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乡一游 岁月温暖
故乡一游 岁月温暖
文/小溪独语

最温馨的旅程,当然是回老家一游。  

今年的双节,难得的八天长假。人到中年,清静为上,几位老友,心有灵犀,相聚假期,寻一份秋韵清幽。  

到古镇安庄,梅边的家在此。他也忙中偷闲,静待我们。九点太阳已高挂当空,微云徘徊,金风正爽。我们一致同意,去我的老家——汪城宫村一游,这是我的提议。  

我的老家汪城宫村,明初建村,明洪武二年,七十三世尚书文节祖之次子用和祖由徽州迁至此地,从此汪氏一祖在泰山脚下瓜瓞绵绵,开枝散叶,人才辈出。汪城宫村成为齐鲁汪氏共同的老家。“千柳绕村烟雨里,三河飘月水云间”,这副如诗如画的意境联,恰如其分地描绘出我们村三面环水的地理位置,我们村,北面是泉河(浊河),漕河和泉河在村西北交汇南流,南面是汤汤西流的大汶河。  

大路转小路,到达村西。村西邻村也是两个古村——三岔口和河岔口:三岔口在正西隔河相望,属于安庄;河岔口在西北有桥相通,它和我们村都属于汶阳镇。这两个村都处于漕浊河交汇处,西北东南隔河相邻,鸭蛋自古闻名,古代曾经成为贡品。两河交汇,水草丰茂,鱼虾繁多,鸭子都散养在河中,鸭蛋自然好吃。  

村西是一面九龙壁,正对着村中间的主街。九龙壁是整块的泰山石,九条龙交错舞动,昂扬向天,雕刻得苍劲有力,栩栩如生。九龙壁前是一个小广场,有健身器材,成为村头的一道靓丽风景。

  

主街宽阔平坦,一排排四合院整齐划一,整个村子呈井字形分布,道路两旁树木花草还青葱着,“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儿时的背诵又浮现于脑海。这个秋日,回老家一游,竟游出了桃花源的味道。


上祖官宦之身,来此定居,村子的起点还是比较高的。村中间的一处老式建筑二层楼,就显现着村子的古老与沧桑,朋友下车围着欣赏。不远处还有一座古楼,比这座还大,我们没去看。我也忙着和认识的人打招呼,前面不远就是我的老宅,附近的人都是老邻居,霜华的笑脸中那亲热的问候,还是老滋味,暖暖的,是老家的味道。  

老宅院子本来很大,因为村里统一规划,中心街拓宽,于是我家的院子大部分都成了我们脚下平坦的大道了。现在还有北屋三间,东屋已经没有了,院子也所剩无几。小时候家的模样还历历在目。北屋前面有五棵石榴树,西面的四棵开红花,结红石榴,最东面的开白花,结白石榴。白石榴最甜,那甜味,是儿时的幸福与快乐。最神奇的是,最东面的白石榴,树干都已经老的不成样子了,冬天看就是一株枯柴,但一到春天,依然枝繁叶茂,秋天石榴坠满枝头。院子南面是两棵枣树,西面那棵大,东面那棵小。枣树开花时,我们就又有白面吃了,小时候,我们都在困难中走着,所以懵懂的年龄,总盼着枣树开花。最南面靠近院墙,是一棵笔直高大的椿树,我经常爬上爬下,爬树的本领就是那时练就的。再看到老宅,藤蔓杂木遮住了门窗,老屋孤独地默立着,不觉一声长叹。少小离家求学,然后工作,离家不远,回家却不多。从老家走出的时候,心想老了还会回到这里,叶落归根,但没成想,老家竟成了心底的风景。我们这代人,因为各种原因,纷纷走出家乡,在外定居,老家这道风景,就成了最有味的梦想,说不定哪一天回来,就惹得自己泪水涟涟,莫名地激动。时间长了,乡愁就油然而生,汇聚成河,伴自己穿过岁月的长路。家乡的一巷一院,一草一木,老宅的一砖一瓦,都成了温暖的记忆。我写过一首诗:

《中年感悟》:走过千山万水/才明白/不是故乡离不开我/而是我离不开故乡

进村后,很多年轻人都不认识,但年龄大的还认识一些。没有“儿童相见不相识”的情景,却有“似曾相识不知谁”的相遇。仔细端详,再相互询问,然后就或兄弟或爷们地亲热起来。在鸭子路,我就遇到了个人出资捐助九龙壁的顺春爷们,他正在自己的老宅面前,游闲地站着。他难得回家,回家竟巧遇到我们回村游玩,说起来也是缘分。我向朋友介绍他,朋友们都惊奇道:刚在九龙壁前夸奖了,转眼就见到了真人真容。

  

