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从众心理强,缺乏信心没主见丨是思维依赖惹的祸?

不少孩子在平时的生活中都存在这样的行为:

1

遇到问题后,总是请求父母给予建议;

2

如果父母不坐在旁边手把手地教他,他就不愿意参加某项新活动;

3

当父母无法辅导他做作业时,他就排斥做作业,不愿独立完成;

4

喜欢和性格独立的孩子做朋友,希望在他们那里得到帮助;

5

学习上,喜欢让老师或者学习好的同学给予细心指导,不然就会茫然不知所措…

     上述行为都反映了孩子自主能力的缺失。主要表现为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己不动脑筋,易产生从众心理,变得没有主见。

     孩子4岁时,心理会渐渐地出现一些非常明显的变化,逐渐产生自己的想法。

     比如说,孩子会这样对家人或幼儿园老师讲:“我不喜欢妈妈给我洗头发。”“妈妈和我玩游戏,为了赢她,我提前看了很多书。”

     当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时,父母应该为孩子的成长感到高兴。此时,如果父母鼓励孩子遇到事情自己拿主意、做决定,孩子渐渐地就会变得独立坚强

     而当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甚至溺爱,遇到问题都出面为他解决时,孩子头脑中便缺乏问题的刺激,进而缺乏解决问题的方法,遇到问题只能依赖父母。

     另外,很多霸道的父母一味否定孩子的思想,长此以往,孩子便形成了“父母对,自己错”的思维模式,甚至延伸发展到“别人对,自己错”的地步,因而形成胆怯的个性,失去自我。

     上述教育方式剥夺了孩子独自面对问题、动脑思考、解决问题、增长经验的机会,妨碍了孩子自主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孩子形成独立的性格。

     要引导孩子克服对别人思维的依赖,变得独立自主,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01. 引导孩子从“别人认为”转化为“我认为”

     年龄小的孩子不太乐于自己动脑,很少有自己的看法,总是说“爸爸说”“妈妈说”。

     其实,但凡一个有思想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立场和看待问题的方式,只不过有时候孩子不太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他看来,自己的想法与多数人的不一致的时候。

     对此,父母应该鼓励孩子,给孩子信心和勇气,让他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父母可以这样引导孩子:“对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有自己的看法就大胆说出来,只有说出来才能让大家知道你的看法。”

02. 鼓励孩子自己做主

     父母要学会给予孩子一定的决策权,逐渐让他学会自己做决定

     比如,孩子晚上不肯早睡,妈妈可以对他说:“我相信你一定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的。你明天早上要8点起床去兴趣班,所以,你自己会在晚上10点前入睡的,妈妈相信你有这样的自控能力。”

     或者父母可以问孩子:“你想先玩一会儿玩具,还是先去洗澡?”这样的提问,可以激发孩子自主思考的能力,让他了解到自己虽然小,但是也有一定的决策权和主导权。

03. 勿打断孩子的发言

     当孩子在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时,父母尽量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来评价。很多父母在听孩子讲话时,一旦觉得孩子表达得不准确,就立马打断他的发言,指出错误之处。

     其实,这种做法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机会,是一种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另外,很有可能影响到孩子以后的交际,让他对自我表达产生怀疑。

     所以,在孩子发表看法时,父母要做的是认真聆听。等孩子表达完后,父母再结合自己的经验,肯定孩子的想法的同时,指出不当之处。

04. 尊重孩子的意见

     由于孩子的认知水平还比较低,所以他对事情的看法难免会产生一些偏差。但父母还是应尊重孩子的看法,对他提出的新鲜想法不妨一试,哪怕最后以失败告终。

     否则,孩子可能就再也不愿发表自己的看法,与父母之间的交流也无法进行。

     另外,平日里,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主思考能力,鼓励他对一件事情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和判断,这有助于孩子形成独立分析不依赖不盲从的个性。

05. 给予孩子自由活动的机会

     孩子天性活泼,爱研究、爱模仿,见到好玩的东西就想去看一看、摸一摸、拆一拆。

     这些行为都是他求知欲强烈的表现,父母不能进行阻挠,以免挫伤孩子思考与动手的积极性。

     应结合孩子爱玩、爱探索的特点,主动去培养他爱学习、爱科学、爱思考以及勤于动手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有利于提高他的认知能力,使他形成正确的认知和独特的见解。

写在最后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的过程。平时,父母可以给孩子传达这样的观念:你是家里的成员,家里的大事小事都跟你有关,你可以积极地参与进来,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是在“和”孩子说话,还是在“对”孩子说话
你不能代替孩子的一生,培养决策力从现在就开始
亲子沟通秘技:接纳孩子情绪
有效的“听”和适当的“说”,如何影响孩子的成长?
改变认知 ——高手父母十大修炼之九
无题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