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大一点,世界也就宽了

1

         朋友说她今年的运气好很多,感觉很多事儿都顺了起来。

      觉得心态好了。

      看问题的角度变了,一切都不一样了


朋友以前是内陆的大学老师,后来了深圳,转做留学顾问。一个女孩子,长得清秀,瘦瘦小小的个子,拉着行李箱,满世界的跑。那时候,我经常听到她抱怨,抱怨单位的人勾心斗角,活得好累;抱怨整日奔波,开始质疑人生的意义;听她倾诉被人欺负了,抱怨室友的自私冷漠与无情抱怨每天来回站立两三个小时的地铁车程奔赴于上下班拥挤的人潮...... 那时候,我的回应是:回学校里来教书吧,学校环境相对简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事素质都挺大多都很友好教师,就是技术活,良心活,可以真实的做自己,比较简单,用心做好就可以了。

结果朋友不同意,连续好多年了,快折腾死了都不肯回学校,说自己天生就不热爱教书。后来,我就问她:“那你想怎样?”

       当时我给予朋友的几条建议是:

    “你现在要么辞职不干,把老板给炒了要么,你就好好地工作,把现有的问题解决好要么你自己留意、我帮你也留意教师工作招聘信息,咱老老实实回学校,做回老本行。

       朋友后来挂了电话。

       后来,听到朋友抱怨的越来越少。 

      再后来,朋友进了一所学校,从大学老师转到了小学教师,一开始有各种不适应过程,她告诉我有些同事和家长天天生事、抱怨她这不对那不对其实朋友是个很善良很用心的女孩子,做事也非常有责任心、对人也特别真诚。我从一个教书体验的时间稍为久点的过来人的角度提醒她不需要在意那么多人的话,一个老师要让所有的学生和所有的家长、同事完全满意,是不可能的,我们不是圣人,圣人都有闲话呢;我们也不是人民币,没法让人喜欢。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慢慢地,我几乎听不到她的抱怨了。

        今天中午,她告诉我她今年运气好很多。我突然为朋友的成长感到开心。

         提醒朋友,其实是她的心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感觉她的负能量比较多,满腹牢骚,自己也比较烦燥,对旁边的人和事也会动不动发脾气。朋友是独生子女,以前没说好的时候,还动不动对我发脾气,自己在那生气半天闹得不愉快。那时候,我都是冷处理,交给时间。

         时间,帮我们解决了好多事儿,也筛选出了最真挚、最长情的朋友。

2

       一好友,数学老师,同一年我们考到了同一所单位,儿子非常优秀。

       夫妻俩都是老师,离开了老家的铁饭碗,从小学到初中,历经了江西、广东佛山、东莞等好几所私立学校,儿子跟着这夫妻俩,也没少奔波和折腾,后来到了深圳,也是辗转几所公立学校教书,儿子也是跟着转悠,转了很多学校。为此,老友一直心怀内疚,觉得没给儿子一个稳定的学习环境和稳定的同伴交流成长氛围,甚为亏欠儿子。

儿子初三那年,因为老友工作终于稳定,才得以让儿子在自己工作单位稳定了下来。那时候老友的一颗心,也才算稍微落定。但每每根我聊起,总是心怀亏欠之意。后来了解到让人惊讶的是儿子无论在哪一所学校,成绩都是学校的一二名,丝毫没受大影响。我借机开导老友,“你看儿子虽然读书没少折腾,可他却比同龄人多走了几所学校,多接触了不同环境下的同学、老师,多看到了很多不同的风景,也增长了眼界和见识呀。关键是也检验、磨练了他的意志力和他良好的适应力。无论去到哪个学校,无论换哪个老师,他都能与之良好的适应和相处,这孩子了不起啊。”

老友大悟,问题和困难成就了她的儿子,从此老友再无亏欠之心。

其实儿子这么优秀,还是缘于老友良好的家庭教育观和自己作为母亲的点滴付出和关注。也正是老友从小对儿子的点滴教育,让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多的觉察、开悟和认识。

        初三那年,我们悄悄地在儿子的心里种下了北大的种子,现在儿子在重点学校高三,也是年级的一二名,全面发展的人才。前段时间北大夏令营给他抛出了橄榄枝,高三刚开学初期还邀请了他去北京大学参加校园文化学习和体验呢,真是为他高兴和骄傲。

想想,人生有些经历,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坏事

有些看似是折腾、磨难,却也是一把双刃剑,机遇和挑战并存。熬过去,磨练了意志力和强大了内心,铸就了新的人生;熬不过去,挫败的是自己,人生就此停滞不前。

有时候,换个角度看问题,你会发现你眼中的世界和以前的完全不一样。

       在善良的人眼里,看到的处处都是爱与温暖;在胆怯之人眼里,处处都是挫折和困难;在意志力强大的人眼里,看到的处处都是机会。

       同样的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看到的答案都是不一样的。

       还记得以前拜读过师兄写的《方与圆》全集,销售经理派人去非洲调查皮鞋市场的小故事。

        九几年前,非洲那里的人根本没穿过皮鞋,派去的第一个人去非洲市场考察后,回来垂头丧气地反馈:“非洲那里没有人穿皮鞋,都不知道皮鞋是什么,这市场不行。”;派去的第二个人,却大喜,反馈的是:“那里市场潜力非常大,因为没有人穿皮鞋,咱们可以大大的开发,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用问题的眼光看世界,满世界都是问题;用资源的眼光看世界,满世界都是资源。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同样也是如此。用问题的眼光看孩子,孩子身上都是问题,用资源的眼光看孩子,满世界都是孩子的闪光点。

         还记得一位心理学老师说的那句:重要的不是发生了什么,而是,你怎么看?

 你怎么看?你的态度,决定了一切。

“态”字的书写,其实早就告诉了我们,心要大一点,有了良好的心态,世界也就宽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站桩增强意志力的故事
一个优秀女人需要完成的事
短篇小说:擦皮鞋
我与画家陆大师|少校
把儿子养成“巨婴”,她后悔了
如果你再有一个我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就没法活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