鸭子路是我记忆最深的一条小巷,它在我的老宅东面,向北一条胡同,在中间还拐个弯,一直通到村北的泉河。村里的鸭子早晨都赶到河里,傍晚,鸭子排着队回家,到谁的家,谁家的鸭子就自动进门,一般不会有错。即使偶尔有一只两只走错的鸭子,也不用找,在别人家待一夜,第二天傍晚就又回来了。久而久之,这条路就有了名字——鸭子路。啥时有这名我没考证过,反正从我记事时这个名就有了。现在村民们日渐稀少,鸭子也已经不见踪迹,但我们村还是叫它鸭子路。现在的小巷,都铺成了水泥灰砖。两旁有几处老房子,都锁着门,少年的记忆里,从我的老家斜向东,是一大片的老房子,相互连接,或隔巷相邻。很多老椽子屋都拆掉盖成了新房子,那几间檐角嵌有“甲第”的房子,还保留着儿时依稀的回忆。欲说还休的老房子,已经成为时代的痕迹,只在一些人的记忆中。儿时的夏天,这条路也是我走过的最多的小巷,去北河洗澡,与鸭子同游。一首诗曾这样写到:

夏天到了/多想回到儿时/赤条条地游在故乡的河里/累了/就躺在岸边/享受故乡的凉风/那凉风/带着泥土的芬芳

 

顺路走到村东头,就又是一处精美的风景。村东头立着一座牌坊,高大威武,上面的那副对联就是牌坊上面的,横批是“文润德泽”。牌坊东面路南,是一尊伟大领袖招手致意的石膏像,下面小底座上的字是他老人家定下并为之终生实践的宗旨——为人民服务。眼前的村庄如诗如画,甜蜜的日子醉着农民,“这盛世,如他老人家所愿!” 

 

牌坊北面,是我们村的主题公园——德惠园,园中间是一个醒目的雕塑——三河飘月。园子曲水环绕,南面的荷池满是荷叶,秋荷半绿半黄,成一幅水墨画。荷池上面是一个舞台,舞台背后是古香古色的小屋,整体构成一条大船的造型,飘在巨大的荷池中间。西面和北面是花墙,徽式风格,表达对始祖迁徙之地的怀念与一脉相承。再往北,是大花园,小路蜿蜒在园中,和小溪交汇,几座石桥玲珑小巧,小溪中碧水潺湲,锦鲤自在地游着,人看她,她也看人。沿着小溪是稀疏的垂柳,水在柳下走,人在柳荫行。曲径通幽,就会见到各色各样的花草,中间还有一块地瓜,惹得梅边一阵怀旧。花园里种地瓜,别出心裁,农村,庄稼本就是风景,我们这些人,根在农村,对庄稼情有独钟。 

好友赏景,我还叙旧。在公园里,又遇到一位爷们,他管理公园,闲暇之余还拍视频发抖音。前天泰安汪洋兄也回老家,他专门发了抖音,让我们看,惹得梅边起了兴致,也让他给我们发个抖音。他欣然应允,专门开了电闸,让瀑布飞起来,拍了我们在瀑布前面赏景的画面,一会抖音上就有了。汪洋兄和我同村,和我们都是同学,也是好友。 

闲暇之余,我们经常小聚,聚而游,徜徉山水,放飞心灵,游的最多的是梅边的十里坡。我们村其实和十里坡很近,且同在汶水岸边,因此今天一游,如游十里坡。我们游过了,这里也可成十里坡。十里坡与汶水相依,在诗文中,也在我们心里,可大可小,他的范围由我们决定。只不过于我,今天还是回老家,又别有滋味。其实汶水之滨,是我们共同的家乡,我们都是吃着汶水浇灌的粮食长大的,看到汶水,就有家的感觉。感谢这个假期,回老家一游,老家秋日的美丽和温馨,暖了一路的脚步和身影,让半百霜心在温暖中享受儿时的快乐。想起了自己的一句诗:“霜华家最暖”,再对上一句:“故土景常新”。回故乡,永远是岁月中最温暖的事,我感觉到了,快马兄感觉到了,梅边和风流兄也感觉到了。诗这样达情:

常常/向故乡的方向眺望/春天/大雁捎来问候/秋日/大雁带走思念的忧伤  

回故乡吧/那里的泥土最香/那里才是你/安放灵魂的地方/  

中午安庄举杯,为今天一游,我干了两杯。回家后诗这样写:

在故乡的怀抱里/流泪/那是/幸福的泪花 

2023.10.9于枕涛居








作者简介

汪培勇,笔名小溪独语、枕涛入眠,肥城市安驾庄镇马埠中学历史教师,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现为肥城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君子诗社社长,左丘明研究院研究员,肥城市政协文史资料特邀研究员,《桃花源》刊物编辑。  

爱好诗词联及文史民俗,诗歌、散文及文史研究文章,见于各级刊物。


舍长简介:

风流,原名冯昌红,后改为冯伟。男,汉族,1967年4月生,山东省肥城市边院镇东军寨村人。1988年7月毕业于泰安师专中文系并参加工作,1995年7月函授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先任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后从事乡镇机关宣传、文秘、办公室和市纪检监察、市政协文化文史等工作。业余写点散文、诗歌等。


编辑简介:

花非花  

一个与文字为知己的女子。喜欢诗和远方,喜欢文学并热烈的追求着诗一样的人生。  

“莫言性格多乖张,只把诗词当故乡”。


本期编辑:花非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欢乐村舍的欢乐时光
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五十五:梧桥,有故乡的云
老家 · 老宅(上)
名家朗诵“百感乡愁”打油诗:蜗居高楼着心魔,思念村前那条河
初夏的乡野(三):故乡小埠前村的河滩
【黄山影派(34)】汪远强:被时光拉长的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