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力钧 Fang Lijun

来源   艺汇

方力钧

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后成为职业画家。作为中国后89新艺术潮流最重要的代表,其“玩世现实主义”的创作语言成为一种经典的语符,标志了80年代末和90年代上半期中国普遍存在的无聊情绪和泼皮幽默的生存感觉,或者更广义地说它标志了当代人的一种人文和心理的感觉。

方力钧至今已在东西方的重要美术馆举办过将近40次个展,参加过威尼斯双年展、圣保利双年展等重要的活动;作品被纽约现代美术馆、蓬比杜国家艺术中心、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三藩市现代美术馆、路德维希·科布伦茨美术馆、CP基金会、福冈亚洲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民生现代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以及其他重要收藏机构和个人收藏。因为艺术领域里的杰出影响力,方力钧被国内二十余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无题

2019 布面油画

80×100cm

2005.5.5

2006.10.07-2006.10.31

陈丹青曾说:“方力钧的光头脸真的是符号,可做多种解读:顽劣、无知、文化的盲点、破罐子破摔、弄不死他……只是符号玩太久,艺术家自己也厌倦了,近年想破破自己的局。年轻时找到符号,最难的是中年摆脱。中国当代艺术,成在符号,败也符号。”

《系列一(之五)》

布面油画

81×100cm

1990-1991年

2005.12.31, 

2006.10.07-2006.10.31

2013-2016

木刻版画

122x163cm

2016

的确,方力钧是谈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时不可避及的艺术家,他与张晓刚、曾梵志、岳敏君被誉为“中国当代艺术的F4”,其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光头”和“呐喊”的人物形象。尽管现在,“光头”被方力钧认为是“成名的无奈与代价”,而他也在游历山川创作写生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新的创作媒介和素材,但对表现内心“隐性的叛逆”的这种表达方式,却从未放弃过。

2016秋

布面油画

180 x 140 cm

2016

2013-2016

木刻版画 

122x163cm 

2016年

在方力钧看来,“光头的意味是最棒的,也是最暧昧的。光头有一点反叛,但是又是不清楚的,比如和尚、军人、犯人都是光头。光头的出现可以完全消除个性,它是跟我们的教育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对于我来讲,光头的重要性是取消了某个人的概念,把整体的人这个概念展现出来,而这会更强烈”。然而,当个体被群体所替代,成片成片的“光头”则是方力钧对个体在社会中位置——“在我们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每一个人作为个体在整个社会中是被忽视、被忽略的,个体的个性消失了”——的反思。有趣的是,方力钧的作品中却不只有这一层意思,但是除了强烈的视觉符号之外,人们很少会主动拨开第一层,去了解一个更全面的方力钧。

2016秋

180 x 140 cm

2016

2019年春

布面油画

40×50厘米

2019

2015-2018.11.29

60×50cm

2018

-------------------------------------------------------------------------------------------------------------------------------------------------------------------------------------------------------------------------------------------------------------------------------------------------------------------------------------------------------------------------------------------------------------------------------------------------------------------------------------------------------------------------------------------------------------------------------------------------------------------------------------------------------------------------------------------------------------------------------------------------------------------


他的大尺幅版画,无疑是带有颠覆性的。大尺幅空间与小人物的强烈对比,空间图景常常超出惯有的尺寸,在大空间中却往往表现着小尺度空间和小人物的卑微,这才映衬出人与人生的渺小。他有时带有一种执着的荒谬,有时又故意表达出一种荒谬,在他精心营构的空间中,阅读者可以发现他的耐心、他的精细、他的繁密,及小心翼翼,更有一种精准。如果没有超强的控制能力和超凡的细心与耐心,绝对不会如此细致。事实是,它也带来诸多误读。阅读者往往会被其图像的气势恢弘而迷惑,而对其精心、精密、精致之处,往往会缺乏耐心。他的诸多图像有时就在为那些小生灵、那些回到孩童时的孤独与无助营造世界。在他强调众生平等的理念中,他们如一粒沙、一片叶会被大尺度、大空间消解得无影无踪。但方力钧捕捉到了一个个鲜活的瞬间,完成着自我艺术的想象。

——摘自冀少峰文章

《再识方力钧》

2004-2006, 

2006.10.07-2006.10.31

2014-2015

布面油画

400x720cm

2015

2002.2.15

布面丙烯
78.2 x 178cm
2002

2017年

木刻版画

60 x 80cm

方力钧在日内瓦阿里亚纳博物馆的“禁区”

方力钧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以来,制作了多幅巨大的版画,方力钧学版画出身,他一直期望在版画上有所突破,版画尤其木刻,历来适合制作小品,诸如书籍插图之类。而方力钧的版画追求完整的独幅创作,以及尺幅的巨大和视觉冲击力。巨大而能持刀法的流畅自如,是方力钧木刻版画的技术难题,也是方力钧在版画制作上的贡献。他使用工业电锯等工具,因此刀法显得格外锋利、强悍、霸道和气派,迥异于传统木刻刀的细腻和纤巧,而具有一种工业工具般的力度,正是这种工业工具带给作品刀法的力度。使他的版画系列作品,迥异于油画无笔触感——使形象突出而不是油画味道的突出,迥异于水墨画的非笔墨性特性——淡然浪漫中的无奈,而方力钧的版画则把他体验到的人生无奈无助表现得更强烈,也是方力钧作品中较少有的悲怆感觉。

——摘自栗宪庭文章

《被遗忘在角落和被席卷而漂浮不定的人群》

素描

纸上铅笔

80×120cm

1989-1990

布面油画

50.0 x 60.0cm

乡恋(之二)

纸上水粉

60.2×60.2cm

1984年

2016年至2017年

布面油画

60.0 x 50.0cm

2017

130 x 91厘米

布面油画

2007年

布面油画

360×750厘米

 2006

840×560×32cm

铜、金箔、钢条、铁板

2014年

122 x163厘米

2014-1

175 cm×400 cm

 2014

2014春夏

绘画,布面油画

140 x 180cm

2013春夏

布面油画

200 x 250厘米

2013

2007–2008

布面油画

400 x 880cm

《打呵欠的人》 

布面油画   

1992年

《2016》 

244x366cm   

木刻版画   

2016年

------------------------------------------------------------------------------------------------------------------------------------------------------------------------------------------------------------------------------------------------------------------------------------------------------------------------------------------------------------------------------------------------------------------------------------------------------------------------------------------------------------------------------------------------------------------------------------------------------------------------------------------------------------------------------------------------------------------------------------------------------------------

《2017》 

488x852cm   

木刻版画  

2017年

1995.2

《无题》

纸上水粉

60×60cm

1984年

《课堂习作》

布面油画

61×48cm

1987-1988年

《1990》

纸本水墨

99×102cm

1990年

《无题》

布面油画

40×40cm

1989-1990年

《自画像》

布面油画

60×50cm

2007年

《2007.5.1》

《2015.6.6》

纸本水墨

214×150cm

2015年

2016    

270 x 120 cm

布面油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玩世现实主义代表丨方力钧新作
四川美术学院馆藏——现当代作品展
李劲堃:写在“站在人生的前线——胡一川艺术与文献展”开展之际
Hi画廊精选丨线上模式拯救销售?我们尝试推出第一期!
程勉的艺术世界
“再识方力钧” 方力钧还可以怎样被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