次考证,该遗址最晚也应在周代。这在泰安地区是十分罕见的历史文化遗存。也说明陶山之阳,康王河和汇河流域,是我国上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关于都君庄后来为何改称衡鱼,当地流传着一种说法:据说,都君庄周围原是一望无际的湖水,是九州通衢之处,历史上物阜民丰,商贾云集,鱼市兴盛,遂于战国时代(约公元前400年)更名为“衡鱼”(含衡量交易鱼货之意)。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肥城县志地理志》载:“四大集:演马庄集、张家店集、孝里铺集、衡鱼集。”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肥城县志》亦载:“衡鱼集在城西南五十里,商贾云集,亦大市场也。”据说当时钱庄、油坊、酒店、中药铺、杂货店、印染等各类店铺达到100余家(单光启文)。

  白云,白云乡。如梦如画的白云乡更把万亩桃花和两河文化推上天边的白云,闪烁在历史的天空。

  15、泥马渡来康王一一康王河,因泥马渡康王而得名。在山东肥城一带,有一个神话传说,北宋末年,时为康王的赵构,赴金营为人质,金兵押其北上,途中赵构逃脱,逃至磁州时,夜宿崔府君庙,梦神人告知金兵将至,赵构惊醒,见庙外已备有马匹,遂乘马狂奔,这匹马,居然载着赵构渡过黄河的一条支流,过河后,即化为泥塑之马。这条河,也就是现在的肥城康王河。实际各地都有好多版本,就以此记载,磁州应为现在的邯郸磁县,当时各地都有各自的流传,实际都是神话,以今天看来,赵构为了登基稳权,和天之相。

  16、幽香凤凰一一凤凰指肥城凤凰山、岭、村。

  17、宋焘一一字岱倪,号绎田,又号青岩,汶阳镇宋家孝门村(今肥城宋家孝门村)人,泰山五贤之一。御史,巡抚江南,兼督学政。王楫等皆出其门下,乡居期间,在泰城灵芝街“青岩居"讲学,著有《泰山纪事》三卷,一卷曰《天集》,记天神事,二卷曰《地集》,记古迹,三卷曰《人集》,记名宦人物。另有诗集《青岩居草》和《落花全韵》。

  18、剑背长路一一侠之大者,正气祛邪。咋一看,大有古代江湖剑客之侠者风范,实际也是真的背着孙副主席赠与的非常珍贵用桃木做的剑,传说,桃木剑就有祛邪之功。

  19、会友煮酒一一依次是与孙主席、晨义主席、桃乡李兄、北京张兄、小荷博士......会盟煮酒于春秋古城之边,论赏肥城文化之深远。一次自会友煮酒于肥城小江南之上。

  20、陋言如斯一一古人、今人之文字描述桃花,已有万千姿态,吾之不及,只是简陋的描写一下别人很少触碰的另外一个方面,也许,会跟大家有所不同,陋言带过,也就不求诸君的原谅了,接着喝酒。

作者简介:

曹伟君,笔名、网名:曹叔、曹书、烟雨红尘,烟雨鹊华!现居上海。喜诗词歌赋,作品有《登超然楼》、《江南梅赋》、《肥城桃花赋》、《十八年》、《三秋赋》等近千首作品,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泰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山东肥城市作家协会会员。肥城市诗词学会理事。《登超然楼》获人文天下魁首奖,《和谐中国》在人民大会堂中国风获全国银奖。

作者作品回顾:

42.泰国之旅 ☆ 我留给你一个美丽的传说 

41.泰国之旅 ☆ 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异国他乡的天空

40.泰国之旅 ☆ 没有悟空的国度,情人如妖

39.泰国之旅 ☆ 佛国天香

38.泰国之旅 ☆ 跳水与眺望

37.泰国之旅 ☆ 剑气,被谁所伤

36.泰国之旅 ☆ 时光,在这里凝成忘我!

35.泰国之旅 ☆ 南国乐园,并非天边!

34.泰国之旅 ☆ 触摸云天,送你一场千年绝恋!

33.泰国之旅 ☆ 穿行克拉比,剑指马六甲

32.【大理】☆ 风花雪月之雪的传说

31.【大理】 ☆ 风花雪月之花的传说

30.【大理】 ☆ 风花雪月之风的传说 

29.老山,山河不会忘记 ☆ 热血忠魂筑长城

28.滇南有歌 ☆ 文山州城歌

27.犹记老山英雄 ☆ 麻栗坡记 一、初识麻栗坡

26.一元之始 ☆ 新年贺词

25.风回路转 ☆ 秋风又凉

24.触摸云天 ☆<作别草原>

23.情牵江左 ☆<吴中晓月>

22.回望草原 ☆<孤傲中,我是那只雄鹰>

21.世界伟人,民族英雄。一一毛泽东!

20.《肥城桃花赋》☆ 注解字面浅析,看人文情怀(上)

19.《肥城桃花赋》☆ 注解字面浅析,看人文情怀(下)

18.重整山河 ☆<蛇年序记>

17.历史留痕 ☆ 中国梦·中华情

16.中国有梦 ☆<山东济南华山!>

15.遥望炊烟 ☆<岳母赐字>

14.紫陌云台 ☆<我只是那万丈红尘的一粒尘埃!>

13.中国梦 ☆<东方那个红>

12.如歌往事 ☆ 那年三月

11.岁月如歌 ☆ 零星的记忆

10.滇池放歌:江湖羽剑令之江湖太远之(1)我是谁。

9.泉城春秋:半帘春风与风雨老城墙

8.遥望草原:父亲的肩,英雄的山!

7.滇池放歌:江湖羽剑令之再入江湖

6.冽水长歌:齐鲁二君会泺水,山东一脉泉城初

5.心语飞香 ☆ 肥城桃花赋

4.心语飞香 ☆ 江南梅赋

3.心语飞香 ☆ 登超然楼

2.心语飞香 ☆ 十八年

1.心语飞香 || 三秋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们都是泰安人——“鲁之君子”左丘明
《肥城桃花赋》☆ 注解字面浅析,看人文情怀(下)
康王渡河随风去???一湾春水映桃花
考平阴柳下邑与长柳邑
肥城就要全国出名了,肥城人看完不要太激动!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肥城赏桃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